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选行政管理毕业论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精 行政管理 文一选 毕业论
(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义
行政改革的含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仅指政府机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
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
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
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本章从广义行政改革的角度进行研究,将行政改革看成行政主体适
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
“”“”“”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 调适型 改革、 转轨型 改革和 发展型 改革三种类
“ ” “ ”型。就改革的基本方式看,有 突变式 和 渐进式 两种。
(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
(1)行政改革是适应时代发展和应对全球化挑战的必然要求。
(2)行政改革是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加强政府自身管理的需要。
(3)行政改革是适应当代科技发展、实现行政管理科学化和现代化的需要。行政管理科学
化和现代化,是当代行政管理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各国政府行政管理活动的基本
目标。
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 和特点趋势
(一)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1)优化政府职能。当代西方各国行政改革的一个基本趋势,就是分散、转移政府的专业
①管理职能,普遍采取如下改革措施: 国有企业私营化,将部分国有企业或资产卖给私人
②经营。 公共服务市场化,将公共服务事务或部分政府职能委托给民间团体或私人管
③理。 政府业务合同化,把政府主管的部分业务工作推向市场,由政府与企业签订合同,
以保证其业务目标的实现。
西方各国政府在缩小其管理范围的同时,也十分注意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和综合协调功
能。
(2)重组政府机构。传统的科层组织制度是以政府垄断为基础,以严密的分工、明确的权
责制度、健全的层级节制体系和规章制度为特征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国家干预的加强,
科层组织制度产生了机构庞大、效率低下和行为形式化等弊端。因此,改革传统的科层组
织制度,建立精干、合理、高效的政府机构成了当今各国政府改革的重要目标。
(3)改革公务员制度。英国 1968 年的《富尔顿报告》反映了西方各国公务员制度改革的基
本趋势。《富尔顿报告》对其他各国公务员制度的改革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西方各国的
公务员制度改革中,还普遍采取了紧缩编制、精简冗员的做法。在这方面采取的改革措施
是:精简人员,加强公务员定员管理;放松规制,实行柔性化管理。
(4)改革社会福利制度,完善社会政策。
(5)促进第三部门发展,培育社会治理的多元主体。
(6)重视公共危机管理,建立有预见性的政府。主要的改革措施有:
①②构建首长负责制的应急中枢指挥系统。 制定完备的法律法规和应急预案及计划安
③排。 重视新闻媒体的积极介入。
(7) ①精简程序,改进管理方式。西方各国政府在简化行政程序方面普遍采取以下做法:
② ③ ④缩小审批事项的管理范围; 下放审批权限;废除失效的、过时的条例; 合并重复的
⑤审批程序和审批制度; 简化申报程序和审批手续等。
同时,当代西方各国政府管理方式方法改革的另一个基本趋势,是注意将私人企业成功管
理办法引进政府管理。
(8)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调整中央与地方关系,扩大地方政府权力,是当代行政改革的
趋势之一。中央与地方关系是当代行政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这方
面的改革呈分权和集权两种趋势,但以地方分权为主流。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在当代西方
各国的分权与放权的改革中,各国政府都坚持财权集中、事权分散的原则,既保证国家整
体利益得以维护,又充分调动地方政府的积极性。同时,都不同程度上强化了中央政府对
地方政府的严格有效的监督,加强中央的宏观调控。
(二)当代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主要特点
(1)坚持有计划、渐进式的行政改革,使行政改革稳步发展。
(2)坚持依法改革,建立健全一整套的法律规范。
(3)注重政府管理内涵的改革,追求政府管理的效益。
(4)组建精干、高效的改革工作班子,重视发挥参谋咨询机构的作用。
(5)强化监督,形成立体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
三、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进程、经验及展望
(一)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进程
新中国建立以来,先后进行了多次行政改革,包括:
1954 年的改革;
1958 至1959 年的改革;
1965 年的改革;
1982 年的改革;
1988 年的改革;
1993 年的改革;
1998 年的改革;
20_年的改革。
20_ “ ”年以来进行了新一轮的 大部制 改革。
(二)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及展望
(1) ①中国行政改革的经验。 立足中国国情,坚持因地制宜、区别能,形成权责一致、分
工合理、决策科学、执行顺畅、监督有力的行政管理体制。健全政府职责体系,完善公共
”①服务体系,推行电子政务,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建设服务型政府:一是强化社
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是以民为本、执政为民宗旨的职能化、制度化。
②二是 立以人 本的理念,培育公 服 意 。三是深化行政 批制度改革。 建树为 务员 务 识 审 设责
③任政府:一是建立以行政首长为重点的行政问责制度。二是建立绩效评估制度。 建设效
④能政府:一是提高政府行政效能。二是增强政府执行力和公信力。 建设法治政府:一是
加强政府立法。二是加强行政执法及检查。
第二部分相关知识拓展
一、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
20 世纪 70 年代末、80 年代初,受到全球化、信息化、国际竞争环境的压力以及国内的财
政压力和提高效率的要求,各国政府相继发起了政府改革的浪潮。西方各国改革的基本取
向是以采用工商管理理论、方法及技术,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强调顾客导向以及提高服务
“ ” “ ” “质量为特征的 管理主义 或 新公共管理 ,它通常被人们描述为一场追求3e”的运动。
综观西方国家的行政改革,大致有三种改革模式。
—第一种改革模式是以英国政府改革和美国政府改革为主要特征,这些盎格鲁 撒克逊的国
“ ” “ ”家大多发起了对韦伯 官僚制 的质疑,展开了一场从传统公共行政向 新公共管理 转变的
改革,使公共管理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第二种改革模式以法国、德国、荷兰、瑞典为典型,这些国家的改革是一种渐进的、长期
的现代化过程,行政改革不打乱各行政机构的运作而只是使他们服从更严格的管理监控。
第三种改革模式以意大利、西班牙、希腊的改革为典型,这些国家的改革以行政合法化和
制度化为主要内容。
“ ”但是不管是哪种改革模式,都贯穿着传统公共行政与 新公共管理 摹本取向的比较与选
择。传统公共行政随着经济体制、社会环境的发展而暴露弊端,传统的公共行政强调控制
与监控,抑制了公职人员的创新;公共企业的垄断更是忽视了公共服务的多样性所带来的
优点;公务员制度的永业制,更是淡化丁公职人员的公共责任,因而传统官僚制度已经不
适应当今经济社会的发展。
西方国家所进行的新公共管理运动,改革内容大多集中在结构、管理(政府管理和公共管
理)、决策(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低成本和可选择性)•等方面。盖 彼得斯以组织结构、公
共管理技术、公共政策制定和公共利益为维度,总结了四种政府改革模式,分别是市场模
摘要:
展开>>
收起<<
精行政管理文一选毕业论(一)行政改革的基本含义行政改革的含义有狭义、广义之分。狭义的行政改革仅指政府机构改革;广义的行政改革是指国家行政机关为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对行政管理的诸方面因素进行的调整和变革。它包括行政责权的划分、行政职能、行政组织、人事制度、领导制度、行政方式和行政运行机制等方面的改革。本章从广义行政改革的角度进行研究,将行政改革看成行政主体适应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的变迁而进行的自我调整、变革的过程。“”“”“”就改革的基本类型来看,行政改革有调适型改革、转轨型改革和发展型改革三种类“”“”型。就改革的基本方式看,有突变式和渐进式两种。(二)行政改革的必然性(1)行政改革是适应...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
VIP免费2025-02-09 999+
作者:Jazy
分类:免费论文
价格:免费
属性:12 页
大小:51.38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