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咱家的60年
VIP专免
3.0
2024-08-15
999+
38.91KB
2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我与祖国共成长 主题征文:咱家的 60 年
60 年,光 月 指 ;辉岁 弹 挥间 60 年,中 大地 桑巨 。华沧变XX 年,我 大的祖国迎来们伟
了她 60 岁的生日。60 年,我 的祖国 生了翻天覆地的 化,我 的城市旧貌 新 ,们 发 变 们 换 颜
……我们的小家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风景
大伯来信是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因为只要大伯来信,餐桌上总会有惊喜。也是从大伯
“ ”的信上,我第一次有了地理概念,我生长的这个地方叫 绍兴南门外李家溇 。古时城市四
“ ”面有门,晨启晚闭,沿袭下来的 南门外 就意味着我们家是住在乡下了。
故事就从我的爷爷开始。关于爷爷的爷爷们的故事,已经不得而知,也没有家谱可以
“ ”考证,或许我们朱家曾经也大富大贵过,后又逃不出 富不过三 的魔圈,家道中落,但那
已随历史的烟云消散了,我只知道我们家在爷爷这辈,日子还是比较艰苦的。
“ ” “ ” “ ”按爷爷的说法,他出身在 旧社会 ,深受 三座大山 的压迫,从 日本鬼子 手里捡得
“ ”一条小命,才活到今天。但日子再艰苦,生活还得继续。 男大当婚,女大当嫁 ,这是千
“ ”“ ”年不 的古 。就在新中国成立前夕, 婚了,也算是 小家 大家 共 了。变 训 爷爷结 欢庆
结婚那年,爷爷 21 岁,奶奶 18 岁。奶奶是被花桥抬进爷爷家的,这要是在现如今,
肯定是哪对青年人的创意婚礼。婚前,奶奶跟爷爷就见过一面,基本还算是包办婚姻,时
“ ”髦点叫 先结婚后谈的恋爱 。婚礼是简单得不能再简单了,为了装个门面,爷爷还是从堂
兄那里借了一床绣花棉被和一张棕棚床,第二天就还上了。
“ ”随着 土改 的展开,爷爷也分得了一份土地,翻身农奴高唱欢歌。婚后,爷爷奶奶接
连生育了 4个儿子,高 的同 ,也是一笔巨大的 担,地里那点收成 以 足一大家子兴 时 负 难 满
的需要。为此,等大伯 9岁的时候,爷爷无奈之下,把他送到杭州去当学徒了。学徒就是
替师傅干活,师傅也是迫于生计,对徒弟相当严格,打骂自然是少不了的,但负责给学徒
吃饱(不至于饿死的那种)。大伯还算聪明,学了点本事,进了工厂,自己省吃俭用,尽
往家里寄全国通用粮票,家里的负担减轻了不少。
“ ”父亲排行老四,那时穿衣服流行这样一句话, 新阿大,旧阿二,破阿三 ,父亲估计
“ ”是补阿四 ,但是年纪小也有小的好处,哥哥们可以干活了,当弟弟的自然轻松了许多,
“ ”父亲也因此成了家里第一个 文化人 ,在当时集体公社办的小学里上了几年学。从此,家
“ ”里唯一的典籍 黄历便不再仅仅只是摆设。
因为住房实在紧张,父亲的婚姻大事一直得不到有效解决。爷爷奶奶眼瞅着我父亲快
“ ”奔三了,心急如焚,只好叫二伯另立门户去了,给我父亲腾出了 婚房。
父亲母亲的恋爱过程比爷爷奶奶的复杂得多。因为父亲在当时算是大龄青年,且家境
相当一般,所以要找个好姑娘相当困难。而我外婆家有四个女儿,个个都是花,就舅舅一
“ ”根 独苗 ,且年龄尚小,未能承担起地里的重活,父亲抓住了机会,主动为外婆家帮忙,
博得了丈母娘的欢喜之后,离成功就差一步之遥了。
“ ”那一步就是当时准新娘最期盼的 三转一响,即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和收音机。母
“ ” “ ”亲没有要全,只希望能 办到 手表和自行车即可,那可真是 办 的,改革开放刚刚起步,
“ ”物质还是相当匮乏,买东西都得凭票,手表这类的 大件 更是一票难求。爷爷费了九牛二
虎之力,替我父亲办妥了终身大事。于是才有了我。
父母在生下我不久,就去了一个当时不知道在哪的地方打工,后来才知道那个地方
“ ” “ ”叫广东 ,如此算来,我是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代 留守儿童 。打工的艰辛只有父母自己知
道,我依稀记得的只是父母每年过年回家带来的糖果。凭借在外打工赚的钱,父母盖起了
两间两层的楼房,虽然没有任何的装潢,但那时看来绝对够豪华。
之后,父母就再也没有外出打工了,因为绍兴类似广东的工厂也渐渐多了起来。母亲
进了村办袜厂,父亲进了村办型钢厂。上个世纪 90 年代中期,工厂效益不好,父母下岗
“ ”了。但凭借良好的 境和吃苦耐 的精神,父母 下海 了,开起了小商品店,收益比创业环 劳
“ ”之前的工资翻几番,成了村里较早的十万元户 。
作为家里的独生子,作为80 后,我没有品尝过父辈们为生计操劳的艰辛。关于小时
“ ” “ ”候的记忆最多的就是玩耍和学习。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这些标
语曾刷满村子里最醒目的位置,也刷在我幼小的心里。我也没有辜负父辈的期望,努力学
习,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家族里第一个大学生,爷爷奶奶自然是笑得合不拢嘴,在他们看
来,这是光耀门楣的喜事。
标签: #征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我与祖国共成长主题征文:咱家的60年 60年,光月指;辉岁弹挥间60年,中大地桑巨。华沧变XX年,我大的祖国迎来们伟了她60岁的生日。60年,我的祖国生了翻天覆地的化,我的城市旧貌新,们发变们换颜……我们的小家也在不断地涌现出新的风景 大伯来信是小时候最高兴的事,因为只要大伯来信,餐桌上总会有惊喜。也是从大伯“”的信上,我第一次有了地理概念,我生长的这个地方叫绍兴南门外李家溇。古时城市四“”面有门,晨启晚闭,沿袭下来的南门外就意味着我们家是住在乡下了。 故事就从我的爷爷开始。关于爷爷的爷爷们的故事,已经不得而知,也没有家谱可以“”考证,或许我们朱家曾经也大富大贵过,后又逃不出富不过三...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