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激励教育与管理

免费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激励教育与管理
摘 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 促进学生全面成才, 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 是班
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和致力解决的问题, 本文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了对学生
实施有效激励的五种方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班级文化激励。
关键词: 激励凝聚力 班级管理
激励, 指的是激发、鼓励。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 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的动
力, 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借助人永不满足的心理, 利用各种诱因激
发动机, “促使人的行为朝着既定目标努力。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 管
”理深处是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 是班
主任工作中应努力探索研究的重要问题。在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 总结归纳了几种对学生
实施有效激励的方法。
一、目标激励
在班级管理中, 班级目标明确、具体、切合实际, 能更有效地激励班集体。若能让学生亲
自参与班级目标的确定, 班级士气会更高。
例如: 我曾中途接手一个同年级成绩、卫生、纪律等方面的落后班, 在班级活动课上, 我
把班级的优势、劣势及在整个年级中的形势作了分析, 然后由全班学生一起讨论制定班级
目标: 先以卫生、纪律工作为切入点, 卫生方面在一个月内赶上中等班级, 三个月内争取
名列前茅。在全班学生努力下, 两个月后, 班级很快评上了文明班级。卫生方面取得的成
绩激发了学生的自信心, 在争创文明班级的过程中, 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了, 班级的凝
聚力更强了, 班级开始走上良性发展轨道。
让全班学生一起制定一个明确、具体、切合实际的目标, 这个目标会使学生受到激励, 促
使学生的行为朝着有助于目标实现的方向发展。
二、奖惩激励
奖励是强化激励理论中的正强化, 对于学生的积极行为, 如上 真、拾金不昧、帮助同课认
学、在运动会上为班集体做出贡献等给予表扬、奖励等激励, 使这些行为得到巩固和加
强。另一方面, 对于学生迟到、违纪等行为, 给予批评、写自我认识短文等惩罚。通过惩
罚, 对学生的违纪行为进行否定, 借以消除此种行为重复发生的可能性。
在实施奖惩激励时, 应注意以下方面:
1.以正强化为主, 适当运用惩罚
一般而言, 表扬可使人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 使人受到鼓舞, 而批评会引起忧虑甚至
对抗情绪。因此, 在班级管理中应坚持表扬和批评相结合, 以表扬为主, 适当运用惩罚的
原则, 同时, 应明确不得体罚与变相体罚。
2.奖惩要客观、准确、及时
无论是正强化还是惩罚, 都要根据学生的行为和具体情况客观地加以分析, 准确地采取奖
惩措施, 无论是奖励, 还是惩罚, 都不能过度。如果学生属故意捣乱或屡教不改, 可适当
从重处罚。另外, 强化措施要及时, 不能等班里的同学都淡忘了, “ ”再来 秋后算账 , 或到
群情激奋时才处理。
3.强化措施要因人而异, 形式多样
运用奖惩要根据不同学生的心理特点, 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学生爱面子, 口头表扬效果
不错; 有的学生自尊心特别强, 当面批评受不了; 有的学生一定要狠狠批评, 否则, 有如
温吞水烫猪, 根本没有效果。只有因人而异, 采用不同的方式, 才能收到较好的强化激励
的效果。
三、情感激励
根据 斯洛的需要 次理马 层 论, 人的需要分为五大层次: 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交的
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比起物质需求, 学生在心理上渴望自尊、友谊、归
属感、获得他人认可、赢得他人尊敬的需要更强烈。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学生的情
感需要, 尊重学生, 与学生进行平等交流。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情感激励:
1.在班里设置师生交流信箱
班主任一般都有教学任务或其他工作, 不可能时时和学生在一起。在班里设置信箱, 班里
的每个学生都可以随时把自己的想法、建议、问题以书信的形式投进信箱。班主任看完信
后, 就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处理, 给予学生及时的引导和关怀。
2.每月送学生一段评语
一般情况下, 班主任每学期结束时才给学生写一段评语, 既是对学生的阶段性评价, 又是
和学生家长交流的一种方式。我觉得一学期写一次评语的周期太长, 不利于青年学生的成
长。每个月根据每个学生情况写一段评语, 就像给学生提供了一面自我认识的镜子, 学生
可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缺点, 通过反复阅读、仔细琢磨月度评语, 不断受到启迪和激励, 从
而维持其兴奋、积极的心态, 投入学习, 参与班级活动。要发挥评语的激励功能, 应讲究
评语个性化, 避免模式化, 切忌千人一面, 并以肯定学生的优点和进步为主。
四、竞赛激励
学生一般都有争强好胜的特点, 班主任通过组织各种有益的竞赛活动, 塑造一种外在的压
力氛围, 激发、鼓励学生积极进取、努力上进, 培养学生的竞赛意识、集体观念。如班主
任通过开展演讲竞赛、专业技能竞赛、宿舍卫生竞赛在班级中形成积极上进的竞争氛围,
激励学生你追我赶, 促进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
在实施竞赛激励时, 应注意以下几点:
1.要有正确的指 思想和目的导
我们不能为竞赛而搞竞赛, 组织每一次的竞赛都要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和正确的目的。竞赛
要 学生 一步 展提供契机给进发 , 注入一种动力, 鼓励学生学先进、争先进、赶先进、超先
进。
2.要把 和 比 合起来竞赛 评 结
只竞赛不评比, 竞赛终究会失去激励作用。应把竞赛和评比结合起来, 由教师和学生代表
共同担任评委, 评出前几名并给予精神或物质奖励。
3.要引 学生 立正确的导 树 竞赛观
在竞赛中应提倡实事求是, 不得弄虚作假; 提倡互相协作和集体奋斗精神。
五、班级文化激励
班级文化是一个班级的灵魂。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可以让一个班级的同学感到心情愉快,
积极向上, 产生战斗力。班主任通过创建班级文化来激励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对班
级的归属感、责任感、自豪感。当然, 创建积极良好的班级文化不是短时期能完成的, 它
是一个 期工程长, 需要在实践中形成并逐渐完善, 需要班主任以及全体同学共同努力。我
认为,在创建班级文化过程中注重通过以下方面对学生进行激励。
1.通过班级公众形象的建立进行激励
在开大会、升旗、做操等集会中, 要求学生做到快速、有序, 并要求学生统一着装, 塑造
一个时间观、纪律观、规则意识强的班集体形象。在集会中, 要求学生保持安静、 究文讲
明举止, 塑造一个讲礼仪、有涵养的班集体。一旦建立了良好的公众形象, 会激励学生对
自己提出更高要求, 力争更好。
2.通过营造民主平等的班级氛围进行激励
让全班同学一起参与班级事务的管理与讨论, 班里的事学生做主, 让每个学生在班里有事
可做, 有事可管, 从领水、出黑板报、交作业、讲台卫生、包干区等都有专人负责, 班主
任发挥的是引路、指导、建议的作用。这种让学生参与管理, 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 能激
励学生对班级产生更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教师激励学生,这是学校教育激励机制的一贯方法。然而,激励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双方活
动的矛盾的统一过程,这个过程既有教师的诱发和引导,又有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和接
受,双方都有其主观能动性。其中更重要的是教师通过激励引导学生的自主意识。所谓自
主意识,即变被动为主动,让学生对自身的主体地位、主体能力和主体价值产生一种自觉
意识,是作为主体的学生自主性和能动性的观念表现。当这种观念支配他们的行动时,就
使行为有了自觉性。教师要善于引发学生的自主意识,教给他们正确的思维方法,提高学
生的思想认识,促进学生的品德和心理素质的不断完善,使他们不断追求新的目标,对工
作和学习保持向上的热情。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作为班主任,采用多种激励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使
班级管理能按着所预期的目标发展,使所教班级成为一个团结奋进、蓬勃向上的集体。
摘要:
展开>>
收起<<
在班级管理中实施有效激励教育与管理摘要: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促进学生全面成才,增强班集体的凝聚力,是班主任工作中不断探索和致力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班级管理工作实践,总结归纳了对学生实施有效激励的五种方法:目标激励、奖惩激励、情感激励、竞赛激励、班级文化激励。关键词:激励凝聚力班级管理激励,指的是激发、鼓励。在心理学上指的是激发人的动机,鼓励人充分发挥内在的动力,朝着所期望的目标采取行动的心理过程。它借助人永不满足的心理,利用各种诱因激发动机,“促使人的行为朝着既定目标努力。美国管理心理学家雷尔森和斯坦尼尔认为管”理深处是激励。在班级管理中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发挥学生的潜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0.1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