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0篇)

免费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 20 篇)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 1
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1、餐饮行业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
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
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采购食品原材料必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
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含学生饮用奶)须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向固定供货采购食品
的,宜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
保持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
发票。
4、应当按照产品品种、进货时间先后次序有序整理、保存代购记录及相关资料,记
录、票据的保存期不得少于 2年。
5、采购食品时应进行感观检查,不得采购腐败变质、掺杂掺假、霉变生虫、污秽不
洁、有毒有害、有异味、超过保质期期限的食品及原料,以及外观不洁、破损、包装标签
不符合要求或不清楚、来源不明、病死或死因不明的畜禽、水产及其制品加工食品。
6、未包装食品及食品添加剂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42、47、48 和66 条的规定。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 2
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管理制度
1、食品从业人员应当依照《食品安全法》第二十七条的规定,餐具、饮具和盛放直
接入口食品的容器、工具使用前应当按照要求洗净消毒,不得使用未经清洗、消毒的餐饮
具。
2、不得重复使用一次性使用的餐饮具,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使用的一次发泡餐饮
具等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餐饮具。
3、设置专用的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区域(或专间)及设施,餐饮具清洗消毒水池
专用,不得与清洗食品原材料、拖布等混用。采用化学消毒的,至少设有 3个专用水池。
各类水池应以明显标识标明其用途。
4、《餐饮具清洗消毒保洁办法》应张贴上墙,从业人员必须掌握正确的清洗消毒方
“ ”法,严格按照 除残渣、洗涤剂法、清水冲、热水消、保洁 的顺序操作。餐饮具应首选热
“ ”力方法进行消毒,使用化学药物消毒的应至少用 一冲刷、二消毒、三冲洗 的程序进行,
并注意要彻底清洗干净,防止药物残留。清洗消毒时应注意防止污染食品。
5、消毒后的餐饮具应表面光洁、无油渍、无水渍、无异味、无泡沫、无不溶性附着
物,并符合有关消毒卫生标准。
6、清洗消毒后的餐具,应及时放入专用密闭式餐饮具保洁柜(间)保存,避免再次受
到污染,柜内洁净、干爽,不得存放其他物品,已消毒和未消毒的餐饮具应分开定位存
放。
7、每餐收回的餐饮具,要立即进行清洁消毒,不隔餐隔夜。洗刷消毒结束,应及时
清理卫生,做到内外清洁。
8、应定期检查消毒设备、设施是否处于良好状态,采用化学消毒的应定时测量有效
消毒浓度,定时做紫外线消毒,做好《餐饮具消毒及检查记录表》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 3
食品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
1、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 GB276020xx《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或卫生部公
告名单规定的品种及其应用范围、使用量,杜绝使用《食品中可能违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
易滥用的食品添加剂品种名单》中规定的品种。
2、不得因掩盖食品腐败变质或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的使用食品添加剂;不得因使
用食品添加剂而降低了食品质量和安全要求。餐饮经营单位加工经营食品为现售模式,尽
可能不用食品添加剂,确须使用的,应在限量范围内使用。
3“、采购使用的明矾、泡打粉、小苏打等食品添加剂包装签上应注明中文食品添加
”剂字样,食品添加剂的具体标签要求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 47、48 和
66 条的规定。
4、购入食品添加剂时,须索证索票并登记台账。应索取生产许可证和产品检验合格
证明,食品添加剂生产企业须取得省级质监部门发放的食品生产许可证。
5、严禁违法使用硼酸、硼砂、罂粟壳、离弃信用油脂、工业用料等非信用物质和滥
用食品添加剂。
6、面点常用的泡打粉等含铝膨松剂,应严格控制用量,以防止铝含量超标;应首选使
用不含铝的酵母粉、塔塔粉等食品添加剂,禁用苯甲酸、苯甲酸钠等防腐剂。
7、餐饮业使用食品添加剂的人员需经过专业培训国。使用食品添加剂应配备专用称
量工具,严格按限量标准使用。存放食品添加剂,必须做到专柜、定位存放、并上锁,标
“ ”示食品添加剂 字样,不得与非信用产品或有毒有害物品混放。
8、每次使用食品添加剂须有使用记录。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篇 4
本单位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履行食品安全第一职责人义务,严
把食品质量关,建立和执行以下与经营食品相适应的经营管理制度,确保食品经营安全。
一、从 人 健康管理和培 管理制度。业 员 训1、从业人员务必有健康证明方可上岗。2、
从业人员务必持续良好的个人卫生。3、建立从业人员健康档案,档案至少保存三年。4、
本单位负责人、食品安全管理人员、食品安全专业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务必理解食品安全
法律法规和食品卫生知识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从事食品生产经营工作。 5、定期组
织本单位食品从业人员学习《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及时掌握和了解国家及地方的各
项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做知法守法的模范。
二、食品安全管理员制度。1、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法律和知识培训;2、制定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制度;3、检查食品经营过程的安全状况并提来源理意见;4、
对食品安全检验工作进行管理;5、组织从业人员进行健康检查;6、建立食品安全管理档
案;7、配合食品药品监督机构对本单位的食品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如实带给有关状况;8、
与保证食品安全有关的其他管理工作
三、食品安全自查与报告制度。1、每一天至少进行一次食品安全检查,发现问题,
及时改善,并做好食品安全检查记录备查。2、各岗位负责人、主管人员每一天开展岗位
或部门自查,指导、督促、检查员工进行日常食品安全操作程序和操作规范。3、对贮
存、销售的食品进行定期检查,查验食品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及时清理变质、超过保质
期及其他不贴合安全标准的食品,主动下架退市,停止销售,并做好退市记录。4、对发
现不贴合安全标准的食品,通知相关食品生产经营者和消费者,并做好相关记录,将状况
及时报告辖区食品药品管理部门。5、用心配合食品药品管理部门依法开展的各项检查活
动,如实带给被检查食品的票证、货源、数量、存货地点、存货量、销售量等相关信
息。6、发生食品安全事故时,及时采取处置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并在 2 小时内报告事
故发生地食品药品管理部门。7 、 因食品安全管理和经营的需要,修改、增加的相关制度
及经营项目及时书面报告食品药品管理部门。
四、食品进货查验和批发记录制度。本单位采购食品,应当认真履行进货查验义务,
查验供货者的许可证、营业执照和食品合格的证明文件,建立索证档案,不从无合格经营
资质的供货者处进货,不理解来历不明的上门送货行为,不经销三无(无厂名、厂址、生
产日期)的食品和过期变质等违法食品,保证所售食品质量安全。向供货者索取进货凭
证。从事食品批发业务时,向购货者带给销货凭证。按食品药品管理部门要求,建立食品
销货台帐,如实记录食品的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质期、购货者名称及联系方
式、销货日期等资料。妥善保管书式台帐档案,条件允许状况下,建立电子台帐,台帐保
存期限不得少于 2年。
五、食品贮存管理与废弃物处置制度。1、食品与非食品应分库存放,或设专门区
域,不与有毒有害物品同库存放。2、食品仓库实行专用并设有防鼠、防蝇、防潮、防
霉、通风的设施及措施,并运转正常。3、食品应分类、分架、隔墙隔地存放。各类食品
有明显标志,有异味或易吸潮的食品应密封保存或分库存放,易腐食品要及时冷藏、冷冻
保存。4、贮存散装食品的,应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
期、保质期、生产经营者名称及联系方式等资料。5、建立食品进出库专人验收登记制
度,定期清仓检查,防止食品过期、变质、霉变、生虫,及时清理不贴合食品安全要求的
食品和清理废弃物质。6、仓储的食品做到先进先出,由专人定期检查,严防食品过期变
质。食品贮存区应采取防鼠、防虫、防潮、通风等措施,确保存放的储物持续干燥清洁,
整齐有序。
标签: #安全
摘要:
展开>>
收起<<
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精选20篇)食品安全管理制度篇1 品采购索证验收制度 1、餐饮行业应当建立食品、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和食品相关产品(一次性餐用具等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设备、洗涤剂消毒剂等)的采购查验和索证索票制度,确保所购原料符合食品安全标准。 2、采购食品原材料必须到许可证照齐全有效、有相对固定场所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订购学生集体用餐(含学生饮用奶)须到具备相应资质的单位。向固定供货采购食品的,宜签订采购供货合同。 3、应当建立台账(采购记录)。按格式如实记录产品名称、规格、数量、生产批号、保持期、供货者名称及联系方式、进货日期等内容,或者保留载有上述信息的进货清单或发...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32 页
大小:64.5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