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分教学反思_平均分的教学反思

免费
3.0 文海小编3 2024-08-13 999+ 37.45KB 1 页 免费 海报
侵权投诉
《平均分教学》反思
每一次的上课都是给自己一次深入解读教材的机会,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也是一步步深入
“ ”的,正如概念所说 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 ,而同样多指的是一个结果,平均分指的
是的一个过程。而在第一次试教时学生对于 15 个橘子平均分成 3份,每份是多少
不用 小棒就可以解决, 了小棒反而会因 份数 弄 了,也曾 这 问题 问题 错 经问
“ ”己 学生明明可以走直线的,为什么偏偏要绕大圈 。其实学任何知识点,都应该从概念本
质出发,正如上学期的乘法学习,无论是乘法口诀的学习还是后续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都
应该紧紧围绕乘法意义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知识
之间架起互通有无的桥梁。而除法的本质就是平均分,这也是后续学习有余除法,小数除
法等等内容的依托,离开了这个支撑点,那整个除法内容的学习都是无意义的,机械记忆
式的。
在一次次的磨课过程中让我感触最深的就是教师的引导语跟提问、要善于等待。当问
“ ” 到 猴妈妈会怎么分? 时,学生肯定都是平均分,但是问到 猴妈妈可能会怎么分? 时,
学生出 的就是另一种反 。并且在学生回答之后每次我都急于把 接下,在以后的上现 应 话题
课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对于同一个问题可以多请几个小朋友回答。正如田老师说的,
作为一个课堂实施者我希望学生按部就班照着我的思路走下去,所以我急着把自己的想法
灌输给学生。对于一个提问,尽量做到只说一次,倒不妨可以把自己上课过程录音录下
来,每天上下班公车上自己给自己听听,身在其中或许没感觉,当身处一个旁观者来重新
审视自己的课堂就也能感觉到问题所在了。
在课的导入环节,猴妈妈分桃子直接引出平均分,这也给学生造成一种错觉,以为分的结
果是同样多的就是平均分。经田老师一分析,崇拜感油然而生,可以多分些食物,通过分
梨、分苹果等让学生感知平均分是把一样东西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几个,这远远比孤零零
的概念表述来得具体。在探究分法环节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用除法先进行算出每个
小朋友可以分到几个,再进行一次分到,以于在后续出现大数分的时,有学生
也说 老师,可以数一数,数除以 4分 ,这说明学生经对除法有了一定
“ ”识,而郑喆文说了 不知除法那只能一个一个分了 。当我听到这话时,就跟
根救命稻草,一个一个分,当分到第次时学生开感觉到分得太慢了,要多几个分。

标签: #教学

摘要:

《平均分教学》反思每一次的上课都是给自己一次深入解读教材的机会,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也是一步步深入“”的,正如概念所说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平均分,而同样多指的是一个结果,平均分指的“是的一个过程。而在第一次试教时学生对于把15个橘子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个个不用小棒就可以解决,了小棒反而会因份数弄了,也曾自这问题摆摆为问题错经问“”己学生明明可以走直线的,为什么偏偏要绕大圈。其实学任何知识点,都应该从概念本质出发,正如上学期的乘法学习,无论是乘法口诀的学习还是后续乘法运算定律的学习都应该紧紧围绕乘法意义的,这一方面可以避免造成了机械记忆的学习状况,也可以让知识之间架起互通有无的桥梁。而除法的本...

展开>> 收起<<
平均分教学反思_平均分的教学反思.docx

共1页,预览1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3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1 页 大小:37.4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1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