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如何提高化学复习质量
免费
一、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原则
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对于复习教学更显重要。因为当今的化学高考已从知
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因此,旨在组织学生迎
战高考的化学复习教学,就应更加重视在落实化学双基的基础上,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
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
主角,激励他们在学习进程里发挥主动精神,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主原则。
第一,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
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考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高三学生。作为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
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然而,迄今仍有不少老师把自己摆
在核心位置,将学生看成可以任意摆布的附庸,主观臆造地组织备考复习,致使学生成了
储藏知识的书柜,这就有个转变观念的问题。
充分发挥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应侧重从以下几方面操作:一是教师必须千方
百计地启动非智力因素,使学生意识到自己是高考复习的主人;二是引导学生头脑清晰地
站在掌握化学知识体系网络的高度领会《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心中有本考点账,不当
浩瀚题海的盲游者,更不做稀里糊涂的演题奴隶三是从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水准出发来确定
复习训练的标高;四是教学不平均使用力量,要以学生反映出来的实际难点为复习的主攻
目标,借助基础知识为载体,侧重于能力的训练。总之,整个教学的部署,从学生所需、
所求为基本出发点,这样才能体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第二,突出学生在复习教学活动中的主角地位。
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很大程度体现在他们能否充当复习活动的主角。
笔者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了如下的举措比较有效。首先,给学生腾出自学课本的时间,坚
持每章复习之前,发给学生阅读思考题为其导读,用思考题激发学生边读边思考;讲复习
课时再提醒学生注意课文的重点和看来平淡而易被忽略、其实内涵深厚的段落文字,进行
精读。其次,给学生开辟课堂活动的空间,尤其是每当复习到知识难点及思考坡度大的典
型问题时,便设计若干阶梯式的思考题指引学生自己分析解题思路,展开讨论,力求学生
自己钻懂。再者,给学生创造复查、整理、运用知识的机会,在基础复习的阶段,就穿插
综前联后的训练促进学生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进行反刍,克服了学前忘后的缺陷,其考查难
度逐次有所提高。总之,无论是课前自学,课内讨论,还是课后整理、运用,学生都有演
出的时间和空间,不仅在掌握双基,更重要的是在能力训练方面,真正成为复习活动的主
角。
第三,激励学生在学习思考时发挥主动精神。
激励学生在复习中发扬主动精神,笔者在实践中感到以下的运作比较成功。
其一,在基础复习的训练阶段,就穿插若干启迪思维的踮脚题,鼓励学生面对这些在化
学之树上结得高些的果子,踮踮脚,跳一跳,把它摘下来,不要胆怯,更不要自暴自弃。
开始时,可能多数学生无所适从,教师应先做适当提示,激励他们挖掘潜能,开辟思路。
渐渐地多数人习惯了,发展到后来,一般学生提高了兴趣和信心,面对能力题会表现出跃
跃欲试的局面。
其二,学生信心和兴趣的提高,重要的还应赖于教师坚持做到训练精选,每练必评,评
讲时借助一些典型题目练习分析、综合、归纳、演绎、类比、抽象等科学思维的方法,既
强调学生对化学现象进行形象思维,又引导他们学会抽象思维,不断强化思维品质。日积
月累,在潜移默化之中,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就会得到提高。
其三,课内、课外结合,利用可能的机会激发学生积极思考。课内的启发教学,本文已
另有阐述;课外诸如对待学生的询问答疑,教师不应就题答题,而可视学生的水准采取反
问、点拨思路、换另外的角度激发思考,启发学生用化学思想分析问题等方法辅导学生。
其四,综合复习阶段,除了注意化学基础知识的综合考查,还要侧重于组织学生广泛接
触不同角度的新题型,提高他们的解题能力。教师首先是自己明确,进而要告诫学生:不
应抱有希望通过大量做题,碰运气撞到现成高考题目的侥幸心理,而应立足于自己解题能
力的提高。这种能力概括起来,就是读懂信息整理信息筛选信息使用信息的一般性本领,
面对一道看来面目全新的考题,先不要怕它,静下心来读懂题意,理出头绪,运用自己掌
握的化学基础知识积极求解,这即所谓以不变应万变。
二、把握复习内容形成三点构织网络的化学知识体系
首先,紧扣考点不离纲。
所谓考点,指的是国家考试中心编制的《全国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即考纲)所规定的
考试范围。复习伊始,我们就将复习计划印发给学生,这份计划确定了首轮基础知识复习
的安排,以考纲规定的化学基础知识五大块为纲目统摄各册课本,把各章分别纳入包容它
的大块之中,形成知识构架编排复习体系,但仍以课本为依托按章复习。每章教材复习之
初,又将考纲对该章内容规定的考点编织成教学目标印发给学生,使其成为贯穿全章复习
始终的脉络。
其次,围绕热点勤查练。
所谓热点,指的是历届化学高考反复测试的知识要点。例如以阿伏加德罗常数为基准及
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种化学量的推断与比较,判断离子方程式的正误,离子浓度大小的比
较,pH 值的计算,离子大量共存的判断,原子内各微粒数目的推算,键型与晶型的判断,
反应速度的推算,可逆平衡移动方向的判定,电极反应及析出物质的分析、计算,无机离
子检验,有机物衍变关系等等,大约有27 项知识点、链、块,几乎是年年必考的热点问
Ⅰ题,而且主要在第 卷中出现。为了突出热点,每章教材复习之初,我们除了印发考点
外,还编织了以热点为骨干的知识体系表解及围绕热点展开的自学思考题来引导学生;这
Ⅰ些思考问题还成了教师课堂归纳知识要点的提纲。至于每章检测题和综合训练题里的第
卷客观试题,则侧重编用热点知识的选择题,与历届高考题接轨。
再次,突出难点重讲评。
所谓难点,指的是学生在明确考点、掌握热点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障碍、理解疑难和易
混淆之处。高考复习容量大、内容广、时间紧,平均使用力量既不可取也不可能。因此,
我们注意从学生认知的实际出发,舍得在热点里的难点问题上花时间、下功夫,以保证学
生脑海里构建的知识体系脉络畅通,统摄自如,启动灵活。具体的做法是在基础复习阶
段,我们及时掌握学生课前自学和平时练习时存在哪些障碍,然后在知识要点分析归纳课
和练习评讲时,通过阶梯思考、师生讨论或思维点拨等手段,帮助学生清除这些障碍。
三、讲究复习策略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化学教师所要采取的策略较为重要的是处理好三种关系: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统一要
求与分层指导;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
其一,正确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
在复习训练中,如何针对高考题的特点处理好落实知识与训练能力的关系呢?我们采取
的策略是知能兼顾,互相渗透,不同阶段,有所侧重。在基础复习阶段,我们把复习重点
放在双基知识的落实上。不过,每当要求学生系统地钻研课本时,很注意指导学生怎样自
学;每当要求学生掌握知识要点和知识规律时,很重视引导学生运用比较、分类、归纳、
演绎的思维方法;每当要求学生掌握实验知识时,又强调学生对许多实验仪器、药品、操
作的特点进行再认识。所有这些,都渗透着学生自学、思维、观察和实验能力的训练。到
了综合复习的阶段,重点转移到能力训练时,我们并没有忽视组织学生对已学知识的系统
复查;每当剖析某一道能力题时,都忘不了提示学生注意解题时借助了哪些基本知识,把
这些知识要点再次进行强化。
其二,正确处理好统一要求与分层指导的关系。
化学高考的考纲和考卷,对于每个考生的要求都是统一的,然而,一所学校、一个教学
班里学生的化学水平有高有低,因此高考复习不可能也不应该一刀切。对此,我们采取的
策略是整体要求,分层指导,抓住两头,带动中间。每个复习阶段,每一知识单元,我们
都提出教学目标,从中等程度的学生水准出发,安排复习时间和内容,规定训练题量;统
一要求每位考生都用考纲来规范和检查自己,努力争取达到复习目标。然而,面对不同层
次的学生,对其达标程度和训练量,不作统一的规定;个别辅导时,侧重于抓强、弱两头
的层次。
其三,正确处理好广集信息与限量用题的关系。
信息、资料的采集与使用,对于高考复习的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我们采取的策略是广
集信息,限量用题,选题求精,重在落实。教师应该通过多种渠道,广集信息资料。面对
各种信息资料,教师则务必克服随意性和被动性,不能仅粗略浏览,凭大概印象就决定取
舍,而应该认真做一遍,将那些内涵深刻、启发性强、起点虽高落点却低的典型题挑出来
自己组合。在训练量上,切莫用题海淹没学生,而必须做到精选精练,限量用题。这样做
既保证了学生对精彩的试题能认真消化,促使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学生控制时间,不影
响各学科的平衡发展。
总之,教师采集信息要广,学生训练题目要精,这样才能提高化学复习教学的质量。
摘要:
展开>>
收起<<
一、转变复习观念贯彻三主原则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这句话对于复习教学更显重要。因为当今的化学高考已从知识型逐步过渡到知识能力型,并且越来越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因此,旨在组织学生迎战高考的化学复习教学,就应更加重视在落实化学双基的基础上,以知识为载体,提高学生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素质。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他们成为学习的主角,激励他们在学习进程里发挥主动精神,笔者将其概括为三主原则。第一,发挥学生在复习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从一定意义上讲,高考复习的主人翁应当是高三学生。作为教师,实际上是特殊的服务员,这是一种引导性、指导性、辅导性的高层次服务。然而,迄今仍有不少老师把自己摆在...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0.9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