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双拥创建工作的调研
免费
根据马场坪街道要求,近期,我街道组成以产业中心分管领导罗阳部长为组长,相关科室
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马场坪街道的双拥工作开展了调研。期间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
解到马场坪街道双拥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马场坪街道概况
马场坪街道位于黔中腹地,是福泉市两城区之一,地处贵州福泉经开区核心区。辖区国土
总面积 206.5 平方公里,总人口 6.52 万人,街道辖 8村5居,居住有汉、苗、布依等 10
余个民族。辖区内共有复退军人 892 人,其中军队转业干部 16 人,复员军人 22 人,残疾
军人 10 人,烈士遗属 8人,退役士兵 809 人。已享受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贴的有 298 人。
辖区有双拥服务队两支,定期与驻地部队开展活动。在黄丝江边建有复退军人创业示范基
地一个,带动 60 余名复退军人就业,辐射周边鱼酉村、沙坪村、安谷村 200 余名复退军
“ ”人发展产业致富,为复退军人实现 率先脱贫、率先小康 的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近年
来,马场坪街道不断挖掘红色基因,把红色文化的传承作为内生动力,结合时代特点,大
力拓展发扬,不断丰富光大,推动双拥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双拥创建工作的开展情况
(一)提高政治站位,坚定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一是强化学习动员抓落实。
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精神,把精神学习与双拥工作有效融合,以巩固和加强军政军民团结为主旨,持续深
“ ”化 红旗永不倒、感情永不淡、步伐永不停双拥精神,切实动员和组织街道干部职工、辖
“ ”区群众、辖区企业积极参与到双拥工作创建活动中,筑牢 军爱民、民拥军 的坚实基础。
二是转变作风抓落实。以作风教育活动为契机,切实转变双拥工作中党员干部作风问题,
“ ” “形成人人参与、上下连心的双拥 九连冠 创建工作良好氛围。结合 不忘初心、牢记使
”命主题教育,端正态度、积极迎战,切实做好全面接受评估验收的充分准备。
(二)强化组织领导,实现责任压实、信息充实和政策落实。一是健全完善组织架构,确
保工作有阵地、有人员。20xx 年5“月,我街道正式成立退役军人服务站,制定双拥 九连
” “ ”冠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专人全力做好双拥 九连冠 创建工作。同时,在各村(居)
均设立相应办公室及专职人员,强化组织调度,完成双拥工作制度上墙,有力有序推动双
拥工作正常开展。二是搭建精准信息服务平台,实现信息共享、共建。完成街道 856 名复
“ ”退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进行信息采集工作,并按要求完成 光荣牌 悬挂,对 119 “名 两
”参人员身份进行了核查。通过基础数据的采集核查和登记管理,进一步摸清了我街道涉
“ ”军群体的基本情况,为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 九连冠 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三是落实双拥
优抚政策,做到双拥工作有心、有力、有情。1.利用复退军人创业基地,落实复退军人创
业扶持政策。通过黄丝江边复退军人创业基地、双拥文化长廊的建设,示范带动了其他村
组复退军人的创业热情,涌现出一批复退军人的创业项目,如平堡村退役军人帅信发的蔬
菜基地,占地 200 余亩,通过蔬菜种植、稻鱼综合种养等项目,辐射带动农户 90 户致富
增收;黄丝村退役军人刘阳发展的刘阳渔村已成为远近闻名的休闲娱乐好去处,年营业额
达50 万元。从思想上引导退役军人积极创业,实现率先脱贫、率先小康。2.利用救助政
策,切实解决重点优抚对象困难。切实按照实际标准,准时足额发放优抚补助,同时,通
过低保、危改、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多种方式,为重点优抚对象解决生活中的实际困
难。
(三)强化宣传引导,夯实文化基础、群众基础和军地关系基础。一是丰富宣传形式,文
化基础不断夯实。积极广泛开展双拥文化宣传活动,在匝道口及高速路旁设立了两块永久
性双拥宣传高架广告,同时,在各主要居民点张贴宣传标语,利用网络、微信、电子滚动
屏、宣传栏等方式进行双拥宣传,有效营造双拥氛围。在汽车站、火车站、医院等公共服
务场所设立了军人优先的服务标志,彰显了全社会尊崇军人职业的价值取向。二是做到关
心关爱,群众基础不断夯实。利用每年春节、端午、八一等特殊时期,街道均组织相关人
员和辖区群众到驻地部队开展慰问活动;组织退役军人参加就业招聘会及创业现场观摩、
短期疗养、免费体检等系列活动;对辖区内有立功受奖的士兵,均及时送达喜报及慰问
信,并进行广泛宣扬,提升军民高度融合发展。通过长期的双拥活动及宣传,培养出了一
批拥军先进个人,尤其是金山南路社区的李应群,数十年如一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
“ ” “ ”了地方群众对于部队的热爱。从当年的 大姐到现在的 兵妈妈 ,不变的是她与部队官兵
割不断的亲情。三是强化服务管理,军地关系基础不断夯实。按照《福泉市复退军人率先
“ ”脱贫、率先小康行动计划》要求,持续推进两个率先 ,重点在产业、教育、医疗、住
“ ”房、创业就业、生活等 六个方面 做足功夫,并对退役军人贫困群体实施动态管理,坚持
已脱 的 跟踪服 。 持把做好退役 人信 求作 社会 定首要任 ,抓贫继续 务 坚 军 访诉为维护 稳 务 实
退役军人发展和稳定,制定复退军人群体性上访应急预案,积极预防退役军人群体性上访
事件,至今未出现群体性退役军人上访事件。
三、双拥创建开展的实质活动
“ ”(一)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以建军 92 周年为契机,组织辖区退役军人
和群众 900 “ ” “ ”余人参加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了解 时代楷模 张富清先进事
“ ” “ ”迹,学习 战斗英雄 、 人民功臣张富清同志坚守初心、不改本色、深藏功名、淡泊名利
的崇高精神。
“ ”(二)开展 关爱功臣暖人心 重点优抚对象短期疗养活动。通过组织我街道重点优抚对象
开展短期疗养活动(立功授奖军人优先),疗养人员由村(居)推荐,分批次进行,切实
让重点优抚对象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增强荣誉感和自豪感。
“ ”(三)开展 永葆光荣优抚对象免费体检活动。通过建立健全优抚对象健康档案,不断提
高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水平,增强退役军人的荣誉感和幸福感,在全社会营造关爱优抚对象
的良好氛围。
“ ” “(四)创新开展 双拥在我心,军地一家亲走访慰问活动。在 八·”一前夕,马场坪街道
主动深入驻地部队、优抚对象和困难退役军人家中开展走访慰问活动,让驻地部队和优抚
对象真切感受到地方党委、政府的关心和关爱,营造军爱民,民拥军,军民鱼水一家亲的
浓厚氛围。
四、双拥创建工作存在的不足
(一)创建工作合力形成不够
通过走访了解,马场坪街道没有从根本上解决双拥创建工作上热下冷的问题,街道办事处
创建的意志是坚定的,但村(居)在创建工作上还存在认识含糊,无所作为的现象,没有
形成合力争创双拥模范城的局面,双拥创建意识有待增强。
(二)创建工作缺乏经验招数
由于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才成立,工作人员业务不熟悉,经验不足,导致工作推进较缓
慢,因此创建工作仍停留于萌芽状态。加之缺少工作路数,创新意识不浓厚,双拥创建工
作局限于按部就班。
(三)创建工作的精细度不够
从调研的情况看,由于档案、历史、政策等原因,部分退役军人的诉求在街道级层面难以
解决,存在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风险。如,部分退役军人要求参战身份认定、提高参战补
助、伤残鉴定等诉求等。马场坪街道以双拥创建为牵引,坚持问题导向,积极解决退役军
人诉求,听取建议,解决困难,但在具体工作中的精细程度还做得不够,某些工作领域较
为粗糙,工作标准不高,要求不严,落实不到位。
五、双拥创建工作的建议意见
(一)凝聚双拥创建的合力
双拥创建需开展宣传教育,营造浓厚双拥氛围,强化双拥观念,宣传是基础,教育是根
本。近年来,人们受物质利益的影响,容易淡化忧患意识,弱化国防和双拥观念的实际,
必须进一步加强以爱国主义为主旋律的国防和双拥宣传教育,增强创建双拥模范城的责任
感和荣誉感,激励广大的群众的爱国之情,报国之志,提升双拥创建在群众中的知晓度。
(二)打好双拥创建的基础
“ ”双拥创建的基础在基层,以 双拥在基层为有效抓手,把双拥工作的重心向基层延伸,向
优抚对象聚焦,通过向优抚对象办好事,办实事,主动走村入户,听取他们对双拥创建工
“ ”作的意见和建议,查漏补缺,通过解 三难 问题,进一步拉近党委政府与优抚群体的距
离,真正使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关爱,从而夯实双拥创建的基石。
(三)细化双拥创建的内容
我街道将切实按照市级要求和会议安排,坚定做好双拥创建工作,通过以下方面,强化工
作落实,确保全市全面评估验收顺利通过:一是提高思想认识。我街道将严格落实市委五
“ ”次党代会提出誓夺双拥九连冠 的安排部署,将创建工作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对福泉
“ ”市创建第九次 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责任分解清单中的内容再梳理,再完善,明确
时限到点、责任到人、任务到事,确保验收评估顺利通过。二是组织人员开展培训学习,
“ ”不断提升干部队伍业务水平,为创建全国双拥 九连冠 工作打下基础。三是强化信息畅
通,进一步加大与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对接沟通力度,采取有效措施,联防联动,积极预防
集体上访和越级上访风险。
(四)压实双拥创建的责任
双拥创建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政治性、政策性强。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要发挥好
军地桥梁和纽带作用,分解考核细则内容,理清职责任务的内容,提出完成任务的标准和
要求,督查机构要跟进问效,确保创建责任明确。
标签: #工作
摘要:
展开>>
收起<<
根据马场坪街道要求,近期,我街道组成以产业中心分管领导罗阳部长为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调研组,对马场坪街道的双拥工作开展了调研。期间通过实地走访调查,了解到马场坪街道双拥创建工作的实际情况。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一、马场坪街道概况马场坪街道位于黔中腹地,是福泉市两城区之一,地处贵州福泉经开区核心区。辖区国土总面积206.5平方公里,总人口6.52万人,街道辖8村5居,居住有汉、苗、布依等10余个民族。辖区内共有复退军人892人,其中军队转业干部16人,复员军人22人,残疾军人10人,烈士遗属8人,退役士兵809人。已享受优抚对象定期定量补贴的有298人。辖区有双拥服务队两支,定期与驻地部队...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1.0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