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学生对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关于中学生对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不满足于书本
知识,渴望在广阔的阅读空间里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但是,随着社会的
发展,中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阅读的兴趣逐渐由传统的对名著的阅读转向对
网络作品的阅读,名著已然渐渐的离开我们的中学生。
关键字:中学生名著阅读问题策略
正文: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逐渐的在学生的心中占据有利的地位,
而传统的文学正在逐渐的远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受到一些传统的文学教育,已然再难再
在他时间里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名著进行阅读。对于名著阅读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再
不对名著的阅读进行强调,那么明天就可能再不会有人去对我们珍贵的文化遗产进行保
护,那么我们中国传统的文化就可能难以传承下去,因此我们必须对名著阅读的严峻形势
有个清醒的认识。下面我就对我这次做的调查问卷进行分析,概述当前名著阅读存在的问
题和解决策略。
一、阅读存在的问题概述。
1.阅读目的不纯正。
通过我的问卷调查我发现,真正是为了学习知识、开阔自己的视野而进行名著阅读的人只
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绝大多数同学不是为了补充书本知识,已达到应付考试的目的,就
是把名著阅读当作是一种休闲和娱乐的方式,或者具有其他这样那样的原因。或者这样一
种具有某种功利的目的,试想怎么能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用一种平常的态度来对待名
著。读书时为了丰富我们的人生,已达到更为高远的境界,让自己能从那些前辈先贤以及
当代才俊的著述中去寻找人生的真谛,而不是为了单纯的让我们在这个物质至上的社会里
完全的谋求某种物质利益。也许读书人不是圣人,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但是也不能把读
书当作是一种物质利益的跳板,这样我们就永远达不到我们所想要的那种读书境界。古人
“曾说人生有三种境界,用我们古代的是个来阐释就是: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
” “ ” “尽天涯路。 此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
”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三境也。对于这三种境界也有人把之用之为作
学问的三种境界。但是无论是用作人生还是学问,这都要求我们要怀着一种无功利的态度
去生活去做学问,这样才能达到自己的顶峰。
2.阅读倾向产生了偏差。
如果排除其他一些影响人的因素,完全以自己的喜好为出发点,我们可以发现,中学生的
阅读面很广,阅读兴趣丰富多彩,他们很多喜欢科幻、散文随笔、卡通漫画、童话等题材
的书籍,也有一部分学生只把心思放在武侠、言情小说中。特别是最近兴起的网络言情小
“ ”说,更是风靡了校园,把他们迷得团团转。最近还兴起一种 口袋书 ,其中内容大都是些
即粗俗又无聊,甚至是充斥色情与暴力的文字。但是很多学生却认为这些书是一种时髦和
潮流的象征,不知道和不了解这些书就是一种落伍的表现,是时代的淘汰者。相反,而那
些久经考验的名著却犹如昨日黄花,已然不再受到同学们的欢迎。相对于那些简易粗鄙的
“ ”网络文学、 口袋书等而言,文学名著大多篇幅长,规模宏大,看起来是有些吃力和看不
懂,然而更多的是,大多数学生把看文学名著看做是老师布置的课外作业,没有像看其他
浅薄文学的那种兴趣。所以,很多人对于名著阅读没有兴趣,认为它太乏味和枯燥,不如
那些粗鄙文学那样具有吸引力。
3.学习任务过于繁重,阅读时间少。
虽然现在各地新课程改革都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是往往只是空喊了一下口号,并没有
落到具体的实处,中学生肩上的学习担子已然十分沉重。在中学开设的课程中,数学和英
语的作业是最多的,因为数学、英语在升学考试中占有十分大的比重,造成许多老师对数
学和英语布置较多的作业,已达到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新课改提倡减轻学生的负
担,但是在某种程度上说,学生的负担没有从根本上得到减轻。在我的调查中,有一半以
上的同学,由于作业占据了很大一部分的自由学习时间,而使得他们每天的名著阅读时间
不足一小时,更别说更多的时间了。更有甚者,虽然知道中国传统的四大名著,但是有一
部分却还未曾读过。他们其中有一部分固然是家庭环境造成的,但是更多的却是由于作作
业太多造成时间紧张造成的。
4.学生家长、老师的反对,造成阅读面窄。
现在虽然老师反对学生看名著的较少,但是情况还是存在的。有一些家长更是直接反对自
己的孩子看名著。因为他们认为,孩子在中学阶段时间紧张、任务繁重,本来精力就有
限,如果让他们去大量阅读名著的,就会造成他们分心,容易造成他们学习成绩的下降。
所以在现实中,对于中学生看名著,有很多家长是不同意的,使一部分爱看名著的孩子偷
偷的看,甚至不看,减少了他们阅读名著的兴趣,使他们的阅读范围就紧紧局限在课本知
识之内。在我的调查中发现,对于作文的和课文相关的小说及散文,在学生的课外阅读中
占据了很大的比例,而在课外对名著阅读的人不及调查人数的三分之一,可见他们阅读范
围的狭窄。
5.阅读的方法不得当。
有些学生乐意进行阅读,为了扩大视野,也为了增长知识,但很大一部分学生的阅读方法
不得当。有的学生在阅读的问题上随意性太大,无目的、无计划。有时数天不看书,有时
“ ”一看数小时,或者干脆一口气看到底,又或者不眠不休。有的学生 好读书,不求甚解 ,
有书就读,数量虽然很大,但无仔细咀嚼,看书多而收益浅。最为普遍的是不注意知识的
积累,不做读书笔记。须知,人脑的记忆是有周期性的,只有把知识进行归类,把阅读过
程中遇到的精华内容或摘抄,或概括,或写心得,才能真正通过阅读,吸取书本精华。
在我的调查中我发现,只有百分之二十五的同学能在阅读名著的过程中很注重做好读书笔
记这项工作。
二。、针对以上几大问题的解决策略。
1.做好名著阅读工作的目的宣传,纠正不良的及带功利性的阅读目的。这里我们先来回
“ ”答: 我们看名著到底看的是什么?对于这个问题的答案,也许没个人都有不一样的答
案,因为没个人从书中学到的不一样,但是有一点是不会改变的,这句话就是我们普通话
“朗读篇目《读书人是幸福人》的: 人们通过阅读,却能进入不同时空的诸多他人的世
界。这样,具有阅读能力的人,无形间获得了超越有限生命的无限可能性。阅读不仅使他
多识了草木虫鱼之名,而且可以上溯远古下及未来,饱览存在的与非存在的奇风异
”俗。 是的阅读的意义就在于此。读书加惠于人们的不仅是知识的增广,而且还在于精神
的感化与陶冶。我们在阅读名著的时候,不是用它来感怀世事,而是应该透过阅读名著来
研究古代的人,去感受古代人的那份情感和智慧,这才是名著应该教会我们的。我们阅读
名著最真实的目的是,我们是为了学习才去阅读文学名著,是为了增长自己的知识才去阅
读名著,而不是完全为了纯粹的考试或者摆脱无聊的生活的一种方式。我们要真正的爱上
文学,爱上名著阅读,用这样一种途径去接近前辈先贤和当代才俊。
2.培养好的阅读倾向。对于阅读的书籍学会分类,不要认为什么书都是好书,读什么书都
有意义。对于那些充满言情和暴力的书籍,它能带给我们哪些好处呢?都说书籍是人类进
步的阶梯,但是对于一些蔑视和平和友爱,庸俗的、低级的书籍来说,那不是进步的阶
梯,而是让你走向毁灭的阶梯。文学是什么?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
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
(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既然文学表现的是内
心情感和社会关系,我们读书读什么,不就是为了走进他人的情感世界吗?我们去读一些
“ ”毫无意义的言情小说、武侠小说甚至口袋书 有何意义!难道让我们去羡慕别人的情感际
遇,也去描摹他们的感情的痕迹。也许那些说我们可以读,却不应该以它们为主流,用很
现代的话来说,对于言情武侠及口袋书这一类,它们的地位只能是非主流,不能让他们的
地位超过我们这个时代应该读的文学名著,如果你对他们的重视超过了对文学名著的重
视,那么对于我们整个文学来说都是很可悲的一种场面。因此我们应该调整我们的文学审
美观,不要以时髦为潮流,要坚持自己的那份文学主见,多读名著,多接近名著。
3.努力践行新课改的要求,积极为学生减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中学阶段是人生的重
要阶段,这个时候不仅是我们学习知识的重要时候,还是我们学习做人处事的关键时刻。
处在这个时期的我们更改去多阅读一下名著,从古人中学到做人处事的道理。也许我们现
在仍是学生,学习是我们的第一要务,但是如果我们的学习很好,却没有好的知识涵养,
那样我们造就出来的人又有何意义?减轻学生的负担,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数学和
英语作为语感和实践性学科,是需要多花时间的,这也是摆在中学阶段的曰新课改相矛盾
的一个突出问题。但是不能为了那所谓的一点时间就让同学们失去感受名著的机会,让他
们每天在题海和词海中挣扎,这是何等痛苦的一件事,我不反对孩子做作业,但是我反对
孩子永远有做不完的作业。所以为了孩子能全方面的发展,还是给孩子一点看书的时间
吧!
4.放松对孩子的监管,让孩子能与名著接触。现在常有这样一种家长,认为孩子看多了课
外书,孩子就没有时间和精力去学习了,所以很多家长都是反对孩子看课外书的。甚至有
的连文学名著的大门也给关得死死的。在孩子们的心里,其实很想将课文中提到的文学名
著逐个的看完,可是每当把文学名著捧在手里的时候,就会看见大人那失望的眼神,所以
他们就望而却步,放下自己手中的书本,回归课本上去,以希望在期末的考试中多的好的
名次。所以,我希望孩子们的家长能放开孩子的双手,让他们能稍微自由的去看看自己想
看的文学名著,其实不是名著也不要紧,只要看的是有意义的书,我们就没有理由去阻止
他们。
5.让同学们懂得该怎么去看书。看书也是一个技术活,有的人看过后什么也不记得了,有
的人却能在众人面前夸夸其谈,这就是读书方法的差别。一个会读书的人,往往对读书时
很有计划的,不是随意性的,不是今天想看就多看点,明天不想看就少看点。往往是每天
就看那么一点,不多看也不少看,完成任务就行,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所有看的内容都充分
的理解透,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同时在看书的时候,还把自己所能想到的东西用读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中学生对名著阅读情况的调查报告摘要:中学时期是人生发展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求知欲强,好奇心重,不满足于书本知识,渴望在广阔的阅读空间里开阔自己的视野,扩大自己的知识面。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对于名著的阅读也越来越少,阅读的兴趣逐渐由传统的对名著的阅读转向对网络作品的阅读,名著已然渐渐的离开我们的中学生。关键字:中学生名著阅读问题策略正文:现代社会是网络时代,网络文学异军突起,逐渐的在学生的心中占据有利的地位,而传统的文学正在逐渐的远离,学生除了在课堂上受到一些传统的文学教育,已然再难再在他时间里去花费大量的时间来对名著进行阅读。对于名著阅读的情况已经岌岌可危,再不对名著的阅读进行强...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shokzz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41.8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