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教师心得体会(精选35篇)
免费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教师心得体会(精选 35 篇)
《教育中的 极心理学》教 心得体会 篇读 积 师 1
——近期,我读了本关于心理学的书 《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在读这本《教育中的
积极心理学》之前,我觉得心理学的书,往往会联想到心理疾病、障碍等问题!看完这本
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心理学包括还包括许多另外的方面的,其中的一些面对人生、社会的
态度以及对人对己是很有道理!
本书主要描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况以及内化动机。第一是介绍人们获得积极体验的方
法。第二是指导人们如何增强这种积极体验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第三是如何运用到建
设积极的人性化的社会制度上,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 ”积极心理学 ,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积极面对人生,如何获得幸福感与满足感。这
才是现代社会的芸芸众生日益荒漠化的心灵最需要的甘露。积极心理学倡导心理学研究的
积极取向,研究人类积极的心理品质,关注人类的健康、幸福与发展,试图以新的理念,
开放的姿态,诠释与实践心理学。正如积极心理学运动的发起者、美国当代着名心理学家
马丁?“赛里格曼说: 当代心理学正处在一个新的历史转折时期,心理学家扮演着极为重要
的角色和新的使命,那就是如何促进个人与社会的发展,帮助人们走向幸福,使儿童健康
”成长,使家庭幸福美满,使员工心情舒畅,使公众称心如意 。
在学习了积极心理学之后,我主要有以下几点体会:第一、认识自己方面。人们总是
要面对恐惧、悲伤、焦虑等各种积极或负面的情绪。因此,在遇到这些负面的情绪要积极
地面对!第二、活动方面。无论学习还是生活,在参与的活动时要积极做好本分,这才能
体现活动时既愉快又有意义。第三、态度方面。快乐与否在大多数情况下取决于主观意
识。态度不同,心情自然也不同。要努力纠正自己身上所出现的各类情绪和行为问题,来
改变错误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往正确的方向努力,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第四、
“做事方面。人们往往希望在越来越短的时间里完成越来越多的事务,却忽视了数量会影
”响质量,人们可能会因参与过多活动而牺牲掉快乐。因此我们必须实行小步走的方法,
不能急于求成,做完一件再一件!第五、身体方面。身心需要和谐发展,因而坚持锻炼、
充足睡眠、健康饮食习惯都会对身体和精神健康大有益处。没有键康身体就不能积极地去
面对生活,因此要改正自己不良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 ”因而,学习、研究 积极心理学 ,对于我们每个人都是大有很大的益处的。有健康的
心灵,才会有真正健康的人生,所以学习和研究积极心理学,是我们每个人必需做的事。
《教育中的 极心理学》教 心得体会 篇读 积 师 2
今年我有幸拜读了任俊写的《写给教育者的积极心理学》一书,他通过大量的实验方
法与手段,与积极心理学理论相结合,诠释了心理学在人的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它关
注人类的积极力量和品质,要求以开放、欣赏的眼光看待人的潜能、动机和能力,帮助人
们更快乐、更成功、更健康。
读完此书,给我的教育方式一次新的洗礼,我们应该基于儿童的心理视角,以儿童的
积极体验为途径,以培养儿童的积极人格为目标,为孩子的未来指引一条走向幸福的大
道,从而自己也能与孩子一起感同身受。其中的第五章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儿童教育新思路
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做孩子积极的榜样
“ ”我曾经看见一个班的小助手 经常在讲台前拿着教棒教训学生,嘴里还时而说出一些
难听的话语。问他为何这样,他的回答让我大吃一惊,他理直气壮的说,我们班老师就是
这样教育不听话的学生的。
儿童善于模仿,可塑性强。榜样对学生来说,有很大的影响力和感染力,可以使学生
改变认识,提高自我评价的能力。上面的例子正是由于小学生往往将老师对事物的认识看
成是唯一的真理,也习惯于模仿教师的言行举止,在他们心目中,老师是十分完美的。因
此,通过上述例子我们应该反思,我们应该严格要求自己,充分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用
自己的言行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做学生成长路上的指路人。如:有一段时间我发现班上
到了下午地面上就有了纸屑,而且三番五次的教训他们要保持整洁,看到垃圾要主动捡起
来,但就是不管用,后来我就什么也不说,看到垃圾我微笑着主动捡起来扔到垃圾桶,持
续一个星期,留心观察孩子的一举一动,慢慢地发现我班的卫生变好了,再也不要我说教
了。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生活中有句名言: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老师勤奋,孩子就明白了努力;老师艰辛,
孩子就学会珍惜;老师尽责,孩子就明白做人要担当;老师冷静,孩子就学会观察;老师认
真,孩子就学会方法;老师宽容,孩子就不会计较;老师开怀,孩子眼里快乐的事就多了;
老师仁爱,孩子的心一定是宽广,善良,充满阳光的。
“ ”二、留给孩子教育 空白 。
在现实中生活中,很多老师都是特别认真负责的,他们希望学生能取得好成绩、健康
成长,可是使了很大的劲儿,效果却并不理想。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很多老师的努力是违
背心理规律的。在教学中的我,我每天都在认真而仔细也有同样的感受,我仔细的备课、
上课、批改作业,包办一切,忙得不亦乐乎,孩子们像个陀螺似的转着,敢怒不敢言。殊
不知在这种情况下,扼杀了孩子的自主、合作、探究的自由学习机会与能力;殊不知这种
满堂灌,给孩子们造成了心理上极大的负担。鱼汤虽好,但不宜过多,知识虽好,却需自
我消化;“ ”殊不知教育需要讲究空白 艺术,适当的空白,才能产生美感,才能让孩子们有
“自己的认识,自己的价值观,自己的理想,自己的信念。就像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所说 教
‘ ’ ‘ ’ ‘ ’ ‘ ’师教任何功课,讲 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 教 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
“正如书中所说,让孩子的心理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免疫力吧。让孩子远离 时间贫
” “ “困和空间贫困 。拉近师生间的精神距离,指引孩子一步步走向成功。
三、和孩子成为自己人。
新型的师生关系就是一种真正的人与人之间的心灵沟通,是师生互相关爱的结果。首
先,我们要尊重学生,了解学生,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回想我们平时的点滴教育,当孩子
犯下错误时,可能会不问青红皂白地批评孩子,用老师的权威来压孩子,殊不知人天生就
有抗拒感,这样会伤害孩子的自尊,远离你的教育,读了此书后,我们感悟到要做孩子
“ “的 自己人效应 ,蹲下身子聆听孩子的心声,主动与学生交流,讲道理,一起分析解决问
” “题的方案。当然,也要适当地给孩子一些必要的惩罚,跳出自己人效应 。例如当孩子出
现了一些原则性的问题后,如果一味地沉入自己人效应,那将不利于孩子问题的改正。总
” “ ” “之,我们老师应该根据实际情况,果断的处理好师生之间的故事,在一个个 故事中塑
造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四、培养孩子积极的生活态度。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从小娇惯,任性,自私,所以作为老师,在平
时的教育教学中要创设多种途径,抓住生活中的细节有的放矢的进行教育。我们有责任去
塑造学生互助互爱,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曾经听到一节班队课《同学间的互助》。课上
“设计了一个活动:让孩子朦着眼睛在教室里走一圈,然后谈谈感受,孩子说: 很害怕,
”怕撞到课桌上 。第二次,再请这位孩子朦着眼睛,然后请一位同学带着他走,再让他谈
“ ”谈感受,孩子说比起第一次不那么害怕了,因为同学搀着我的手,不会撞到东西 。为了
调动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的心理体验更加深刻,积极心理教育可以把
增加积极的心理体验作为主要手段。在实践中反复做几次同一种游戏,让更多的孩子来体
验,这两次走路的不同感觉。最后同学得出同一种结论: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帮助、互相关
心,这样即使有困难也能比较快的克服,还可以少走弯路。教师创设这种活动情景让学生
体验,培养他们积极的人生态度。
所以,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抓住教育教学点滴,潜移默化的进行积极品质的培
养,如在大扫除中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勇敢坚强、团结友爱;在学习中培
养学生自信----让他们从小建立自信,自强,互爱,乐观向上的良好品质,帮助他们形成
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我们应该运用积极心理学的方法,从事教学工作,做好自己的典范,留给孩子
空间,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寻求细节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学习生活态度,我们应该努力
做到这一些,因为这样,能使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从而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使学生在
学习生活中感受到童年的快乐,因为他们快乐,我们就能感受到幸福。
《教育中的 极心理学》教 心得体会 篇读 积 师 3
“ ”提起 幸福 这个字眼,心中马上就有了甜美、温暖的感觉。但很多时候,在无数琐碎
“ ”庸常的日子里, 幸福 的味道日渐淡薄。尤其作为一个教师的我,从教 11 年来,每天都
在同一个地方,面对同样的工作。严重的职业倦怠感,不可避免地袭击了我。曾几何时,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不再有职业的幸福感觉。
可是没有幸福的感觉了,这书还怎么教?教育是陶冶人心灵的职业,教师的作用不只
是把知识冷冰冰地传授给学生,更要担负起从精神和人格上去影响学生的重任。一个缺乏
职业幸福感的教师,又怎么能让他的学生有幸福的感受呢?“更不能奢谈带领学生 过一种完
”全幸福的教育生活了。
那么,幸福到底是什么呢?按照心理学的定义,幸福就是人的根本的总体的需要得到
满足所产生的愉快状态。幸福它是一种状态。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又是什么呢?应该是教师
在创造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实践中,感受理想目标与理想实现而得到的精神满足,从而
在追求这个目标与理想的过程中得到的愉悦感受,是教师从工作理想到现实的最美的情感
体验。它是一种主观感受。
幸福是一种状态,而教师职业幸福感是一种主观感受。因为幸福是一种感觉,个人的
体会都不同。所以,同样的环境和待遇,有人会感到幸福,有人则感到不那么幸福。面对
同一项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在困难与坎坷间,有的教师发牢骚,埋怨在先;有的教师跟
随、观望,不主动出击;也有的教师大胆尝试,积极应对,把它当作自我价值体现的机
摘要:
展开>>
收起<<
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教师心得体会(精选35篇)《教育中的极心理学》教心得体会篇读积师1 ——近期,我读了本关于心理学的书《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在读这本《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之前,我觉得心理学的书,往往会联想到心理疾病、障碍等问题!看完这本书后,我才知道原来心理学包括还包括许多另外的方面的,其中的一些面对人生、社会的态度以及对人对己是很有道理! 本书主要描述了积极心理学的概况以及内化动机。第一是介绍人们获得积极体验的方法。第二是指导人们如何增强这种积极体验以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第三是如何运用到建设积极的人性化的社会制度上,从而达到社会的和谐发展。 “”积极心理学,顾名思义,是教人如何...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43 页
大小:96.4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