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25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 25 篇)
小学 文小 研究 告 篇语 课题 报 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教师
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
—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 解决
— “ ”问题 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 满堂问 的模式,
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
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
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问题就行
了;这让学生难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久而久之,学生就容易形成被动阅读,逐渐产生
学习厌恶感,最后将事倍功半。
一、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自主性
很多学生的阅读兴趣不高,是学校或班级中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读书氛围。长期以
来,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为了赶时间或省心省事,常常无视学生的自主性。教师拿着教学参
考资料,根据作品的时代背景和作者介绍、分段分层、概括段落大意和主题思想等,一路
介绍下来,只是生硬地解剖了阅读作品,没有形成让学生自主分析的习惯。在这样的阅读
教学中,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接受的是教师对作品的解读,而不是学生对作品的自主阅
读体验。而实际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注重学习方法的指
“导,放手让学生做力所能及的自主学习。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 阅读教学是学
”生、老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 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性,就是对这一理念的.
落实。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愿意读,喜欢读,对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是阅读教学的第一
要务。在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小学生好动、好胜、好奇心强等心理特点,巧妙地创设
各种情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与质量。
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一旦对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把读书看成是一大
乐事,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觉得越读越有兴趣,越读越想读。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起
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呢?笔者认为要在阅读前、教学中和教学后三个阶段下功夫和打基
础。阅读教学前,教师要设置悬念,让学生产生猜想。最常见的方法是让学生看着课题,
想想会产生什么问题,或想知道些什么?当学生带着一种强烈的疑问进入阅读,其效果必
然是最好的。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围绕文本中心意图,不断提出疑问或话题,使学生不断
产生阅读愿望。当学生怀着某种愿望或为达到某种愿望而进入阅读活动时,他的整个阅读
过程会始终充满着阅读的期待、思索和探索,始终保持着阅读兴趣,阅读成为学生轻松愉
快自主建构的过程。阅读教学结束后,教师要根据所学内容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相关内容的
兴趣,将学生阅读的视野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这样,学生就会始终保持自主探索的浓厚
的阅读兴趣。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无疑是非常重要的。
学生的阅读习惯的好坏对于阅读效果非常重要。如果不培养学生养成自觉、专心地思
考习惯,阅读就会毫无效果。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首先,要提醒学生在阅读时不要一心多用,要静下心来阅读文章;然后,鼓励学生在阅读
中不断提出问题,以达到理解文章的目的。
三、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感悟能力
“ ” “ ”古人云: 要有所为,有所不为。 教师在阅读读指导过程中就应该讲求一个 精 字,
抓住课文的重难点词句和段落进行精心指导,从而起到举一反三、画龙点睛的效果。语言
是表情达意的工具,理解语言,不仅要理解语言所表达的具体内容,还要体会蕴含在语言
中的感情,特别是作者不直接表达的、比较含蓄的情感。因此,感悟作品,对学生来说也
是极为重要的。
四、培养学生在阅读教学在开展实践活动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要培养学生自主开展实践活动的学习热情。教师在阅
读教学中应多提供给学生活动的机会,可将阅读课文编排成课本剧让学生演一演。学生希
望老师给予他们表演的机会,他们能充分地展示自我,以小组为单位,小组合作进行故事
情节表演,让学生在表演中学会合作与交流。另一方面,从更深一层理解课文内容,从而
达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阅读教学课堂要充满乐趣,才会使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学习
任务。
在阅读课文教学中,让学生学会思考,不让他们死记硬背,而是教给他们学习方法:
包括学习程度、学习技能方面和学习心理、学习习惯方面。每个方面有许许多多具体的内
容,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指导,结合课文进行渗透,就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小学 文小 研究 告 篇语 课题 报 2
教育教学中的问题与困惑
“ ” “ ” “ ”小学科学课程内容由生命世界 、物质世界 、 地球与宇宙 三大领域组成。在这三
“ ”大领域中, 地球与宇宙 部分内容的教学相对较难,特别是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的
《宇宙》单元,是小学生初次接触天体星空的内容,由于宇宙天体与小学生的生活所处空
间较远,加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受限等原因,学习理解时往往比较困难,
故本单元教学难点多,学习效果差。对教师而言,由于教师对宇宙天体教学缺乏专业知识
储备与支撑,教师对本单元教学内容的本身也同样面临着较大的挑战。然受现行教学评价
影响,本单元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较多,故在教学中普遍存在以教师灌输代替学生自主
“”“” “”“”探究和为考而教、为考而学的现象,这不仅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掌握宇宙天体知
识,感受到浩瀚宇宙无穷的魅力,而且易让学生产生厌倦怕学情绪,继而影响到学生对探
“究宇宙的兴趣,与科学教学的根本目标相背离。如何改变这一教师怕教、学生怕学的 双
”怕 困局,是摆在我们一线教师面前的一个现实的课题。
产生该问题的原因分析
“ ”分析这一 双怕 局面,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从教学内容看:虽然我们生活在宇宙之中,但其与我们的生活时空差距大(相对而
言,宇宙中的时空是宏观的、抽象的,而我们生活的时空是微观的、具体的),对其中的
现象缺乏具体的生活经验与感受,从而影响了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虽然本单元教学仅是
宇宙知识的起始内容,但需掌握的知识仍然不少,如月相变化、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太阳
“ ”系组成、星座等,这些知识远离学生的生活与经历,故对知识的理解是一种 嵌入式 的,
而非在原有知识与生活经历的基础上的一种演绎、归纳与提升,教学很难达到让学生知其
然且知其所以然。
从学生思维能力看:小学生的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较差,对形象直观的事物比较
容易接受,抽象的事物往往束手无策,认识事物的本质、规律有相当大的难度。因此,学
生对浩瀚宇宙中天体之间的相对运动造成的月相、日食、月食等现象,难以在脑海中予以
想象,造成理解困难,许多学生只能靠死记硬背。
从教师自身看:小学科学是一门综合性、专业性很强的学科,而小学科学教师大都以
“ ”培养能胜任小学各科教学的 通才为目标的师范毕业生,教师本身缺乏专业知识支撑,面
对宇宙天体知识,老师很难驾驭课堂。
采取的措施与行动
基于对上述问题的研究与分析,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与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我
“ ”们提出 建模教学法 ,以期帮助学生理解掌握知识。
“ ”建立模型,简言之为 建模 。这一理论在数学界研究运用较为广泛,指通过运用数学
“ ”的语言和方法,通过抽象、简化建立能近似刻画并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种强有力的数学手
段。本课题中的建模仅指通过运用多手段、多途径,帮助学生建立宇宙空间模型,从而理
解宇宙运行变化的规律。所谓模型是以某种形式对一个系统的本质属性的描述,以揭示系
统的功能、行为及其变化规律。当然,模型不仅仅是一种将实际物体小型化或大型化的实
体,科学课的模型既可以是一个装置、一个计划、一份草图,甚至也可以是一种想象。本
课题所指的宇宙空间模型不仅指将宇宙空间小型化的模型,而是帮助学生建立一种合理的
想象,让宇宙中各种天体不断运动变化及产生的现象在学生的头脑中展现并组合,形成大
脑中的宇宙空间模型。本课题尝试利用资料、形象、实验、图形、活动等途径帮助学生建
立宇宙模型,让学生学会运用模型来理解知识、掌握知识、运用知识,具体做法如下:
一、资料建模
良好的教育是建立在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基础上的再提升。课堂学习是学生认识宇宙
世界的一个组成部分,而非学生认识与学习的全部。在教学时,我们可以能通过运用书
籍、影视、网络等资料资源,让学生在收集资料、积累资料的过程中不断完善、充实已有
知识。毫无疑问学生平时通过许多途径也了解了一些有关宇宙的知识,但都是零星的、独
立的、不完整的,有的甚至是错误的。这时学生大脑中的宇宙是朦胧的、模糊的,课前可
以布置查找资料,帮助学生把那些不完整、错误的知识及时的替补,使学生在大脑中初步
形成宇宙空间模型,为后续的建模做准备。本单元资料的收集贯穿于学生整个单元的学习
过程中,课前为学生开出相关的书目,如《十万个为什么》、《少年科普世界》、《小学
生自然百科》、《科学探索者》丛书中的《天文学》、《中国少年科学(6—9 岁)》丛书
中的《太空邻居》等,还鼓励学生浏览中国月球科普网、星空天文网、梦幻星缘天文网等
天文网站,让学生把得到的第一手文本资料按教材的内容分类,通过整理分析学生们对宇
宙单元的大部分内容都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形成初步的宇宙空间模型。
二、形象建模
小学生思维以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相对较差。《宇宙》单元学习
“ ” ——的内容离学生很近又很远,近是因为我们生活在宇宙的天体 地球上,时刻都能看到
标签: #研究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小学语文小课题研究报告(精选25篇)小学文小研究告篇语课题报1 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当今时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法也应得到重视和改善。教师要使学生成为阅读课当中的主人,发挥他们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从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看来,教师在教学时,都会不自觉地陷入以往传统的教学形式: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总结问题;这种教学方法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发展,容易造成满堂问的模式,表面上看起来是学生自己在读、在解决问题,实际上就形成一支无形之手,紧紧地限制住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思维能力。传统的阅读教学法往往是以教师为主导地位,重在讲解,学生只是会回答问题的机器,不用去探究问题的渊源,只需要怎么回答教师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82 页
大小:129.1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