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河北清西陵的导游词(精选13篇)

免费
20xx 年河北清西陵的导游词(精选 13 篇)
20xx 年河北清西陵的 游 篇导 词 1
各位朋友:
大家好!(要表达完整的欢迎词)下面我把清西陵的综合情况首先作一介绍。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辛亥革命后宣
统皇帝溥仪退位,其间 295 年(公元 1616—),历经 12 帝。
历史上,清朝皇帝的陵墓有 3处:北陵、东陵和西陵。北陵在辽宁省沈阳市,为清朝
入关以前的陵墓(埋葬有努尔哈赤、皇太极)。清朝从 1644 年入关,到被推翻,统治全国
267 年,共有 10 个皇帝。除宣统溥仪未建陵外,9个皇帝分别葬清东陵(葬有顺治、康
熙、乾隆、咸丰、同治 5位皇帝)和清西陵(葬有雍正、嘉庆、道光、光绪 4位皇帝。)
位于北京西南 125 ——公里 的清西陵,是中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 清朝的陵墓建筑群处
之一。地处易县城西 15 公里永宁山下的丘陵地 ,周 群 叠嶂, 茂林密。 有带 围 峦 树 东 2300
多年前的燕下都古城遗址,西望雄伟的紫荆关,北枕高耸挺拔的永宁山,南抵滔滔东流的
易水河。
西陵周边近 200 里,外围原有红、青、白三层界桩,每层之间相距 10 里,界桩 20 里
官山为(系指西陵界外的皇家园林),不 老百姓涉足。清代 了加 陵区的管理, 立了许 为 强 设
一套机构,历代皇帝均任命泰宁镇总兵兼西陵大总管大臣统管西陵,委派辅国公、镇国公
两个王公并设置东府、西府,作为皇室的代表,专门守陵。
清西陵陵区周界约 100 公里。陵区保 范护 围 8300 公 ,重点保 面顷 护 积 1842 公 ,陵顷
区范围 800 平方公里。建有 4座皇帝陵:泰陵、昌陵、慕陵、崇陵;3 座皇后陵:泰 陵、东
昌西陵、慕东陵;3 座妃陵:泰妃陵、昌妃陵、崇妃陵;4 座王 、公主、阿哥园寝等爷14 座
陵墓。另有行宫、永福寺两处附属建筑及衙署营房遗址。这里埋葬着雍正、嘉庆、道光、
光绪 4位皇帝,9位皇后,57 位 妃,嫔2位王 ,爷2位公主,6位阿哥等共计80 人。
西陵建筑面积为 40.7497 万平方米,陵区内矗立着 1259 殿和 体建筑,间宫 单 122 座石
建筑,构成了一个规模宏大、富丽堂皇的建筑群。其建筑形式和规制明显体现着封建社会
的典章制度。4座帝陵、3座后陵均用黄色琉璃瓦盖顶;嫔妃、王爷为绿色琉璃瓦,公主、
阿哥为灰布瓦盖顶。这些古建筑环抱于 15000 株苍松翠柏之中。永宁山屏立于陵寝之后,
易水河流淌在大红门之前,使规模宏大的清西陵更显乾坤聚秀。这些古树避免和减少了外
界风沙的侵袭,以及热气、寒流的影响,为西陵营造了一个特别的小气候,使陵寝处于一
个独立完整的自然环境之中,使这里的建筑,尤其是石雕建筑得以很好的保存。20xx 年
11 月30 日,清西陵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20xx 年1月11 日被国家旅游
局评定为AAAA 级景区。
首先,我向大家介绍清朝入关在建有清东陵的情况下,为什么还要建清西陵。
清朝入关后,顺治、康熙两代皇帝的陵墓都建在了遵化县的清东陵,他们的后妃也都
“ ”葬在清东陵,开创了子随父葬,祖辈衍继 的埋葬制度。
雍正皇帝登基后,曾在清东陵九凤朝阳山选定了万年吉地,且此地离顺治、康熙陵墓
不远。当时也符合雍正帝的初衷,但经过堪舆大臣(风水大师)的再三相度,认为九凤朝阳
“ ”山 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实不可用 。雍正经过再三思考,决定废掉
此陵,在清 陵另外 陵址,但均未找到理想的建陵之地。雍正命怡 王即他的十三弟胤东 选 亲
祥和两江总督高其倬在京城西南一脉山麓往来采卜,到当时的易州境内天平峪(今易县太
平峪), 里西有云蒙山,北有永宁山, 有丘陵地,南有易水河。他 极力向雍正发现这 东 们
“推荐,称这里是 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龙穴砂石,无美不收,形势理气,诸吉
” “ ”咸备。 雍正也认为这里 山脉水法,条理详明,洵为上吉之壤。于是自雍正七年(公元
1730 年)“八月十九日开工兴建泰陵。由于雍正帝追求风水,首辟西陵从而打破了子随父
”葬,祖辈衍继 的埋葬制度。
雍正十三年(公元 1735 年),雍正 崩,次年乾隆登基,于乾隆二年驾(公元 1737 年)3
月将父 雍正葬入西陵。然后又 自己在泰陵附近的太平峪 好了万年吉地,准 死后与亲为 选 备
父亲葬在一起。后来乾隆考虑到清东陵顺治、康熙两代皇帝应有后代陪伴,又派大臣到清
“ ”东陵相度,清东陵圣水峪 龙蟠虎踞,星拱云联,允协万年之吉,乾隆认为这里是绝好
“ ”的万年吉地 ,于乾隆八年(公元 1743 年)兴工营建陵寝。为兼顾东西两陵区的关系,乾
“隆提出 嗣后吉地,各以昭穆次序(即辈分之分)”,在 西两陵界内安葬。 此后乾隆将太平东
峪 儿子嘉 ,乾隆本人在 陵的圣水峪 建了裕陵,与祖父康熙皇帝相守,嘉 在西赐给 庆 东 兴庆
陵兴建了昌陵,与爷爷雍正为伴。
“ ” “ ”清朝皇帝在选定万年吉地的时候,十分注重 山脉水法和 形势理气 ,他们把具备了
“ ”这些自然条件的地域称之为 乾坤聚秀之区,阴阳合会之所。为了把这些天造地设的风水
宝地建设得更完美,他们在营建规模宏伟的皇家陵寝时,要在陵区大面积的栽植常青树,
弥补青山绿水不能替代的庄严、肃穆气氛。清西陵自清朝入关后的第三代皇帝雍正建泰陵
开始,到民国四年光绪皇帝的崇陵完工,历时185 余年,共栽植松柏等常青树 20 余万
株。这些树木增添了陵寝气氛,美化了西陵环境,同时也寓意了封建帝王渴望江山万代、
地久天长的心愿。时过境迁,清王朝已经成为了历史,但保留下来的15000 余株古松与清
西陵一起成为祖先保留下来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清西陵树木的栽植纳入了陵寝规制当中,是与陵区建设同步进行的。清政府规
“ ”定: 陵寝近旁仪行栽种松柏树外,仪行外围添种杂树 。栽种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行
栽,神道两旁成排成行生长的古松就属于这一种。一种是海栽,陵寝外围大面积范围内栽
种的各种树木多以这种形式栽植。
清西陵的树木栽植后,清政府派专门的官员进行管理,对树木的管理也有严格的要
求。如有丢失和损坏,根据不同情节给予轻重不同的处罚,对失职的官员给予降职或革职
处分。
清西陵树木的来源有三种:一是来自涞源县的上老荒。陵寝建成后,皇帝为了绿化陵
区,派人奔赴各地挑选树种。使臣来到涞源县上老荒,看到那里树木繁盛,品种优良,回
京后启奏皇帝,皇帝当即传下旨意,命使臣们返回上老荒,征集役工和牲蓄,向陵区驮运
松树。因为树木都已长大,每头牲畜只能驮运两棵,沿着拒马河、过紫荆关、下十八盘,
“经过漫长的路程运至西陵陵区。按当时规定,任何百姓不得进入陵区,违者 横走罚,竖
”走杀 ;“ ”,但是清政府 了皇家陵寝的 水 ,把 些 木看做是珍 文物,运 人 和牲为风这 树 贵树员
畜可以直接进入陵区,人不下跪,马不解铃,并且不惜工本,栽种树木时每个树坑用一斗
“ ”黄米做肥料,运树人员赏给银两。为求吉祥,将上老荒改名为 上老芳 ,把圣旨镌刻在巨
石上,将全体村民封 臣民。为
二是陵区内自己培育树苗。陵区自己培养的树株,由于树龄较小又是当地土壤,所以
和买来的树木比较,即节省了驮运时间和费用,又容易成活。三是光绪皇帝的老师梁鼎芬
集资购买树种。光绪皇帝的崇陵建成后,梁鼎芬看到陵区没有树木,既影响风水又不美
观,建陵计划中也没有种树的条文,于是他拿出自己的积蓄在北京订做了许多瓷瓶,运到
“ ”西陵。冬季大雪之时,放在崇陵宝顶上面,装满雪水,封上口,写上崇陵雪水 的字样,
运回北京,送给清朝的遗老,让他们收下雪水,拿出钱。他用集资得来的银两购买了树种
在西陵陵区栽种,并在崇陵三座门内栽植了18 棵云杉,象征十八罗汉为光绪皇帝守陵。
“ ”西陵古松千姿百态,巍为壮观。林海深处,有树干笔直,高耸如云的巨人松;丘壑
“ ”沟谷之间,有扎根石缝,盘根错节,立于奇峰怪石之上的 菩萨松;有层层叠叠、状似宝
“ ”塔的罗汉松。慕陵龙凤门前有两棵古松,一左一右地矗立在神道两旁,一棵主干挺直、
两枝倾斜向上伸展,树叶繁茂呈圆形,宛如亭亭玉立的侍女头顶圆盘迎接客人。另一棵主
“ ”干前倾,两枝叉开向前伸展,恰似彬彬有礼的老者在迎接客人的到来。昌陵有 盘龙松 ,
“ ”崇妃园寝有马尾松,主干粗壮,树叶向下沿地面伸展,恰似马尾,故此得名。泰陵宝顶
“ ”后有一棵 卧龙松 ,足蹬基石,头枕宝城,眼望宝顶,树干曲回似龙身,树梢交错生长似
爪 ,像一条卧 沉睡在暮色陵寝当中。龙 龙须龙
经过200 多年的风风雨雨,原来覆盖西陵陵区 800 平方公里的古松林,由于自然和人
的破坏,数量大 减少,但到目前 止,仍然是 北平原最大面 的古松林。清西陵是为为为华积
一片绿的世界、绿的海洋,清西陵的古松,绿化了西陵的山水、美化了西陵的环境,将西
陵人工建筑的美与自然风光的美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交相辉映,将西陵点缀成一幅壮美的
画卷。
清西陵 4座帝陵附属陵寝的建筑无 在 模和形制上,都反映了清王朝由盛至衰的演论规
变过程。泰陵、昌陵完整宏伟的陵寝规模,反映了清王朝鼎盛时期的辉煌,慕陵建筑的裁
减,崇陵陵寝规模的减小,真实地记录了清王朝从强盛走向衰亡,由封建走向半封建、半
殖民地的历史轨迹。葬在清西陵崇陵及妃园寝的光绪皇帝和珍妃的命运,更记录了慈禧太
后独霸朝廷、丧权辱国的屈辱历史。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陵寝工程由于清王朝被推
翻而终止,更是中国两千年封建历史结束的实物例证。就保存状况而言,清西陵是中国陵
寝建筑群中保存最完整的陵寝之一。
20xx 年河北清西陵的 游 篇导 词 2
女士们、先生们:
大家好, 迎您来清西陵 光游 ,我是 游 ,旅途中您有什么意 和要求尽管提欢观 览 导员见
出来,我愿竭诚为您服务,我们今天的日程是这样为大家安排的:首先参观泰陵,中午到
行宫就餐,下午参观崇陵。
清西陵中,雍正皇帝的泰陵建筑最早、规模最大,堪称首陵。这是一处清朝盛世时期
遗存下来的古建群体,从它的选址、规划,布局都反映出当时国家的强盛以及政局的稳
定,在建筑用料、工程技术,传统工艺等方面也都非常考究。
摘要:
展开>>
收起<<
20xx年河北清西陵的导游词(精选13篇)20xx年河北清西陵的游篇导词1 各位朋友: 大家好!(要表达完整的欢迎词)下面我把清西陵的综合情况首先作一介绍。 清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自清太祖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到辛亥革命后宣统皇帝溥仪退位,其间295年(公元1616—),历经12帝。 历史上,清朝皇帝的陵墓有3处:北陵、东陵和西陵。北陵在辽宁省沈阳市,为清朝入关以前的陵墓(埋葬有努尔哈赤、皇太极)。清朝从1644年入关,到被推翻,统治全国267年,共有10个皇帝。除宣统溥仪未建陵外,9个皇帝分别葬清东陵(葬有顺治、康熙、乾隆、咸丰、同治5位皇帝)和清西陵(葬有雍正、嘉庆、道光、...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5 页
大小:51.8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