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街亭》读后感:孔明斩马谡谈起_孔明挥泪斩马谡读后感

免费
《失街亭》读后感:孔明斩马谡谈起
浙江陈水松
读了《失街亭》之后,人们都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所感动。古往今来,人们也都交口赞
誉他那种执法如山的精神。诚然,这种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值得颂扬的。但是,我不禁
“ ” “要问:素以深谋远虑、谨慎小心著称的诸葛亮,既然已经知道街亭 干系甚重 ,对手 非
” “ ”等闲之辈 ,却为什么又偏让这个 言过其实,不可大用 的马谡去守呢?
“ ”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马谡同他长期共事, 义同兄弟 ,再说这马谡又慷慨陈词,
“ ” “ ”又 愿立军令状 ,当场撇不下面子,只好违心 从之 了。
在这个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之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
“ ”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 必然放他过去 ,但也经关羽一番慷慨陈词立了军令状之后,
“ ”也就 留这人情 ,让他带兵拦守了,结果,关羽果然让曹操逃之天天。
“ ”假如,当初诸葛亮不留 人情 ,而是派其他可靠的将领去挡守华容,那么,可能曹操会被
擒捉;又假如从那次吸取教训,这一次秉公办事,不管马谡怎样拍胸脯、下保证,不合适
就不用,那么就有可能避免失街亭的悲剧。而事实恰恰相反,诸葛亮并未从第一次失策中
“ ”吸取教训,而是在重蹈覆辙之后,才 深恨已之不明 ,流泪斩了马谡。可是,这时只能是
“ ”明军法而已了,对 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出师表》)的大业,又有什么作用呢 7
可见,与其执法如山在后,还不如任人唯贤在前!
敬爱的周总理在这一方面可作我们的楷模。他在处理葛洲坝水电站设计方案时,就是这样
的。1971 年,周总理经过调查,及时发现工程建设中的问题,当机立断决定:主体工程暂
“ ……停,修改设计方案。他严肃地说: 长江出了乱子,不是一个人的事 是整个国家、整
”个党的事。 (1984 年2月28 日《报刊文摘》)当周总理得知工程的各级指挥长官是各
“ ”级军区司令 后,就毫不留情地把他们撤换了,接着调集精通业务的专家,成立技术委员
会。方案几经专家的推敲修改,终于战胜了1981 年百年不遇的洪灾(1981 年6月《文汇
·中国的新长城》)。假如周总理徇私情,照顾这些大司令员的面子,仍然让他们指挥,
“ ”等到葛洲坝决了堤,再去 执法 ,又有什么用呢?
由此我想起了我国现阶段的体制改革。领导同志也应从中得到启示:用人办事决不能徇私
情、碍面子。不能因六亲九眷再三请求,知心朋友慷慨陈词,就顾面子而不顾事业违心用
“ ” “人。我们只能拿 德才兼备 的尺子去量人、选人、用人。特别是那些与街亭一样 干系甚
” “ ” “ ”重 的部门,更应如此。否则,待到演出空城计 ,再 斩马谡 ,就悔之晚矣!
作者从人们读《失街亭》的感受和看法写起,深入分析诸葛亮出差错的原因,再正面论述
不留人情会出现的结果学得,出结论:与其执法如山在后不如任人唯贤在前再联想到周总
理不徇私情任人唯·贤制改革领导人用人办事决不能徇私情碍于面子,应拿德才兼备的尺
子去量人、选人、用人,点出写作目的。条理清晰,针对性强。
标签: #读后感
摘要:
展开>>
收起<<
《失街亭》读后感:孔明斩马谡谈起浙江陈水松读了《失街亭》之后,人们都会被诸葛亮挥泪斩马谡所感动。古往今来,人们也都交口赞誉他那种执法如山的精神。诚然,这种精神是应该值得肯定、值得颂扬的。但是,我不禁“”“要问:素以深谋远虑、谨慎小心著称的诸葛亮,既然已经知道街亭干系甚重,对手非”“”等闲之辈,却为什么又偏让这个言过其实,不可大用的马谡去守呢?“”我认为其中的原因有两个:马谡同他长期共事,义同兄弟,再说这马谡又慷慨陈词,“”“”又愿立军令状,当场撇不下面子,只好违心从之了。在这个问题上出差错,诸葛亮并非第一次。赤壁大战之后,他明知关羽与曹操有知遇之“”恩,曹操若经华容道,关羽必然放他过去,但也经...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3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1 页
大小:37.8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