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_记梁任公先生的演讲

免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似浅实深。文章通过一些细节把梁任公先生刻画得活灵
活现,但最主要的应是隐含在这细节里面的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学生一般会注意到文中
的细节,认识到梁启超先生的率真、真性情,但容易忽略文章所隐含的梁先生的爱国精
神。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
任公的爱国情操。
平常说到爱国主义,学生总是觉得很空,觉得在这样和平的年代里讲爱国主义似乎离自己
很远。而这篇课文其实就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不是说教式,它是
切切实实能打动学生内心的,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
因此,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抓住文本,又要注意文本中所体现所承载的人文内涵,注意工
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教学的重点要放在通过对细节的深入理解体察任公的爱国精神上。
【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
“ ”这篇课文放在第三单元 写人记事的散文 中。单元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细节描写,揣摩
人物的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据此,把本文的学习目标定为:通过对细节
描写的赏析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
【教学重难点安排】
一节课是有限的,一篇课文不必面面俱到。有的地方尽管很精彩,如任公先生的出场、开
场白等,但学生一看就明白,就不必在课上再花时间。
重点应放在对先生所讲的《箜篌引》、《桃花扇》、杜诗的理解上,通过对这些地方的理
解来了解先生的心理与情感。这些地方要挖掘,要引导,要能深入。
难点在《箜篌引》的理解。处理上,先看《桃花扇》、杜诗,初步领会任公的爱国情怀后
再来理解《箜篌引》,就相对容易了。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要舍得花时间,因为这是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的关键,也
是使学生通过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关键。【教学目标】
1、学生整体把握文章,借助文中人物言行举止的描写,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
2、带领学生体味文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理解作者选取典型细节表现人物特点和文章主题
的写作方法。
3、通过对文章的解读,引导学生感受梁任公先生的真性情,理解一个性情中人对国家、
对社会、对青年的真诚期待。【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内容,提炼文章中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概括梁任公独特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教学难点】
结合梁任公的经历,深刻理解三首古诗,理解梁任公的真性情以及对国家、对民族、对青
年的赤子情怀。
1、过品味文章,引导学生掌握写人记叙文的写作方法。
2、掌握运用外貌、动作、语言及侧面描写等方式刻画人物。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了解刻画人物的角度和方法。
教学时数:1课时
【课前预习】
1、阅读相关资料,对梁启超有所了解。
2、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疏通文字,梳理文章结构。【教学过程】
2、解题:
‚ ‛ ‚ ‛问:标题是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这是一个动宾短语,缩一下就是 记演讲 ,(板书
标题)那么这篇文章中心是不是就是写一次演讲呢?
(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回答:不是,本文似是记事,实为写人,通过演讲表现人通过写一
次演讲的情景表现出了梁任公的性格及特点)
‚ ‛问:标题中对梁启超为何要以任公先生 相称?
(学生回答或老师点拨:以号相称,这是学生表达对老师的敬意)那么可见,这篇文章
里,作者流露的应该是对梁启超先生的崇敬之情。
二、展示自学提纲
(一)过渡语:通过预习我们知道,大约是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梁启超先生作第
一次的演讲,当时演讲的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作者认为到清华大学演
讲的人无数,但只有先生演讲的情形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问:请快速浏览课本,找出能表现梁启超先生演讲的情形给人留下印象深刻的语句。自学
检测:
⑴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
……象。⑵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 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 【注:板书:短小精悍、沉稳潇洒 正面描写】 ⑶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⑷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外,不少人从此对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注:教师顺势分析:梁启超先生以他杰出的才华和丰富的学识深深打动了这些人,我们
—— 也见识到了梁启超先生的横溢才华(板书:才华横溢 侧面烘托)】⑸于是我想起了
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小结:
这些语句的字里行间,洋溢着作者对梁启超先生无比的敬佩之情。那么梁启超先生究竟有
怎样的魅力而让作者在多年后仍充满崇敬之情呢?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本,找出作者在文
中高度评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
二、展示自学提纲
‚(二)请你再次浏览课文,找出文中作者高度评价梁启超先生的一句话。自学检测: 有
‛ 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追 问:
“ ” “ ” 我们平常说的 热心肠一般是指这个人 心肠好,喜欢帮助别人,也就是乐于助人。 可
“ ” 全篇文章并无一处写到梁先生帮助别人,乐于助人的事,那么在这篇文章中的 热心肠
”如何理解?
(问题提出后,学生一时不能解答。因为这是他们事先未能注意到的。在学生疑惑与好奇
心被激起时要求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去看文章。)
三、展示自学提纲
(三)1、请仔细阅读课文第 5——8 ‘自然段,并结合资料链接部分,说说文章中的 热心
’肠应如何理解?
2 、作者是怎样来描写梁启超先生的个性特点的?自学检测:
1‚‛ 、对于 热心肠理解: 《箜篌引》:也许我们只看到了一个疯狂到堕河而死的男子,而
任公讲这首诗的时候忆起的是那段峥嵘岁月,想到的是自己和如自己一样奋不顾身的革命
者,所以才能演绎得如此精彩。
《桃》、《闻》:可见梁启超先生非常爱国,讲到这想必他联想到的是自己的国家。由南
明王
朝的腐败无能以至被灭亡联想到清王朝的腐朽无能以至灭亡,恨铁不成钢哪,虽已事过境
‚ ‚迁,但在先生的心中仍是耿耿于怀。更为杜甫的喜极而泣而 于 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
‚ ‛ 所以说到梁启超先生的热心肠这里应该是指先生的 炽热的爱国心 板书:炽热的爱国心
【注:对于梁启超先生炽热的爱国心的理解与感悟,教师可以在此环节顺势投影出《少年
中国说》】
2 、怎样描写梁启超先生的个性特点: A‚、例句: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
‛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 ‛ ‚ ‛ —分析:把 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改为手舞足蹈 怎样?(板书:细节描写 表情动作)
从这些细节描写中可以看出梁先生是一个感情真挚、丰富的人。(板书:富有感情)
B‚、例句:梁启超先生在讲《桃花扇》时: 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
‛ ‚ ‛ ‚巾拭泪 ;他讲杜诗时 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 ; 他背诵忽然记不起下文时, 便用手指
‛ ——敲打他的秃头。分析:细节描写 动作、表情。
这几句觉得是指梁先生的真实,把自己的喜怒哀乐真实地表现在人们眼前,不做作,不掩
饰。表现了梁启超先生的真性情即率真。(板书:真性情、率真)
五、教师总结:
摘要:
展开>>
收起<<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一文似浅实深。文章通过一些细节把梁任公先生刻画得活灵活现,但最主要的应是隐含在这细节里面的先生的一腔爱国热情。学生一般会注意到文中的细节,认识到梁启超先生的率真、真性情,但容易忽略文章所隐含的梁先生的爱国精神。因此,教师的作用主要在于引导学生通过文章中的有关细节来揣摩人物的心理,体察任公的爱国情操。平常说到爱国主义,学生总是觉得很空,觉得在这样和平的年代里讲爱国主义似乎离自己很远。而这篇课文其实就是对学生一次很好的人文教育,而且这种教育不是说教式,它是切切实实能打动学生内心的,通过语言文字来感染学生教育学生影响学生。因此,教学设计中教师既要抓...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
VIP免费2025-02-06 999+
作者:shokzz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40.0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