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_学校教学工作总结反思

免费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教学反思
----以生科 12 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
(专业班级:生科 1201 班 姓名:XX 学号:11111111111)
指导教师:XX
一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
(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
(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
(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
二丶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
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
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 10%左
右;初中生占 15%左右;高中生约为 19%。他们普遍存在着嫉妒、自卑、任性、孤僻、焦
虑、逆反心理、情绪反常、神经衰弱、社交困难、学习不良、学校恐怖、吸烟酗酒,乃至
自杀、犯罪等心理行为问题。广州市 1994 年对 1000 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有 53.2%有心
理行为问题;1997-1998 年中科院心理所的专家对北京市 8869 名青少年的调查发现,存在
心理行为问题的比率为 32.0%;20xx 年北师大课题组在北京、河南、重庆、浙江、新疆等
五个不同地区抽样选取 16472 名中小学生,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有异常心理问题倾向的
比例是 16.4%,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4.2%;初中生有异常心理 向的比例是问题倾
14.2%,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2.9%;高中生有异常心理 向的比例是问题倾
14.8%,有严重心理行为问题的比例是 2.5%。尽管调查采用的量表和问卷各不相同,得到
的数据也有较大差异,但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小学学生存在着较明显的心理行为问题是
客观事实。
根据我们从 1996 年开始的研究和有关调查发现,这些心理行为问题主要包括学习、自
我、人际关系和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其比例分别为 30%、20%、30%和20%左右。具体对
小学生来说,随着年级的升高,学习方面体脑不协调、不适应的学生逐渐增多,5年级小
学生问题最多。学习习惯方面的问题,2年级小学生最多,3年级最少。从整体发展趋势
看,3~6年级小学生学习方面的心理行为逐渐增多。在人际关系的信任感方面,2~5年
级小学生问题逐渐增多,5年级最多,6年级小学生明显减少。另一方面,小学生的人际
建设性不断增强,在对社会自我、家庭自我、学业自我和自我认同上,小学 2~5年级学
生的 价 消极,而评 渐趋 6年级则有所回升。
(1)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 知 教学 程与反思础 识 过
通过学习心理健康教育,使我觉得当今社会竞争激烈,造成人们心理压力重,在校中学生
在这样的社会大环境下生存,面临升学压力,心理脆弱,心理压抑得不到一定的宣泄。比
如,我国独生子女以自我为中心的问题也显得越来越严重;再如,由于家庭的残缺,父母
离异、丧父或丧母的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孩子等现象,都使孩子缺乏良好的生活和教育环
境。就目前状况而言,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尤为重要。
首先,开展心理咨询活动。在校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日趋严重,我们学校也建立了心理
咨询室,配备专职的心理咨询师,就应该做到实处。使学生通过咨询、倾吐和宣泄,释放
心理压力,解决心理困惑和矛盾。据了解,大部分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有:学习压力重造
成考试的自卑、抑郁、狂躁、恐惧等情绪情感问题,人际关系问题,无法自制的不良行为
问题,青春期困惑的问题等。我们的学生很多是需要帮助的,除了求助于心理咨询师外,
学校还应该定期开设心理健康课程,举办心理健康讲座,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教育活动。
另外,我认为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个别专职教师是不够的,必须是全体教师广泛参与。教师
要本着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主的原则,不断更新观念,不断改变教学方式,尊重学
生, 短 生之 的心理距离,促 学生的心理得到健康 整。当老 把学生当作知心朋缩师间进 调 师
友,师生之间加强沟通和理解,学生喜欢你的课,学习有了兴趣,那么学习成绩就能提
高;与老师关系亲密了,也增强了学生的归属感和自信心,又能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这将
有利于完善学生情 状 和人格及身心的健康 展。绪态发
教师与学生家长要加强沟通,时刻关注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对家长给予适当的指导,对
学生给予及时的疏导。比如,青春期的性教育、人际交往技巧和意志力的培养等都需要发
挥家庭教育功能。家长还应鼓励孩子多交友,在择友上加以指导,培养社交技巧,过多指
责、约束孩子反而会使自己的孩子在社交中缺乏自信。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正确引
导孩子,加强交流,共同培养孩子健康的心理。
(2)中学生心理 展特点教学 程与反思发 过
首先,教师应帮助学生和父母建立良好的关系,指导学生尊重父母,理解和体谅父母的苦
心。其次,要建立好良好师生关系,鼓励学生在各个方面的进步,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
再次,建立良好的同学关系,教 要指 学生恰当 价自己和他人, 友 ,彼此沟通师 导 评 团结爱
思想,达到相互了解和信任。独生子女的增多,使这方面的教育越来越显得重要。四,现
在的学生心理上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解决的问题很多,解决的方法也有很多,需要我们去
总结和学习。总之,浇花要浇根,育人要育心。不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即使学习成绩很
好,也不是社会需要的具有健全人格的人,他们甚至会走向违法犯罪的道路。心理健康和
个性健全两个方面相互依存,相互转化,互为因果,不可分割。一方面,个性的健全发展
是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基础,另一方面,心理健康又是促进个性健全发展的重要条件。心
理健康和全面发展的人,是人格健全的人,也是个性鲜明的人。健康的心理是优良品德的
基础,一个人只有心理健康,才回品德高尚,人格完整。
(3)与心理健康教育相关的理论流派教学过程与反思
(1) 机 程 斯洛假 ,每个人都有若干种基本需要,如安全、 属、 、被重 和动过马设归 爱 视
自尊,满足这些需要的动机叫做缺乏性动机,不满足便会出现精神障碍,如神经症、人格
障碍、分离性障碍等。但是,满足了这些需要虽可免于上述精神障碍,却并不算达到了真
正的心理健康。心理健康的特征之一是自我实现,即最大可能地实现个人的潜力。这种需
要是高层次的需要,也叫做丰富性需要。此时,单纯追求快乐和减轻紧张不安,不足以解
释这种人的行为,他们辛勤地工作,往往要体验更强烈持久的紧张,甚至要冒巨大的危
险。然而,正是这样的人生历程,使个人潜能得到了充分的发挥。
G.Allport 也持类似的观点,他认为,个人潜能的发挥为了长远的常常是达不到的目标,
而牺牲享乐,保持紧张。长远的目标、社会价值以及诸多利益之综合性体系等,都给发挥
个人潜力提供了用武之地。
(2)投身于生活中 G.Allport 提到,自我的扩张是成熟的一个属性,这种人忘我地工
作、思考、娱乐以及对别人的忠诚,他的生活是丰富多彩而又独特的。
全身心投入生活的人,对来自别人的刺激(不论是成功的行为还是苦难中的呼救)都有能
力报之以热情的、全力以赴的反应。
(4)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基本技术与方法教学过程与反思
1、精神分析的咨询理论。常用的具体方法有:自由联想法、释梦法、疏泄法、领悟疗
法、暗示法与催眠疗法等。
2、行为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系统脱敏法冲击疗法厌恶疗法自信训练法代币强化
法放松法生物反馈法消退疗法、行为塑造法等。
3、人本主义咨询理论。具体方法有:理性情绪疗法认知转变法自我指导训练法应对技巧
训练法隐匿示范法等。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反思----以生科12级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为例(专业班级:生科1201班姓名:XX学号:11111111111)指导教师:XX一丶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一)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身心健康(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四)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促进精神文明建设二丶国内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一)中小学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近年来,国内的心理学和教育工作者对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发现当前我国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小学生有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占总数的10%左右;初中生占15...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3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39.9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