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8篇)

免费
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精选 28 篇)
有关上海 古 的 游 范文 篇枫泾镇导词 1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
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
“ ”各省的最重要的 西南门户 。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
道纵横,桥梁有 52 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 720xx 年历史。镇区规
模宏大,全镇有 29 处街、坊,84 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
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 48750 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
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
“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 三步两座桥,
”一望十条港 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
“ ” “ ” “ ”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 清风泾 , 枫溪 ,别号 芙蓉镇 。
文化特色
枫泾文化发达,是蜚声中外的金山农民画的发源地。枫泾人民热爱生活,蓝印花布、
家具雕刻、灶壁画、花灯、剪纸、绣花、编织等民间艺术源远流长。浓郁的民间文化艺
术,孕育了金山农民画。以枫泾农民画家为主的金山农民创作出了乡土气息浓郁、艺术风
格独特的金山农民画,在海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镇内的画馆金额名画家祖居也多。和
平街上程十发祖居已经修复开放。北大街的丁聪漫画陈列馆设在二层中西式建筑内,楼前
一棵古银杏,一丛大芭。馆内陈列了丁聪生平和一百多幅漫画,幽默地画画常让人驻足流
连。南大街圣堂弄的金山农民画展示中心就在清代状元蔡以台的读书楼内,尽得清雅,一
副副画面却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农民画与丁聪的漫画、程十发的国画和顾水如的围
“ ”棋,这些在国内外都具有相当地影响的 三画一棋,集中于枫泾一镇,是国内罕见的一种
地域文化现象。
古代建筑
在镇政府对面西栅河沿河,有一片长达 600 米的古建大宅院,建筑面积 1.2 万 平方
米。古戏台往西,位于和平街 92 号的大清邮局旧址,灰墙黑瓦,结构坚实,两边的门框
“ ”都是石头柱子,高高的门洞上方 邮电局 几个大字赫然在目,这是上海地区现存不多的一
处大清邮局旧址。由于文化发达,经济繁荣,枫泾又是江南少有的道教、佛教、天主教、
基督教齐全的古镇。早在南朝梁天监元年(520xx 年),枫泾南栅已建有道院,明清时,佛
教盛行,街、巷、里、坊遍置寺庙,全镇共有3处寺院庙宇。清末,天主教、基督教也开
始传入枫化资源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前往性觉禅寺、施王庙、郁家祠堂等人文景观,可
以寻觅到枫泾镇古代南北分治,半属吴地半属越境的历史陈迹。
淳朴民风
枫泾民风淳厚,崇尚耕读,注重教育和取仕,孕育出 3名状元、56 名进士、125 名举
人、235 名文化名人(其中:100 名知县、3名六部大臣和2名宰相)人才辈出,自唐代以来
有历史记载的名人 639 人。古有唐朝宰相陆贽;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俞,状元许克昌;明代
曾跟随郑和下西洋的太医院御医陈以诚;清代状元蔡以台及官至内阁学士兼吏部左侍郎的
谢墉;民间词人沈蓉城等。近代有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朱学范、围棋国手顾水如、著名漫画
家丁聪、国画大师程十发,革命前辈袁世钊、陆龙飞等。他们为枫泾留下了珍贵的历史遗
迹和典故传说。
有关上海 古 的 游 范文 篇枫泾镇导词 2
以前在我们枫泾,每年农历五月二十日,为全镇的消防演习日。义务消防员当天穿着
“ ”整齐的消防制服,列队携器, 号子开道,前往大星桥堍或桃源漾、人民广场等处进行救
“ ”火演习比赛,俗称: 演水龙。镇上居民纷纷前往观看,人山人海,成为枫泾镇一年一度
的盛事。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个模型是为了纪念历年来枫泾镇上为救火而牺牲的一些勇士而建造
的。1926 年,枫泾救火联合会在总会桃源漾清水桥西建造了一座高7米的消防纪念塔,全
“ ”称 枫泾救火联合会亡故同志纪念塔 ,下刻铭文表彰义务救火有功人员的事迹。这是上海
郊区至今唯一保存完好的消防历史纪念塔,现列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大家往这边看一下,这边陈列的就是当年镇上所使用的一些消防器械。墙上挂的就是
上世纪 20 年代所使用的手压式洋龙,它是我们整个展馆中历史年代最悠久的消防器械,
大家看它的外表就知道当时的消防器械是非常的简陋的。大家再来看一下,这边地上有一
台手推式的消防车,它是我们镇上上世纪 50 年代所使用的。这火政会里最先进的消防器
械就是天井里的这台大马力轮式消防车,是我们镇上上世纪 70 年代所使用的,所谓的大
马力轮式消防车也就是相对于以前的消防器械而言,它的水量更大、出水急,这样一来救
火就更为有效了。大家请看在我们上方还有一口警钟,因为大家知道以前的通讯设备落
后,一旦镇上发生火灾就由第一个发现火警的人摇响这口警钟,并在邻里间鸣锣报警,由
消防人员到救火会带了器械前往抢救。
有关上海 古 的 游 范文 篇枫泾镇导词 3
枫泾镇成市于宋,建镇于元,是一个已有一千五百多年历史的文明古镇,地跨吴越两
“界。枫泾镇为典型的江南水乡集镇,周围水网遍布,区内河道纵横,素有 三步两座桥,
”一望十条港 之称,镇区多小圩,形似荷叶;境内林木荫翳,庐舍鳞次,清流急湍,且遍植
“ ” “ ” “ ”荷花,清雅秀美,故又称 清风泾 , 枫溪 ,别号 芙蓉镇 。以下是关于上海枫泾古镇的
导游词范文,欢迎阅读!
历史上,枫泾古镇一半属江苏,一半属浙江。原先有两个明显的分界标志,一个是西
边的界河,另一个就是这东边的牌坊了,这座牌坊就是在原来分界牌坊的旧址上建立起来
的,再现枫泾古镇独特的地理区域。
“ ”这座高大的仿古牌坊,上方醒目的 枫泾 二字,是国画大师程十发所题。整座牌坊高
12 米,宽14 米,三间四柱,十分挺拔优美。
牌坊梁坊柱基上雕刻着精致的传统花纹,四根冲天立柱上前后悬挂着四副镏金字联,
内容集中反映了枫泾的历史、人文、土风民俗,让游客一进门就对枫泾丰富的历史文化内
涵能有个简略的了解,好似巨篇鸿著的开篇引子。
正面第一副对联的全文是:
发祥晚唐扬名元明毓秀钟灵沧桑久历;
食货四方衣被天下商旅云集佳境重来。
此联集中反映了枫泾历史上既是文化名镇又是商贸重镇的双重地位。她最早兴起于唐
朝晚期,到元、明时,枫泾已是江南有名的古镇。由于棉纺织业的兴起,枫泾在明清时期
“ ”已是与松江、魏塘、盛泽等齐名的棉纺织业重镇,共享 衣被天下 的荣誉。当时盛产的枫
泾土布,远销全国各地,商贩纷纷来枫泾采购,一派繁荣景象。
正面第二副对联则集中描写了枫泾江南水乡的秀丽景色:
清泾似练满城瑞气出芙蓉;
万 如丹一天秀色 吴越。枫连
“ ”联内嵌入枫泾 二字,并点出了古代枫泾一镇跨吴越两地,因以前河道遍植荷花而雅
“ ”称 芙蓉 。
牌坊背面相应的也有两副对联,中间一副是:
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状荷叶依连五邑;
宣公贤良学士天官蔼声名播扬四方。
上联一口气道出四个枫泾镇别名:白牛、清风、枫溪、芙蓉。白牛是枫泾最早的名
字,因地处白牛荡得名。相传一位船夫在荡中撒网捕鱼,曾见荡中有一头金链锁鼻的白牛
浮出水面,因此得名。对联上方的白牛头也反映了这个传说。到了宋代,屯田员外郎陈舜
俞隐居于此,后人慕其高风亮节,又称此地为清风泾,后简称风泾,之后又演变为枫泾。
后半联说的是枫泾镇形似荷叶,周边与上海的青浦、松江,浙江的嘉善、平湖相接壤,加
“ ”上地处金山,故称 连五邑。
有关上海 古 的 游 范文 篇枫泾镇导词 4
我们知道江南水乡是河多、桥多、弄堂多。现在我们看到的是一条最有传奇色彩的
弄,叫莫乃弄,这条弄原名金家弄,全长 50 多米,据说是古代姓金的两兄弟分家产时开
的一条分界弄,所以特别狭窄,最窄的地方只有60 公分,两人对面行走要相互侧身才能
过去。在旧社会,有一些浪荡子特意等在弄口,见有女人迎面走来,就走进弄堂,乘机耍
流氓,去摸女人的胸脯,吓得女人不敢走这条弄,摸奶弄的别名从此叫开,时间一长,人
“ ”们只知摸奶弄,不知金家弄了,后来定弄堂名字时,考虑 摸奶 两字实在不雅,所以去掉
了偏旁,成了莫乃弄。莫乃弄还有个故事,相传有个地痞流氓,叫癞头阿三,最喜欢在莫
乃弄调戏妇女,有一天,阿三又看见一位身穿花布衫,头包花毛巾的姑娘走进莫乃弄,阿
三迎上前去,手刚摸到这个人的胸脯,两只手突然被竹弓夹住,顿时鲜血直流,痛得阿三
“ ”直喊 救命 。原来这个姑娘是一位爱打抱不平的名叫阿荣的年轻竹匠装扮的,特意做了一
付竹夹子绑在胸前来惩罚阿三。此时,阿荣摘下头巾,脱下身上花衫,连同花衫里的两只
竹夹,往癞头阿三头上一罩,然后将阿三拖出弄堂,就在这里(廊棚)当着众多的父老乡亲
揭露阿三的劣迹,阿三在事实面前,想赖也赖不了,无可奈何只好低头认错,后来阿三被
“ ”官府定了个 调戏妇女,扰乱治安的罪名,受到了应有的惩罚,广大妇女对此拍手称快,
“ ”并编出了 癞头阿三伸黑手,竹弓夹牢鲜血流,铁证如山赖不了,无可奈何低下头 的顺口
摘要:
展开>>
收起<<
有关上海枫泾古镇的导游词范文(精选28篇)有关上海古的游范文篇枫泾镇导词1 上海枫泾古镇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亦为新沪上八景之一,位于西南方。历史上,它因地处吴越交汇之处,素有吴越名镇之称;如今,它与沪浙五区县交界,是上海通往西南“”各省的最重要的西南门户。枫泾为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古镇周围水网遍布,镇区内河道纵横,桥梁有52座之多,现存最古的为元代致和桥,据今有近720xx年历史。镇区规模宏大,全镇有29处街、坊,84条巷、弄。至今仍完好保存的有和平街、生产街、北大街、友好街四处古建筑物,总面积达48750平方米(不包括其他街区保存的古建筑物),是上海地区现存规模较大保存完好的水乡古镇。 ...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作者:littere...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68 页
大小:130.5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