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打工行业排名社会调查报告(精选4篇)
 
                                        VIP专免
            
                3.0
                        2024-07-12
        999+
                        56.53KB
                        14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农民工打工行业排名社会调查报告(精选 4篇)
民工打工行 排名社会 告 篇农 业 调查报 1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现
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行业农民工游走在农村和城市之问,夹在农民和工人之
间,很难在市场经济潮流中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生存现状很少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成
为城市底层的边缘人。关注建筑工人的生存状况,改善其生活质量,规范劳动力用工市
场,有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一、数据来源和基本信息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生存现状实地调查。采用问卷和直接深入建
筑工地观察和访谈的形式分别对北京市五大建筑工地的建筑工人生活现状、工作情况、工
作条件、业余文化生活、参与社会保障及对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认知和工资收入分布等情况
进行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 240 份,回收调查表 228 份,回收率为 98%,其中有效问卷为
210 份,有效率为 92%。调查对象主要来自四川、安徽、河南、山东四省,年龄跨度在 18
~60 周岁之间,多为已婚男性,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从上表可以看出:
    1、建筑业农民工从业人员年龄及性别结构分布
    调查数据显示:建筑业农民工各年龄段从业人员数量呈典型的正态分布特征,年龄构
成主要集中在 31-50 岁年龄段之间,其中 41 到50 岁年龄段从业人数为最多,20 岁以下的
农民工出现增长。建筑业农民工已婚者居多,他们为家庭而打工的社会意愿表现明显。建
筑行业中性别失调最为严重,男性农民工约占 95.9%以上,而女性农民工仅占 4.1%。
    2、建筑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结构
    建筑业农民工受教育程度的高低,直接决定了这一劳动群体的人口质量,而且人口质
“量要比人口数量更为重要。调查报告显示: 在接受调查的 210 位农民工中,文盲 3位,
小学文化程度 23 位,初中文化程度占 121 位,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 63 位。分年龄组看,
低年龄组中高学历比例要明显高于高年龄组,30 岁以下各年龄组中,接受过高中及以上教
育的比例均在 29%以上。
    二、建筑业农民工总体特征
    在调查的样本中,建筑行业的农民工呈现以下几大特征:
    1、弱势群体
    弱势性是建筑业农民工的最大特点,同时也是农民工的最大特点。建筑业农民工是当
“ ”今中国社会最大的 弱势群体 。数以千万计的建筑业农民工已成为国家经济运转不可缺少
的部分,但由于现实和历史的原因,建筑业农民工长期因工伤事故无人管、工资被拖欠、
生活条件恶劣而无处求助。
    2、流动性较大
    一 具体的工程 目竣工或者一 具体的工种工作 束, 建筑 目 民工的工作任项 项 项 结该 项 农
务也将终止。为继续寻找工作,可能要流向下一个城市,如此循环往复,处于不断的流动
之中,最终返乡不再继续打工。建筑业农民工明显具有更强的流动性,由此带来的问题是
社会保险的转移与接续问题,如果建筑业农民工在就业地加入的社会保险不能实现跨地域
的转移,会极大地影响建筑业农民工参保的积极性,并直接损害他们享受社会保障的权
利。
    3、工资普遍低
    据调查目前农民工的月工资均比较低主要集中在 20xx 至4000 元之间,其中每月收入
在20xx 元下的占 21%,20xx-3000 元的占 39% ,3000 至4000 元的占 20%,4000 元以上的
占20%,建筑行业农民工的工资水平和城市的整体消费水平很不协调。
    4、教育培训少
    调查结果显示约有 49%的建筑工人甚至包括一些技术工种没有经过技术培训。他们以
前大多是建筑工地的普工,随着在施工现场摸爬滚打渐渐的升为技工,但并没有经过专业
培训。由于施工企业和施工班组的分离,施工企业不会对一个临时合作的施工班组成员进
行培训,而乡镇小包工头或者班组队长也没有能力对班组成员进行培训。在安全方面,施
工方往往是只有简单的形式上的安全交底,建筑工人由于缺乏相应的培训,不仅不能很好
地完成施工任务,而且对建筑工人的人身安全也是一大隐患。
    5、职业风险高
    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功能的多元化,城市建筑物的高度与建设难度也在不断增
加,特别是在大城市,摩天大楼和地下工程比比皆是,其建设难度亦成倍增加。工程项目
建设难度的增加带来了建筑业农民工职业风险的增大,最近几年各地频繁发生的建筑工程
事故造成了建筑业农民工不小的伤亡。
    6、归属感差
    建筑业农民工现代文明意识不强,无论是交规意识、环卫意识还是养成科学、牛活方
式等方面与所倡导现代文明要求尚有较大差距。法律意识非常淡薄,不文明的行为颇多。
“ ” “ ”生活上的差异、薪酬待遇上的不平等,使他们感到自己在 身份地位 上与 城市人 有较大
的差别,归属感日益缺失,对城市文明的接受与融入也日渐下降.缺少为城市文明建设做
贡献的热情。
    三、建筑业农民工生存现状
    生存现状指在日常生活和行为表现中呈现出来的情形,具体体现在生活质量、权益维
护、社会保障、子女教育等四个方面的内容。
    1、生活质量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生活质量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工作 超时间 长
    建筑行业具有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的特点,大部分工人每天工作近12 个小 ,时
并且很少有节假日。农民工一般每天 5:00-6:00 起床,没有休息日,除午餐短暂时间
外,晚上 7:00 之后才能休息,抢工期时间甚至要超时加班工作,每天高负荷工作,超长
 的工作时间和较大的工作强度使得工人一天劳动下来,精疲力竭、非常辛苦。 (2)居住
环境恶劣
    调查显示 66.46%的建筑行业农民工认为居住环境一般,12.22%的工人认为居住环境
差。通过实地调研,将近 75%的建筑工人居住在建筑工地临时建造的铁皮房中,房内设施
简陋,缺乏基本的居住设施,有的施工住房里面还摆满建筑材料和工具,住房附近更是垃
圾成堆,气味难闻。
    (3)伙食条件 差较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在临时搭建的食堂里面就餐,一日三餐单调且营养差,餐厅没有桌
子椅子,建筑工人都是蹲在地上吃饭。食堂内往往也是杂乱不堪,缺乏卫生措施,对就餐
环境的满意度较低,对饭菜质量和价格方面满意度较低,平均饮食成本在每月 200-300
元,大多数工人一个星期左右会改善一次生活。
    (4)精神生活 乏匮
    建筑行业农民工闲暇时间有限,业余生活比较单调,使得建筑业农民工的精神生活处
于空白的状态,企业组织的文化活动也相对较少,绝大多数建筑工人以睡觉、看电视或者
看报纸等方式打发自己的闲暇时间,业余文化生活非常匮乏。
    2、权益维护
    调查结果显示,建筑行业农民工权益维护呈现以下几大特点:
    (1)工作 度太大强
    建筑行业受季节和天气变化的影响很大,冬季几乎都要停工,而夏季就要赶工期,如
果前期受天气的影响耽误了工期,后期就更是要大强度地加班以按期竣工。为了节约、成
本,增加效益,要求农民工延长工作时间,提高工作强度;一些大型的建设工程项目,持
续的时间较长甚至长达数年,为了抢工期和尽早竣工,要求农民工夜以继日、加班加点、
持续的高强度工作。
    (2)加班情况 重:除了不能施工的天气,建筑工人一周要工作七天,一天工作将严
近十几个小时,夏天有时工作时间将近 13 个小 , 于国家 定和 合同的时远远长 规 劳动 规
定。这表明了建筑工人的加班情况严重,而且调查中 82%的建筑工人加班得不到相应的工
资补偿。面对高强度的劳动负荷,占 11.43%的建筑工人感觉吃不消,长此以往,很多建筑
工人随着年龄增加会患上职业病。
    (3)工 事故伤 频发
    农民工工作的显著特征是劳动时间长、劳动强度大、危险性高。每天工作时间8 小时
以内的仅占 0.9%  ,8 -10 小 之 的达到时间3.1% ,10 至12 小 小 之 的达到时 时 间30.0%. 12
摘要:
                        展开>>
                        收起<<
                    农民工打工行业排名社会调查报告(精选4篇)民工打工行排名社会告篇农业调查报1 建筑行业农民工是中国农民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我国农村发展、城市繁荣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建筑行业农民工游走在农村和城市之问,夹在农民和工人之间,很难在市场经济潮流中寻找自己的安身之处,生存现状很少得到社会应有的关注,成为城市底层的边缘人。关注建筑工人的生存状况,改善其生活质量,规范劳动力用工市场,有助于实现劳动力的合理有序转移、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一、数据来源和基本信息 本文数据来源于对北京市建筑行业农民工生存现状实地调查。采用问卷和直接深入建筑工地观察和访谈的形式分别对北京市五大建筑工地的建筑...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