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精选8篇)

免费
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精选 8篇)
二年 数学期末 量分析 告 篇级 质 报 1
一、试卷的特点
京口区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以下简称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
难。它握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命脉,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
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这一
点,我们可以从各家的试卷分析表中可以感受得到:满分的孩子还是占了相当的份额。但
是,我们也不难看出满分的人数还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下限的孩子也还是存在的,这
说明,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题目
有了一定的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
这张试卷含盖了我们二年级所学的所有知识,重点突出,难点也比较分明。就知识点
而言,它在不同的题型中都体现了计算、比大小、找规律、认识方位、认识图形和统计
等。就计算而言,出卷者的意图就是想以平时的练习为基础,检验学生应用乘法口诀计算
以及利用乘法口诀求商的能力,适当的穿插了乘加、乘减的运用,同时也不忘记检验一下
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解决实际问题的最后一道题,出卷者安排了一道与统计相结合的
一题多解的综合性题目。既可以用乘加的方法,也可以用乘减的方法,还可以用连加的方
法,总之学生可以运用自己的知识进行融会贯通。选择权交给了孩子,这也是这张试卷在
出卷 的一个重要的意 。时 图
二、试卷的题型
这张试卷的题目类型属于常规型试卷,共分为六大项:直接写出得数、用竖式计算、
填空、判断、画图和解决问题。这些题型是传统中有突破。其中,第四大项判断试卷并没
有出现判断的字样,我们在平时的练习中学生也很少接触到这样的一种类型,但是,在后
面的年级中这样的一种题型又是学生必须要接触到的。因此在这张试卷中出卷者采用了学
“√” “生能够理解的语言进行了描述:下面的题,对的在后面的里打 ,错的打x”。这样的
语言也同样渗透了判断的意图。第五大项虽然只有4分,但是内容却很丰富,要求学生先
要用尺量一量,考察了会不会用尺、看尺上刻度的能力,又考察了画线段的能力,同时还
考察了学生是不是能 真 的能力。下面,我 来逐 和大家分析。认审题 们 项
(一)直接写出得数。
可以说,这部分内容中都是基础题型。在大家的试卷分析来看 18÷98 这道题目错误
率比较高,看来还不能将原因归结于粗心,实际上就是口诀不熟悉造成的错误,而这种错
误是可以避免的,这就告诉我们乘法口诀一定要人人过关。
(二)用竖式计算。
这部分内容兼顾到了二年级以来所学的所有运算。从整体来看,学生已经掌握用竖式
计算的方法,出卷者的意图也就达到了。但是也有少部分学生受到加、减、乘法的影响,
把72÷9 的除号也写到了左下角的位置下了。对于这样的学生我们在课堂的教学中要多加
关心。
(三)填空。
这部分可以说是常规题目,它包括的内容是整张试卷中知识点最多的部分,也是学生
最容易丢分的部分。填空部分包括 7小题,其中第 2、3、5、6题都是考察学生的基础概
念,包括时分秒、认识米和厘米、认识方位以及可能性等知识的应用。在填空知识
里,2、4、6、7题的错误率比较高。第 2题错在第一幅图,印刷得大了些,所以有学生就
认为长4米,实际上,以后的考卷也会进行一系列的改革,除了图以外,会在文字前注明
是什么物品,我想那样的话,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来进行物品长短的判断,错误率会
减少一些。第 6题有学生方位还是不太清楚,下册的教材中依旧安排了认识方向,要求学
生要用八个方位词来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因此在教学新知识之前,东南西北的概念还是
要学生扎实的掌握的。至于找规律的题目,我想在平时的训练中多多加以这种题目类型的
训练,也就不难了。
“√” “(四)下面的题,对的在后面的里打 ,错的打x”。
这个题目的意图,我在上面的试卷特点中已经加以陈述,在这就不赘言了。
(五)填一填,量一量,画一画。
对于这样的题目,要教会学生审题的能力。知道题目要我们做什么?看清楚题目的意
思之后再结合自己已有的知识答题。题目分量不大,但对能力的考察却用心良苦。
(六)解决实际问题。
题目图文并茂,但也能看出逐渐向文字过渡的特点。第 2题更是注重了比较,将学生
作业中容易出现错误的乘法和加法的`计算罗列出来,进一步明确乘法是相同加数的和的
简便运算。而加法就是两个数合并起来的一种运算。让学生在比较中清晰加法和乘法的含
义。第 3题给出标有价钱的商品,同样考察学生的审题能力,题目提出:买1枝钢笔的钱
可以买几副三角板?那么学生在解答的时候就必须先找到 1枝钢笔的价格,还要找到一副
三角尺的价钱这两个条件全找到了才可以进行解答。第 4题是与统计相结合的一道一题多
解的开放题。第 3小题的列式受到下面所给格式的限制,横着看可以列式成
8+5+5=18、8+52=18(52+8=18)、83-6=18 这样的 3种,竖着看可以列式成35+3=18 这样
的四种算式。如果没有格式的限制,我想还有一种就是通过移多补少的方法得到的
36=18,那 ,学生的思考空 就多多了。样间
三、教学建议
1.关注后 生的状况进
试卷从总体上讲是不复杂,但每个学校都有处于后置状态的学生,有的可能只有六十
几分。这是值得我们教师在课堂上关注的孩子,先分析一下原因,然后找准因材施教的良
方,尽量在课堂的40 分钟时间内给他们以最多的关注。
2.注重教学的细微之处
从考 的整体状况来看,我 在平 的教学中 要注重学生的 能力、 能力的试 们 时 还 审题绘图
培养以及一题多解能力的培养。不能让我们的孩子学得太死,过于僵化。教师在教学的过
程中也要借鉴一些练习题的形式自己创新一些题目。让学生会举一反三。
3.注重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
在的考 和教学都开始走向生活化。因此,在平 的教学中多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现 试 时 联
系,让孩子们感受到生活中其实离不开数学,数学也是从生活中提炼出来的。
二年 数学期末 量分析 告 篇级 质 报 2
本次考试成绩已出来,我班的数学最高分是 99 分,平均分是 80.4 分,及格率 100%,
优秀率 85%。下面是我对本次二年级数学期中试卷做一下分析:
一、试题整体情况:
本次期中考试试卷从总体来看抓住了重点、难点。试卷主要是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掌
握和应用情况,它以教材为主要依据,考题紧扣二年级上册数学所学的第一、二、三、
四、五 元的所学知 ,考 有 用乘法口 算,用乘法解决身 的 。能力上考单识 题 应 诀计 边问题 查
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
三、试题分析;
此次期中考卷共有七大题:
第一、二、三、四大 是填空 ,共有题 题 11 道小题。都是基础知识,主要是考查学生
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这部分学生丢分比较多,其原因是对概念理解的不准确,对乘法
的意义,理解的不透,还用对以前所学的旧知识淡忘了,也有马虎现象。
第五大 是列式 算。题 计
这题丢分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刚学乘法,对乘法的意义掌握得不好,所以列式出现错
误。
第六大 是 算题计题
有在括号里填大于号、小于号、或等号、竖式计算、丢分的原因是口诀不熟练,笔算
时马虎、写错数字、计算不准确等。第七大题是解决问题同样这道题也是对乘法的意义不
理解,有些题列式出现错误,也有审题不认真,对题意不理解而丢分。不足之处:
1“ ” “ ”、缺乏良好的读题、审题习惯,没有弄清题意就盲目答题, 四顶理解成四元,
乘法做成了加法。学生学得太死,对所学知识不能灵活运用。
2“ ”、本次试卷中的 解决问题 的题型难度并不大,但个别学生分析能力差,出现的错
误较多。
3、大部分学生没有养成检查的良好习惯,因此,卷子上原本可以找回的失分都没有
找回来。
标签: #学期
摘要:
展开>>
收起<<
二年级数学期末质量分析报告(精选8篇)二年数学期末量分析告篇级质报1 一、试卷的特点 京口区小学数学二年级(上册)期末试卷(以下简称试卷)从总体来看,试卷并不难。它握住了新课程改革的精神命脉,以教材为主要依据,在紧扣教材的基础上进行适当拓展,让孩子在考试的过程中将知识又经历了一次循序渐进的学习和梳理的过程。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各家的试卷分析表中可以感受得到:满分的孩子还是占了相当的份额。但是,我们也不难看出满分的人数还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多,下限的孩子也还是存在的,这说明,这份试卷还是注重了出卷的比重,既考虑到了大多数孩子,也照顾到了两头。题目有了一定的拔高,这本身也是符合知识规律的。 这张...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2 页
大小:49.4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