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

免费
[摘要]《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
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
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
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
《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优秀 10 篇)。
《始得西山宴游 》教案 篇一记 设计
教学目的
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
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
3“”“”、了解 为 、 穷 的不同用法。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
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
渠记》《石涧记》《小石城山记》。
柳宗元(73-819) “ ”,字子厚,唐代河东(今山西省永济)人,人称 柳河东 。晚年贬为柳州
“ ”(今广西柳州)刺史,故又称 柳柳州 。他是唐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与韩愈同为当
“ ”时古文运动的领袖,同是 唐宋八大家 之一。贞元九年(793),柳宗元进士及第。公元 805
年,他参加了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升任礼部员外郎,积极从事政治、经济、军事等
方面的改革。但为时不久,就在其政敌联合反击下而失败,受到残酷迫害,先是被贬为永
州(今湖南省零陵县)司马;十年之后,又改任为柳州刺史。
柳宗元在中唐的文坛上与韩愈齐名。他能诗善文,成就很高。他的散文包括论说、寓言、
杂文和游记等类,文笔犀利,含义深刻,形象生动,气势奔放。就游记而言,他是唐代一
位集大成的刻画山水的能手。一方面,他通过自己敏锐的观察,深入的体会,运用简洁概
括、鲜明生动的语言,精细而准确地把那些易于被人忽视和遗忘的自然景色画图般地再现
出来给读者一种亲临其境的真切之感;另一方面,他在描写山水木石、鸟兽虫鱼的声色动
静时,往往将自己横遭贬谪、饱受压抑的境况渗透在里面,达到情景交融的地步,从而曲
折地反映了中唐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作品收入《柳河东集》。
他写的游记不仅文笔简洁,描摹生动真切,富有诗情画意,而且处处渗透着作者的思想感
情,寄托着对生活遭际的感慨和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
的第一篇,作者寄情山水,写偶识西山的欣喜,写西山形势的高峻,写宴饮之乐,写与自
然的融合,表露自己的傲世情怀。
二、解题。
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后,一十年内到处搜奇觅胜,写出一系列刻划入微又托意深远的山
水游记。其中最著名的是《永州八记》。《始得西山宴游记》是《永州八记》的第一篇,
起着开宗明义、领带各篇的作用。
“”记 ,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并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
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山水游记是柳文中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它继承了《水经注》的传统而有所发展,不仅用
凝练的文笔、精华的语言描绘南国美好风物,并且把自己的思想感情、不幸遭遇、怨愤抑
郁的心情融注其间,文笔或峭拔、峻洁,或清邃奇丽,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独特地位。
三、课文落实
朗读课文,注意不读错音。读好句子的节奏、重音。要读得流畅,读出感情。
疏通全文大意。
①同桌合作,参照工具书及课下注释疏通全文大意。
② ③ ④圈画疑难词句,并质疑。 集体解疑,教师点拨。复述主要内容。
四、词语小结
(1)古今异义。
而未始知西山这怪特 古义 未尝 今义 没开始
攒蹙累积 古义重叠、积压今义积累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 古义这样以后 今义 转折连词
游于是乎始 古义从此,从这时 今义 递进连词
醉则更相枕以卧古义 更换交替 今义 更加
到则披草而坐古义 拨 今义 覆盖在肩背上。
颓然就醉古义 接近今义就是
然后知吾向之末始游 古义从前今义 朝
故为之文以志古义记 今义 志气、志向
是岁元和四年也古义代词,这 今义 判断动词
(2)一词多义
始指异之:称奇
以为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 独特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特别
然后知是山之特立: 超出一般
余自为像人:成为
故为之文以志: 为(表目的)
(3)通假字:
“ ”僇,通 戮 ,这里是遭贬调的意思。
“ ”趣,通趋,往。意有所极,梦亦同趣。
五、问题探讨
1“ ”、作者为什么说 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
“ ”作者游奇山异水是想聊以忘忧,文章开头即写明自己不幸的遭遇和贬谪南荒后恒惴栗 郁
“ ” “闷痛苦不堪的心情,因此幽泉怪石,无远不到 ,以至凡是州之山有异态者,皆我有
”也。虽然他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却没有给他带来特殊的感觉,没有感到此山
“ ” “ ” “ ”此水有何 怪特 之处。然而当作者 坐法华西亭,望西山 时, 数州之土壤 尽收眼底,方
觉西山是任何地方都无法相比的,渐渐地作者不知不觉与天地万物融为一体,深切体会到
天人合一的至理。因此作者认为西山之游才是真正游览山、水的开始,以往的游览算不上
“ ” “ ” “ ”真正的游览。文题始得 恰好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结构全文。
2、作者怎样叙西山之游?
本文中心内容是记叙西山之游,但作者开篇却从他处着墨,先写以前永州异山秀水的游
览,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不同于以往。作者首先是被那登高所见的博大景
观而震惊,千里之间的高山深谷如土堆、洞穴,尽收眼底,浮云萦绕群山,与天空连成一
体,此时作者才真正感受到与自然同呼吸,与天地同游的快慰。从高峻的西山中作者感受
“ ”到卓尔不群的人格之美,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 ,作者终于找到了自己的知音,他仿佛
与西山心心相印,自己志高品峻的情操恰恰在西山那高峻峭拔之貌中得以体现。作者在这
物我交融之中得到了解脱与审美享受,以至醉不思归。
3、文中两次写满酌而醉,作用有何不同?
“第一次出现是往日游览时,作者都会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
”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 这短促紧凑的语句反映了作者单调乏味的生活
及苦闷抑郁的内心感受。虽然他想在游览山水中得以解脱,但酒醉之后依然如故。而西山
之游却使作者感到从未有过的快慰,不只是美酒醉人,更是这高峻峭拔的西山使其感受到
物我相融醉而忘归,心中的欢喜怡悦不言而喻。前后对比更突出西山之游给作者带来的独
特感受。
4、作者怎样用比照映衬来写西山之景的?
摘要:
展开>>
收起<<
[摘要]《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精品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作为一名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借助教案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该页是编辑帮大伙儿整理的《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设计(优秀10篇)。《始得西山宴游》教案篇一记设计教学目的1、学习本文在比照与映衬中写景的特点。2、体会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的艺术特色。3“”“”、了解为、穷的不同用法。教学过程一、作者简介。柳宗元的山水游记对后世游记散文的发展有重大影响,《永州八记》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即《始得西山宴游记》《钴鉧潭记》《钴鉧潭西小丘记》...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
VIP免费2025-02-11 999+
作者:Jazy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29 页
大小:62.3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