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雨》教案_教案雷雨

免费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 4个生字,会写 12 个字。 准字音, 清字形。读 认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
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
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方法:
阅读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视频展示法、对比分析法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 18 ” 课《雷雨》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自读课文
“”现在同学们自读课文,认识一下雷雨,要求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认识生字(课件展示生字)(1)带拼音齐读词语(2)去掉拼音读词语
(3“ ”“ ”)引导学生说一说怎样识记这些生字:如:用动作记住 压 垂 ;用换偏旁记
“ ”住 虹 等。
(4)开火车组词
三、细读课文,读悟结合 1 、图文结合 课件出示课文两幅插图,分析两幅图分别是雷雨中
“和雷雨后的景象。 课文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些自然段写的是第二幅图
”的内容?
2、看课文视频资料
(1)观看课文动画视频,学生仔细倾听。(2)学生再次默读,思考上述问题。
“”那前三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呢? (雷雨前)
3、小结:作者写这篇文章是按照一定顺序来写的,先写雷雨前,再写雷雨中,最后写雷
雨后,我们在写作中也可以这样写,好吗?
4“ —— —— ”、抽三名同学分部分朗读课文,体会 雷雨前 中 后 的条理。
5、雷雨前
“”我们先来看看雷雨前的景象。
(1)指名读,其余同学认真听并思考:这一部分写了哪些景物?用横线在文中标出来。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板书:乌云、叶子、蝉、大风、蜘蛛、闪电、雷声。
(2“ ” ) 你觉得这一部分中哪些词用得比较好?好在哪呢? A、压(手势)
a“ ”、课件出示: 满天的乌云,黑沉沉地压下来。
“” “ ” 黑沉沉 和 压 给你什么感觉?你认为应该怎么读这句话? b 、指名读 B、垂
a“ ”、课件出示: 一只蜘蛛从网上垂下来,逃走了。
“ ”一个 垂 字说明了什么?(风很大,蜘蛛很害怕,很惊慌)b“、 带上惊慌、害怕的感情一
” 起读这一句话吧。 学生齐读。
(3)雷雨前除了大风,还有什么让人害怕?(闪电、雷声)
①“ ”文中是怎么来写闪电和雷声的?
“ ” ②“课件出示,学生齐读: 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 这么亮的闪电,这么响的雷
” ③ “ „„”声,当然可怕,谁能读出害怕的语气呢? 用 越来越 说一句话吧。
(4“ ” ) 这就是雷雨前的景象,带上你的感情把它读出来吧。 学生齐读。
6、雷雨中
“满天的乌云压下来,风吹得树枝乱摆,闪电越来越亮,雷声越来越响,不一会儿就下起
”雨来。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雷雨中的景象。
(1)学生齐读
(2)开头用3“ ”个 明什么?(雨急且大) 怎么 一句?( 气重、稍快、停哗说 该 读这 语 顿
短)
(3“ ”)两个 渐渐地 说明什么?(雨由大到小,读时要慢)
(4)谁能再来读一读这一部分?指名读。
7、雷雨后
“”渐渐地,雨小了,雷声也小了,慢慢地,雨停了,这时你打开窗户,会看到什么呢?
(1)指名读雨后部分,其余同学倾听并标出写了哪些景物。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并板
书:太阳、彩虹、蝉、蜘蛛、池塘、青蛙。(2)在描写彩虹和蜘蛛时作者分别用
“”“”了挂和坐字,作者为什么用这两个字呢?可以联系上下文对比。(坐说明天气好了,
蜘蛛舒服了)
(3“) 雷雨过后的景色多美啊,面对这样的美景,你心情怎么样?谁能美美地来读一读这
”一部分?
四、练习
“刚才咱们学习了雷雨的整个过程,那现在老师来考考你,谁能给下面的句子排顺序
”呢?
课件出示练习题,学生思考。
五、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读课文,欣赏了雷雨前、中、后的美丽景色,大自然中还有许多无穷无尽
的奥妙,只要你留心观察,就会发现生活中更多的美。让我们打开书,带上感情再读一读
这篇美文吧。教学效果: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孩子们通过阅读了解了雷雨前、雷雨中和雷雨后的景象,积累了很多
描写天气变化的词语和句子,更准确的把握了一些动词:挂、坐等的使用。学生课堂有秩
序、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学习氛围浓厚,教学效果良好。教学反思:
《雷雨》是第四册看图学文。课文描述了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自然界的景象变化。下
面我谈谈本课的教学:
我在《雷雨》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组合课堂教学环境,创设生动、形
象、多有感染力的课文情境,在强化语言能力训练的过程中,结合进行观察能力、想象能
力、思维能力的训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
学质量。
我注重学生的朗读,通过朗读欣赏雨前、雨中、雨后美景的感受表达出来,是语言训练的
教学目标之一。我通过创设情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指导朗读描写雷雨前的
语言片段时,先让学生看录像,了解雨很大,雨是由大到小慢慢停下来。再引导学生理
“ ” “解 哗,哗,哗的声音,表明而下得急,下得大,要读得声音重一点,停顿短一点。 渐
”渐地、渐渐地 ,表明雷雨由大到小、由急到缓有一段时间,要读得稍慢一些。描写而过
天晴的自然景色的语言片段非常美,我让学生仔细看雨后初晴的画面,把画面中描绘的雨
后美景找出来,在寻美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审美的情趣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欲望。
本课存在的不足之处:
1、朗读训练的层次性。虽然课堂上重视了朗读训练,读的形式也比较多。但是朗读的层
次性不强,没有体现学生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有进步。在感悟的基础上还要加
朗指。强读 导
2、读写迁移,不够深入。
雷雨后的部分,我先让学生随便说有哪些景物,却没有问到小作者可以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呢?其实学生很容易就发现是从上到下的顺序。我就可用小结的形式说出,写作文也要按
“ ”照一定的顺序来写。最后,到了放开手 的阶段,可启发学生:想不想也来当一回小作
家,说说雷雨后的美景。这时,学生就能够很自如的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选择最有特色
的景物,用上优美的词句来看图说话了。
摘要:
展开>>
收起<<
二年级语文下册《雷雨》教案教学目标: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字。准字音,清字形。读认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3、培养学生观察天气的兴趣,能写观察日记。教学重难点:认字、写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声音表现雷雨前后的不同景象。教学方法:阅读法、讲授法、图片展示法、视频展示法、对比分析法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18”课《雷雨》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1、自读课文“”现在同学们自读课文,认识一下雷雨,要求标出自然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认识生字(课件展示生字)(1)带拼音齐读词语(2)去掉拼音读词语(3“”“”)...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39.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