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要成长,就必须与时俱进,不断充电,厚集自己的教育教学的功底。充电的途径有很
多,而其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沉下心,多读书。读书的具体内容应该是开放式的,我们
可以为了某一个问题、某一篇__读书;可以为了某一种教学理论、某一个教学技术读书;
也可以为了自己整个教育修养、专业修养、人生修养读书。
与教师成长相随相伴的还有教师的教学反思。林崇德教授曾在他《教育与发展》一书中指
出,在教师的各项教学能力中,最重要的是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而教学监控的实质就
“是对教学过程的自调控,即反思。林教授还提出著名的 优秀教师=教学过程+”反思 的公
“ ”式,强调教师的教育工作,多一份反思与监控,就多一份提高,就离优秀教师更接近。
教学反思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写教学后记、教学日志、教育随笔,开教育博客,建教学档
案袋等。教学反思写法也很灵活,只要能够把自己对教学的思考和体会恰当地表达出来的
方式,都是可选的形式。写教学反思,贵在及时、贵在坚持,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
“ ”促思,以思促教,如此长期积累,必有 集腋成裘、聚沙成塔的收获。
不跪着教 后感书读 50 字 不跪着教 后感书读 800 字四
人应该有一种忧患意识,对于教师更是重要。有了忧患意识,人才能保持头脑的清醒,清
醒才能觉醒,觉醒的人多了,旧的体制才会被打破,新的法则才会应运而生。
《不跪着教书》是一本直面现实,教人冷静、沉默、深思、批判、反省的好书。好在哪
里?尽管揭露的丑的东西太多;尽管作者的笔端太严肃和冷峻了;尽管都是一些难以解决
的问题;尽管除了叹气还是叹气,但这也正是这本书的魅力所在。作为教师多叹叹气则
少一些麻木,多一些清醒;少一些应付,多一些责任;少一些浮华,多一些真挚。从这一
点来说,我们太应该叹气了!来一次心灵的吐旧纳新吧!
“ ” 作者无非强调,作为教师是应该有思想的,不应该 跪 着教书。实际上他所强调的是教
“ ” “ ”师自身思想上、人格上的独立。然而,改跪为站,谈何容易啊!
中国的`“ ”知识分子是不喜欢 跪着做人的,更何况教书了。
古代知识分子对待且凶且恶的世俗现状,既不想合于污淖,又想积极入世施展抱负,结果
“ ” “ ”往往难遂人愿, 于是有了 一生好入名山游 、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的李
“ ” “ ”太白,有了 采菊东离下 的陶渊明和 流觞曲水的王羲之。终归是曲高和寡不为世俗所
容,除了留下千古的郁闷之外,更多的是知识分子特有的人格及思想的高标,乃至于对后
世知识分子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郁闷的事太多,诚如作者所言:教师的功利主义思想;社会对权力的过分崇拜;学生人文
情怀的丧失;学校领导的官僚化;假、丑、恶的肆虐,真、善、美的黯谈;教师利益分争
的尔虞我诈。
“ 当年, 我自认为学校是净土,忽略了学校只是社会的一部分,现在我终于知道世上唯
‘ ’ ” 一可 静下来的可能只有人的心境了。 作者有一种深深的失落感, 这种失落感来自于理
想与现实的巨大差距, 而情感核心是缘于他对祖国、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热爱。
像吴非的这种失落感,非彼独有,凡具有良知的教师都会有此共鸣。因为我始终相信,教
育队伍中人性的、思想的火光仍是熠熠不止的。面对失落、彷徨乃至于与世俗的格格不
“”“”入, 我们如何抉择呢?我们无法归隐田园 ,也无法放浪形骸,因为现实的责任远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