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5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48.56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 5篇)
数学 量分析 告 篇质 报 1
一、试卷分析
1“”“”“”、今年的数学试卷在平稳过渡的同时,凸显 新 和 变 , 稳 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
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易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
“ ” “ ” “ ”规定。 新 与 变 主要表现在规避命题的 模式化 以及试题设计上。如理 9以四个数关于
乘法运算构成的循环群为背景,以复数、集合、方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学习潜能;文
20 Ⅱ( )、理 18 Ⅱ( )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几何概型;理 20 以三次函数为背景考查学
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2、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
内的应用,如文 10、文 12、文 20、文 22、理 8、理 9、理 18、理 20 等题都突出对相关数
学知识的本质含义的考查,又考查了数学知识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文 9、文 21、
理13、理 19 等题取材于学生熟悉的学习、生活实际,具有较好的现实意义。
3、试卷重点考查了支撑高中数学的主干知识,它们在文、理科卷中的占分比例分别
为87、3%和79、3%。试卷将检测考生是否具备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和符号语言之间进
行熟练的转化和思考的能力作为重要的考查目标。如理 19、文 21 取材于考生熟悉的背
“ ” “ ” “ ”景,要求考生能够将 相遇 、 距离最短 、 时间最少 等自然语言转化为直观形象的图形
“ ” “ ” “ ”语言,进而抽象出体现 速度 、 时间 和 距离 之间数量关系的函数方程语言,奠定解决
问题的基础。
此外,试题合理依托知识的交汇,在基本保证考试内容抽样的合理性和典型性的同
时,检测了考生是否具备一个有序的网络化的知识体系。
4、试卷中设计了适量的创新性问题,考查考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如文 12 以
集合、不等式为载体考查考生应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理 10、理 15,
考生需要经历对所给概念或关系进行阅读理解的过程,抓住问题本质后方可利用函数图像
与性质等知识经历推理论证等探究过程;文 16,考生要在观察所提供的三角函数式系数关
系的基础上,经历尝试、归纳、猜想与推证的过程。这些创新性问题的设计都源于中学数
“ ” “ ”学的基础知识, 新 而不怪、 新 而不难。试卷以探究性问题为载体,强调高考对考生学
习方式和学习潜能的关注,力图使得试卷的选拔功能得以全面体现。如文 12、文 16、理 9
以及理 15 关注了推理与证明;文 15 “ ”给出了 凸集 的概念、理 10 “ ”给出了 分渐近线 的概
念,通过学习和理解概念,进而解决相关问题;文 19 Ⅱ( )、文 21 Ⅲ( )、文 22 Ⅱ( )
ⅱ( )、理 17 Ⅱ( )、理 19 Ⅱ( )都设置了探究性问题;理 20 由特殊到一般地解决了三次函
数的有关问题,展示了数学发现的一般过程。
二、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基础题部分学生做的比较好,得分率较高,而对于试卷中的创新题还是有些不适应,
对题目的意思不能完全领会,而导致分数不高。
三、今后教学建议
1、高度重视课本,切实夯实基础
教师要深入研究教材,对教材中的基本概念﹑定理﹑性质以及它们的限制条件等等要
仔细地推敲,帮助学生理解和领悟。在每一模块﹑每一章节的内容结束时,要将各个知识
点,根据其发生的过程和内在联系,通过对知识的分类﹑整合,使之系统化,为学生提供
新的视角。此外对于教材中一些典型的例题﹑习题要注意把它们梳理出来,并将这些例题
“ ”﹑习题进一步提炼,从而延伸出二手结论 ,让学生熟悉这些结论,这对提高他们的解题
速度是大有好处的。
2、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中要把握好教学内容的广度,不盲目拓展教学内容,对要求降低了的内容绝不人
为地拔高,对一些在新体系下并不重要的方法要大胆舍去。
3、提高课堂教学的针对性
努力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在教学中,要充分挖掘教学素材的
教育潜质,把数学中的函数思想﹑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归纳﹑猜想﹑类比﹑特殊与一般
等思想和方法由渗透层面提升到应用的层面,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此外,还要努力
“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审题能力,努力提高学生的答题规范性,让学生做到 懂要会,会
”要对,对要全。
4、把成功带给学生
“数学课堂的教学起点要放低,要充分考虑到学生个体间的差异,正确处理好 面向全
” “ ”体 与 因材施教 的关系,制定好辅优补差的计划,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会到成功的喜
悦,多给学生正向意见,发自内心地关爱学生,让学生体会到老师真诚的关心和帮助,让
爱转化为学习的动力。
数学 量分析 告 篇质 报 2
按照区小教学教研室的安排,我校于 20xx 年6月25 日举行了期末考试。本人所教学
科为二年级数学。现将这次考试的情况分析如下:
一、学生知识能力现状:
这次我们班30 名同学参加考试,总分为,平均分为,及格率为%,优秀率为%。本次
“ ”考试试卷,注重基础,题型多样,涵盖面广,全面考察了 四基四能 。从卷面来看,学生
的字迹比较工整,书写非常认真,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
二、问题成因的分析:
1“ ”、我会填 ,出现错误集中在第5“题买一盒彩笔需花6元,23 元最多能 盒。除法买
”算式是 。学生没有把余数写上而导致丢分。第12 “题9005 的近似数是,7908 的近似数
” “ ”是丢分也比较严重,客观上试题没有明确说明近似数是到 十位级、百位级、千位级 ,
“主观上阅卷时老师给出的答案也只给了保留千位级的9000”,而没有给出另一个答
“案9010”,导致部分学生丢分。
2“ ”、我会辨 ,出现了部分学生在审题方面不认真而导致丢分的现象。如用第2“题棉
”花比石头轻 许多学生光凭已有的经验,而不加思考的想当然作答导致丢分。这是平时的
拓展训练较少所致。在平时教学中,应注意认真审题的训练,争取在不该丢分的地方一分
不 。丢
3“ ”、我会选 ,在第1“题, 计算 77—26+24 ”时,先算 ,学生没有掌握好混合运算的
顺序,加上没有认真审题,丢了不应该丢的分。但从整体上看此题学生答题比较理想,学
生掌握得较好,教师平时应多做,多练。
4“ ”、我是计算小能手。丢分较多的是第1“小题中的 22÷7”,学生只写了商,而没
有写余数。错误的原因在于学生认为横式只写商,不用写余,加之平时训练偏少所致。
5“ ”、我能解决问题 。考察是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出现错误是最后一
“ ”题根据右图提出乘法问题,再解答,学生在看图方面没有问题,关键是没有很好地理
“ ”解 解答的含义:既要列式子,又要答!很多学生只答了,而把式子留在了草稿纸上而导
致失分。
三、今后的改进设想:
结合学生的考试情况,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
(1)加 学生 基 知 的掌握,利用 堂教学及 堂 巩固学生 基 知 的强 对 础 识 课 课 练习 对 础 识
扎实程度。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生活情境,鼓励学生在生动具体的
活动中学习数学,多采取一些游戏式、故事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乐于参与数学学习活动。
(2)加 看 、 的 , 于易混、易 的 , 学生先看,再 ,然后再强对 题 审题训练 对 错题让说
做,反复加强训练,逐渐培养学生认真读题、审题、做题的意识和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 , 学生 造机会,留 学生足 的 和空 学生合习惯给 创 给 够 时间 间让
作交流,更好的发挥合作的潜能,使得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
给他们。
(4)加 后 生的 工作。 次考 我有强 进 辅导 这 试 1名学生有及格,及格率上次是 100%,
现在又倒退到了96、7%,这在提醒我,在学困生的辅导问题上一分钟也不能放松。所以,
上课应该多提问,对一些较容易的问题,总是让他们先回答,下课多辅导,多表扬,少批
评,作业尽量做到当面批阅,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对他们的点滴进步给予及时鼓励,以培
养他们的学习兴趣,树立学习的自信心。
(5)加 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搜集信息、整理信息、 比信息的能力, 学强对 对 让
生多读题、审题、分析数量关系。
(6)培养学生良好的学 ,包括 真 , , 真 的 。习习惯 认 读题 审题认检查 习惯
(7)加 与家 的 系,及 沟通,共同努力,特 是学困生的家 ,要及 取得强长联时 别 长时
联系,知道学生在校与在家的表现,必要时还可以教给家长一些正确的指导孩子的学习方
法。
摘要:
展开>>
收起<<
数学质量分析报告(通用5篇)数学量分析告篇质报1 一、试卷分析 1“”“”“”、今年的数学试卷在平稳过渡的同时,凸显新和变,稳主要表现在试卷的题型结构、赋分比例、难度要求以及试题难易梯度等方面,均严格遵照《考试说明》的相关“”“”“”规定。新与变主要表现在规避命题的模式化以及试题设计上。如理9以四个数关于乘法运算构成的循环群为背景,以复数、集合、方程为载体,考查学生学习潜能;文20Ⅱ()、理18Ⅱ()以空间几何体为载体考查几何概型;理20以三次函数为背景考查学生抽象概括能力、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 2、试卷注重数学的学科本质,关注数学知识的合理应用。既考查了数学知识在学科内的应用,...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