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通用3篇)
免费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通用 3篇)
社会 合治理工作制度 篇综1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 xx 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两个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为
目标,以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
“ ” “ ”本,以 三创 工作为载体,坚持 谁主管,谁负责 ,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坚
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本倾斜,在基层建立起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机构。真正做到层层
有人领导、层层有人办事,层层真抓实干。
2.工作方针
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与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综合使用政治的、行政的、
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各种手段,打击改造犯罪。教育感化,挽救失足者,
预防、控制和减少违法犯罪,建立良好、稳定的社会秩序。保障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顺
利进行。保护人们安居乐业,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3.主要目标
社会稳定,重大恶性案件和多发性案件得到控制并逐步有所下降,社会丑恶现象大大
减少。治安混乱的地区和单位的面貌彻底改观,治安秩序好,群众有安全感。
4.基本任务
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各部门协调一致,齐抓共管,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适用政治的、经济的、行政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多种手段。政治社会治安,打
击犯罪和预防犯罪,保障社会稳定,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创造良好的社会环
境。
5.工作要求
5.1 党委和政府都要把综合治理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健全社会治安综合的领导机构和
办事机构定期研究部署工作。
5.2 “ ”各部门、各单位齐抓共管,形成 谁主管,谁负责 的局面。
5.3 各项工作落实到城乡基层单位,群防群治形成网络,广大群众法制观念普片增强
敢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6.工作范围
主要包括打击、防范、教育、管理、建设、改造六个方面。打击是综合治理的首要环
节,是落实综合治理其他措施的前途条件;加强防范工作是减少各种犯罪活动和维护社会
治安秩序的积极措施;加强教育,特别是加强对青少年的教育,这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
性措施;加强各方面的行政管理工作,是堵塞犯罪空隙,减少社会治安问题,建立良好社
会秩序的重要手段;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和制度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改造工作是教育
人,挽救人,防止重新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六个方面的工作环环紧扣,相辅相成,缺一
不可,不能有所偏废。
7.领导责任制
是指把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确保一方平安,作为各级党委、政府和各部门党
政领导干部的任期目标之一,并同党政领导干部的政绩考核、晋级和奖惩直接挂钩的考核
奖惩制度。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的党政一把手是综合治理工作第一责任人,党委分管
综合治理工作的副职是第二责任人,党委专管和政府(行政)分管综合治理主要责任人。
8.维护社会政治稳定工作四项制度
“ ”一是各级党委都要成立 确保社会政治稳定工作小组,建立党委直接领导下具体抓稳
定的工作制度;二是各级党委都要建立例会制度,每月由书记主持分析一次社情、民意、
敌情,排查不稳定因素,研究制定对策;三是要建立重点地区派工作组的制度,对问题突
出的单位、地区要组织精干的工作组,驻进该单位或地区帮组工作,把治穷、治乱、治愚
结合起来,力求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四是建立热点问题部门负责制。
9.重点治理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在调查研究的基层上,排查出秩序混乱,治安问题较多的地
区、街道、乡镇村落和单位,集中力量进行重点整顿治理务使这些地方尽快改变面貌,它
是迅速改变局部地区治安面貌的最有效的方法。
10.“ ”黄牌警告 制度
10.1 实行对象
实行黄牌警告是指社会治安治理领导机构对所属地区部门、单位因对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工作不重视、措施不落实,导致治安状况不好或出现重大社会治安问题,但未达到应实
行一票否决的程度实行警告。黄牌警告的对象包括区、县(市)、乡、镇、街道、机关、团
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
10.2 行使的权限
一是区、县(市)和市直部门、单位及中央和省驻辖区那的处级以上单位由市社会治安
综合治理委员会行使警告权。
二是乡(镇、街道)和区、县(市)、直属部门,单位及省、市驻区内的科级以下单位,
由区、县(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行使警告权。
10.3 实施程序
可以按年度进行,也可以根据情况及时进行。黄牌警告不是实行一票否决的必经程
序。属区、县(市)、行使警告权限内的,后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备案,由市社会治
安综合治理委员会行使警告权,由区、县(市)上报警告材料,共同核实,市社会治安综合
治理委员会对其实行警告。实行黄牌警告的形式:按警告权限,由有警告权的机构按发文
程序发文进行警告、同时视情况在省、市级报刊、电台、电视台予以公布,被实行黄牌警
告的部 位在限期内整改措施不 必 持 行一票否决。门单 办 须坚 实
11.属地管理原则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由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
“ ”构组织实施,各部门各单位各负其责,实行 条块结合,以块为主 的属地管理原则。各级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对辖区内的所有机关、团体、学校、企业事业单位和村(居)委
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有协调指导权,监督检查权,表彰批评权和对主管领导以及治
安责任人的党纪、政纪处分建议权。街道综合委对辖区的驻区各部门,各单位有评先晋级
一票否决的建议权;区综治委有评先晋级一票否决的决定权,其办会有建议权。
12.一票否决权制度
其目的是建立一种奖惩结合、奖罚分明的激励和制约机制,以调动社会各方面力量维
护社会治安的积极性,督促后进单位和个人改进工作,其正形成齐抓共管的局面,对没有
达到当地或上级主管部门规定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目标或有下列情形之一予以否决:
12.1 因领导不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构不健全,造成本地区或本单位治安秩序严
重混乱的;
12.2 对不安定因素或内部矛盾不及时化解、处置不力,以致发生集体上访、非法游行
聚众闹事、停产、停工、停课等问题或造成严重后果,危害社会稳定的;
12.3 因主管领导、治安责任人工作不负责人,发生特大案件或者恶性事故,造成严重
损失或恶劣影响的;
12.4 因管理不善,防范措施不落实。发生刑事案件或治安灾害事故,使国家、集体财
产遭受损失,又不认真查处,改进工作的;
12.5 存在发生治安问题的重大隐患,经上级主管部门有关部门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机
构提出警告司法建议、检察建议、整改建议、限期改进,而无有效改进措施和明显效果
的;
12.6 因教育管理工作不力,本单位职工中违法犯罪情况比较严重的;
12.7 发生刑事案件或重大治安问题,有意隐瞒不报或作虚假报告的;
12.8 省、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机构认为其他需要予以否决的。
13.谁主管谁负责原则
是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核心。要求各部门各单位根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任务,
要求和工作范围、结合本身业务,主动找准自己的位置,明确职责,加强内部人员的思想
“ ”教育和安全防范工作,切实做到 管理自己的人,看好自己的门,办好自己的事 。认真抓
好该项工作,防止因本身业务工作偏差而对社会治安造成消极影响、主动承担起减少犯
罪,维护社会治安和社会稳定的整体责任。一旦发生问题要酌情追究有关领导者的责任。
标签: #工作
摘要:
展开>>
收起<<
社会综合治理工作制度(通用3篇)社会合治理工作制度篇综1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xx大精神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两个决定,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以实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为龙头,坚持打防并举,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三创工作为载体,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实践相结合,坚持人力、物力、财力向基本倾斜,在基层建立起维护社会治安的工作机构。真正做到层层有人领导、层层有人办事,层层真抓实干。 2.工作方针 全党动员,全民动手,与社会参与,齐抓共管社会治安,综合使用政治的、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文化的、教育的等各种手段,打击改造犯罪。教育感化,挽救失足者,预防...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3
分类:企业文化
价格:免费
属性:6 页
大小:42.4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