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工匠》主题征文通用多篇

免费
寄语:《大国工匠》主题征文通用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
带来帮助。
《大国工匠》主 征文 篇一题
中国著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是我国书画家御用宣纸制作师。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都是做捞纸的工作,不嫌简单和重复,硬是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
1克。一直以来保持着宣纸成品率 100%的记录。
还有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要小于一毫
米,他能做到接缝处间隙误差为零。学历不高却,自学成才。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
完成 16 次海底隧道对接。
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
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让人折服其高潮技能和点赞其为人处事之功。
感谢学院领导组织的这次观看,让我们深受教育。我们将以大国工匠为榜样,专注自己的
教育事业,不断努力,不断地进步,做好自己,为卫生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青春和力量。
《大国工匠》主 征文 篇二题
上世纪初,一家外国制造企业的车间电机出现问题,工厂陷入停顿,请来的检修工和专家
都找不到问题。后来请到一位著名电机专家,他在一番检查后用粉笔在电机外壳画了一条
“线, 打开电机,在记号处把里面的线圈减少 16 ”圈 。故障得以排除,经理问他需要多少
酬金,他开了个清单:画线 1美元,知道在哪儿画线 9999 美元。
简简单单画了一条线,就要价1万美元,这似乎是太贵了。要知道,当时一般人月薪只有
5“ ”美元。然而,简单动作背后,是 知道在哪儿画线 这样不简单的能力,最终决定了画线
的价值。世上许多事情就是这样,在人们看来似乎都很简单,可换作自己去做,才知并不
“ ”像想象中的那样容易。原因就在于,有无数不简单的辛苦付出,凝结在最后的 简单 之
中。
有的人看别人在台上口若悬河、滔滔不绝,以为只要多读些书、积累点素材就可以了。可
“ —— ”真轮到自己上场,结果却是 茶壶里煮饺子 有嘴倒不出 。殊不知,演讲是一门艺术,
演讲者不仅要有多种知识的积淀,还要有各种演讲技巧的修养。有位知名演说家,其左耳
“上有一层厚茧,他告诉人家: 我刚开始演讲时,没名气,于是我一天到晚给人打电话,
每天至少打 100 ”“ ‘多个,讨教演讲技巧,联系演讲业务,请求别人给我机会。 耳朵上的 厚
’” “ ”茧,恰恰是其精彩演讲背后 不简单 的生动注脚。
“庖丁解牛,何以能做到 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
” “ ”然 ?卖油翁,何以能做到 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用现在的话说,就
“ ” “ ”在于 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达成 专一行的成就,靠的是日复一日对专业技能的细
“ ”心钻研,从简单掌握转而游刃有余,再从驾轻就熟实现目无全牛。
“ ” “ ” “ ”如果说 简单 是结果,那么 不简单 便是动因;如果说 简单 是精华的高度浓缩、瞬间的
“ ” “ ” “精彩呈现,那么 不简单 便是心血与汗水的交融、智慧与创造的互动。从不简单 到 简
”单 的过程,是一个从被动到能动而不断追求一流、追求极致的过程。它既是对我们干事
创业规律的总结,也是我们实现人生华章的导引。
“ ”有人说: 成功就是简单的事情不断地重复做。 这话并不全然正确。成功不只需要不断坚
持,还需要知识技能的融会贯通,需要苦心钻研被忽视的细节,需要量变积累带来质的飞
“ ”跃。用哲人的话讲,就是 简单是终极的复杂。那些倒在成功门槛前的人,往往夸夸其
“ ”谈、眼高手低,轻易瞧不上看起来简单的工作, 简单 工作简单应付,不愿意多付出一丁
“ ”点的努力;或者只懂得在简单重复上下 憨力 ,不去用心钻研乃至奋力创新。殊不知,事
业之路是靠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唯不舍微末、沉潜蓄势者,最终能抵达梦想的高峰。
“”最伟大的真理最简单;同样,最简单的人也最伟大。 我们干事创业、改革创新,正需
“ ” “ ”要把 不简单 做到 简单 的精神,一心一意地研究,持之以恒地实干。
《大国工匠》主 征文 篇三题
“中央电视台的宣传片 《大国工匠》讲述了八个工匠 8”双劳动的手 所缔造的神话。他们能
够数十年如一日地追求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缔造了
“ ”一个又一个的 中国制造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还是说社会
的浮躁,让我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 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
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这是一群这样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上名高中、进名大学,而是追求职业技能的
完美和极致,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专注和坚守载人潜水器有十几万个零部件,其组装对
“ ” “ ”精密度要求达到了 丝级,在中国,能实现这个精密度的只有顾秋亮。成功把 蛟龙 送入
海底后,他的新挑战是组装中国首个完全自主设计制造的 4500
——米载人潜水器。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 702 研究所 顾秋亮
“”大国工匠 的感人故事、生动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本职、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兢
兢业业,尽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望拓展人生价值。
“ ‘当前的我们缺失工匠精神, 我们要用大批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 中国制
’ ‘ ’ ”造升级为 优质制造 。 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中国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技术确
“ ”实十分精良,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 中国名片,其背后所
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大国工匠的缺失。
《大国工匠》主 征文 篇四题
《大国工匠》讲述的是八个工匠靠着他们自己的双手所缔造的神话。他们早已经走到了职
业技能的前端,但他们仍然努力地追寻着职业技能的极致化,靠着传承和钻研,凭着他们
“ ”的专注和执着,缔造了一个个 中国制造 。
作为一个制造业大国的公民,我们难道就没有工匠精神吗?还是说社会的浮躁,已经让我
们忽视了这种精神的存在?
“”大国工匠 的感人传奇故事和他们生动的实践表明:只有那些热爱职业,脚踏实地,尽
职尽责,精益求精的人,才可能成就一番事业,才可能拓展人生价值观,寻得成功。
他们是一群成功的劳动者,他们的成功之路不是靠上名牌高中和名牌大学,而是在于追求
自己职业技能的完美,靠着他们自己的专注和努力,最后成为了国家级顶级技工,成为了
一个他们职业领域里面不可缺少的领跑者!
“当前我们国家缺少这种工匠精神,需要用大量的技术人才作为支撑,让享誉全球的 中国
” “ ”制造 升级为 优质制造 。而在这个过程中,代表我们国家实力的制造工程,其顶级工艺
“技术确实需要十分精良的,但对于更多的中国制造领域,我们仍然缺乏响当当的 中国名
” ——片。其背后所折射的,又恰恰是基础制造业优质技术人才 大国工匠的缺失!
看完《大国工匠》后,我领悟到我们非常需要拥有他们伟大的坚持,努力和尽职尽责的精
神。这样的话,我想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有意义,也只有拥有他们的精神,我们才可能取
得成功,并且升华自己的生活。
《大国工匠》主 征文 篇五题
昨天晚上,班主任组织我们全班同学观看了中央电视台系列片《大国工匠》,看后感触颇
深。
大国工匠,匠心筑梦。有的人能在牛皮纸一样薄的钢板上焊接而不出现一点漏点,有的人
能密封精度控制到头发丝的五十分之一,高超的艺术创造着中国史上的一个个奇迹,但他
们都有一个特点:对专业执着,甚至是痴迷。
大国工匠中各个岗位上的高级技工,生产的飞机、火箭、高铁、轮船是质量要求非常高的
产品。如果 0.1%的质量问题。飞机可能会坠落;高铁可能会脱轨;轮船可能会沉没。这些
100%的保证质量在他们的眼里已经习从为常。成为小菜一碟的事情了;中国经济经过三十
年的飞速发展。经济总质量有显著提高,已跃居世界世界第二。这些都离不开他们日日夜
夜加班加点,当别人休息时,他们还在一线,当别人一家人团聚时,他们只能独自一人在
一线奋斗。
高凤林,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一科研研究院首都航天机械公司特种熔融焊接工高级
“ ”技师,从事火箭发动机焊接工作。在承接国家 七五 攻关项目,东北哈汽轮机场大型机车
换热器的生产中技术人员一年多未攻克的熔焊难关,高凤林凭借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和反复
摸索使压了生产单位一年多的两组18 台产品顺利交付。
现在的我们要向他们学习这种坚持不懈的精神,和他们奋斗的目标,争做国家的栋梁,我
不是制造业专业,而是烹饪专业学生,我们需要不断的接受烹饪艺术的学习。烹饪不难,
但做好不易,烹饪操作技巧确实很难掌握,专业老师对我也非常的关心重视。学习虽然是
辛苦的,环境也热,但苦中有乐,每当我学会了一道菜肴,听到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便
会非常的开心与自豪,但是还是会有很多不足,很多的细节是需要装饰的。不能安于现
状,要越来越精,掌握更多的技巧,突破一个个难点,用时间用心去练习。山外有山,人
外有人,如今社会高手如云,而我,也要确立自己的目标,我要做的就是不断的去进步,
更上一层楼!
在这里,这篇观后感也差不多落入尾声了,然而,我的真正行动才仅仅开始。现在我要做
的是,迈出艰难的一步,朝着技能竞赛的目标前进,要以满腔的热情去获取最后的胜利。
标签: #征文
摘要:
展开>>
收起<<
寄语:《大国工匠》主题征文通用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大国工匠》主征文篇一题中国著名宣纸高级技师-周东红,是我国书画家御用宣纸制作师。他日复一日,年复一年都是做捞纸的工作,不嫌简单和重复,硬是经他手捞出晒成的宣纸,每张重量误差不超过1克。一直以来保持着宣纸成品率100%的记录。还有港珠澳大桥钳工-管延安,进入完全封闭的海底沉管隧道中安装操作仪器要小于一毫米,他能做到接缝处间隙误差为零。学历不高却,自学成才。他安装的沉管设备,已成功完成16次海底隧道对接。这些大国工匠,既平凡又杰出,他们以聪明才智,敬业勤勉,书写着一线劳动者的伟大,他们为社会做出了非凡的贡献,...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
VIP免费2025-02-08 999+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企业文化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42.5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