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林地经济考察调研报告

免费
突出区域特色 发展林地经济
为推动清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升级,有效破解既要守护青山绿水又要让群
众增收致富两难之题,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桓仁、集安、通化,对林地中药材、林
下山野菜归圃、经济果林及农产品深加工考察调研,并结合清原清山绿水资源优势,提出
相关发展建议。
一、学习考察调研情况
“桓仁、集安、通化将以人参为主的林地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了 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
推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
(一)注重林地经济综合开发,实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桓仁以山参为主
的林地药材面积达到 63.85 万亩,山参保护基地规模居于全国县级首位。红松果材、大榛
子、核桃楸干坚果经济林达 100 余万亩,桓仁山参、红松籽、大榛子、山核桃油、林蛙等
多个产品被批准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多个山参品牌获得国家和省级名牌产品,获
“ ” “ ” “得 中国山参之乡 、 平欧杂交榛子专业乡 等荣誉称号。集安市是全国乃至世界 边条
” “ ”参 唯一产区,紧紧抓住国家实施 天保工程 、林地承包到户等政策,不断扩大林下参种
植规模,经营模式由分散的小户、小规模向集中连片联营的大户、规模化转变。
(二)着力打造产业园区,扶持壮大产业化龙头企业。桓仁建设东北参茸城,成为东北地
区的山参集散地。全县注册的有关山参企业 332 家,其中上市企业 1家、省级林业龙头企
业有 5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 6家,辽宁省百强和民营明星企业 4家。同仁堂、鹤年堂、
天士力、上药集团等国内知名中药企业落户桓仁,进行加工和经销山参产品,建设山参种
植基地。集安中国·清河(澳洋)野山参国际交易中心建设项目,交易额超过 20 亿元。
通化快大产业园区计划投资20 亿元,实现销售收入30 亿元以上,利税 3亿元以上,提供
1万多个就业岗位,成为中国最大的人参集散地。建设有人参特产商贸、仓储物流、研发
检测、人参文化旅游四大板块和一个人参产业营销平台,研发出人参酒类、饮料类、化妆
品、保健品等 28 类300 多种产品,实现了人参产品及制品的电子交易、物流配送、融资
贷款等全网络运营管理。
(三)发挥经营主体作用,推进三产业融合发展。集安鼓励各经营主体结合林下参种植基
地发展森林旅游、林下参采挖园、山野菜采集、人参酒品饮等体验项目,建设民俗民宿、
农家乐,推出人参鸡汤、高丽火盆等地道美食、休闲度假活动,举办人参主题大型活动。
参观的清河镇德源特产种苗基地有林地面积 500 亩,开发种植芦笋、大叶芹、刺五加等各
类山野菜 32 种,林下人参、黄芪、白芍等中药材 16 种,东北红豆杉、黄柏、寒富苹果
苗木 40 种,林下空间得到充分利用,吸引游客观光采摘,销售山野菜、中药材、盆栽及
绿化苗木产品、种子、种苗,获得良好经济效益。通化县茂林综合养殖有限公司在承包流
域养殖梅花鹿 20xx 余头,发展园参 39000 平,林下参 2200 亩,建设小型水库,养殖林蛙
50 万只,建设加工车间 400 平,生产梅花鹿茸、鹿血、鹿酒、山参、林蛙油等产品,年销
售收入 1186.5 万元。
二、我县区域特色产品开发存在的困境
清原与桓仁、集安、通化相比,资源禀赋相近,多年前产业规模水平差距不大,近年来差
距越来越大。
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二、三产业滞后,产业链条短,销售渠道狭窄。鹿产品、龙胆草等
深加工企业我们有过但都没有做大做强,农产品深加工企业缺失,导致所有产品都只能停
留在卖初级产品的阶段,经济效益无法得到提高。商贸流通环节处于被动状态,林下参药
材销售被吉林、桓仁客商主导,平地药材全县至今没有一处交易市场。
二是配套体系建设跟不上,市场服务功能不完善。缺少系统研究指导我县优势产业的管理
组织机构,对于发展区域特色产业过程中在引导工作上仍有所欠缺,大多数农民存在着不
知道干些啥,怎么干的问题,所有生产、加工、销售都还是以单打独斗为主的局面,没有
形成全县一盘棋,没有形成规模化。
三是受天然林保护政策限制,缺少政策资金扶持。国家鼓励林农发展林下经济实施林权承
包到户,但矛盾是林农发展林下参不经审批违法,审批又受天然林保护政策影响难以通过
(政策一收就死,一放就乱)。此外,林下开发投资额度大,回报周期长,地方财政无力
扶持,难以形成集约化经营。20xx 年国家千万亩经济林工程,对经济林大榛子、刺嫩芽、
果树等补贴 300—600 元/亩,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20xx 年至今,只有常规造林政策,补
助100-200 元/亩不等,林地经济发展放缓。
三、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相关建议
“ ”与外市周边山区县比,清原产业具备一定的优势,如清原龙胆是清原的明片,全国北龙
胆销量82% “ ”来自我 。 清原 鹿 是我县马 们历经30 “ ”“多年培育起来的自主品牌。 辽五味 辽
”细辛 等都较早获得地理标志认证。我县野生归圃平地药材品种较多,规模已超过 10 万
“ ”亩,获得 北药道地中药材中国第一县 称号。林下参也具备一定规模达到 12 万亩,其他
产业都具备一定技术基础,现仍有100 万亩林地空间没有得到利用。我们的发展空间有,
“ ”在如何利用好资源,把资源变成资本上做文章,是我们落实 五位一体经济建设和生态文
明建设的主战场。
(一)抓好龙头企业建设,推动区域特色产业开发。我们应该总结、包装、宣传我们的区
域特色产品,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或鼓励引导本地企业转向利用本地资源加工方面来,同高
等院校、科研院所联合开发、联合办厂,把资源、产品转化为商品,解决农民在销售方面
后顾之忧。探索建设北药道地中药材交易市场的可行性,规划建设产业园区,形成产加销
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的生产体系,促进山区资源加工产业快速健康发展。
(二)进一步放宽森林经营政策,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要加强开发林下资源、发展重点产业的领导,制定相应的规划和政策,强化监督管理,实
行依法治山治水。指导各村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按照统一规划和部署,在保护生态环境同
时,抓好荒地、林地、草地、小流域开发。合理调控森林郁闭度,对适合林下参种植要求
的放宽到0.6—0.8 之间,这样既有利于树木生长,又可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制定相关
政策,避免滥砍乱伐。政府及有关部门要对林地经济品种以及疫病防治的研发给予重视,
退耕还林要引导鼓励农民多发展经济果林,避免满山全是红松林的单一树种。要对新品种
试验研究进行立项,给予相应的资金投入。积极争取上级生态工程、综合开发等政策,出
台相关财政政策,重点用于种子种苗的培育、优良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基地的建设、区域
品牌宣传等方面。
“ ”(三)注重产业文化发掘,推进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 一乡一业、一村一品 ,建设特
色村庄,发展生态采摘、农家乐、民宿项目;结合中医药产业发展,开发中医药旅游,发
展药浴、养生保健、地方特色药膳美食,形成特有文化;充分利用林下参、黄精、食用
菌、马鹿、林蛙、柞蚕丝等特色产品,开发旅游产品,打造土特产品基地,延长产业链
条,推动旅游业发展。
标签: #调研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突出区域特色发展林地经济为推动清原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林业经济转型升级,有效破解既要守护青山绿水又要让群众增收致富两难之题,县政协成立专题调研组,赴桓仁、集安、通化,对林地中药材、林下山野菜归圃、经济果林及农产品深加工考察调研,并结合清原清山绿水资源优势,提出相关发展建议。一、学习考察调研情况“桓仁、集安、通化将以人参为主的林地经济做大做强,形成了农业+”多业态发展态势,推进了产业融合发展,有力推动乡村振兴、县域经济发展。(一)注重林地经济综合开发,实现产业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桓仁以山参为主的林地药材面积达到63.85万亩,山参保护基地规模居于全国县级首位。红松果材、大榛子、核桃楸干坚果...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0.0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