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

免费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贵州 xx 县在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开发 xx 县畲族文
化旅游资源,20xx 年8月6日至 9日,我 考察 一行县 团 33 人在横河镇党委书记陈振友、
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雪花的带领下,专门赴贵州省 xx 县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实地考
察了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及下寨等景区景点,并与 xx 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
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xx 县文体局、xx 县郎德镇等有关部门座谈,探讨了广东 xx 县与贵
州xx 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交流和发展。通过学习考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受
益颇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 县旅游发展情况
xx 县位于贵州省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 42 公里。拥有 4a 景区一处,国家森林公园一
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处,省级风景名胜区一处,主要有西江景区、雷公山景区、郎德
景区等景点景区;有国内旅游社 1家,四星级酒店 1家,二星级酒店 3家,正在申报三星
酒店 2家,申报 2星级酒店 1 家,农家乐 415 家。共有床位 4940 个,餐位 14440 个,其
中,酒店床位 1528 个,餐位 4930 个, 家 床位农 乐 3510 个,餐位 9517 个。
xx “ ”县是 九山半水半分田 苗族聚居区,是几乎没有工业支撑的国家级贫困县。在乡村
贫困面大、可进入性条件差、政府投入能力低、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当地政府极为
重视旅游业的发展。20xx 年,xx 县委、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旅游强县的若干意
“ ”见》,明确提出了乡村旅游在全县旅游发展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以 富民兴雷 为目标,根
“ ”据 一业带三产 (旅游业带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发展)的发展思路,实施政府主导旅
游发展的战略,旅游业已发展成为 xx 县的支柱产业。20xx 年, 州省在贵xx 县西江成功举
“ ” “ ”办了 贵州省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 ,更加快了雷山旅游 二次开发 的进程。经过几年
的快速发展,雷山已成为了世界旅游目的地。20xx 年全 接待游客达县175.25 万人次,实
现旅游综合收入6.46 亿元。
二、xx 县旅游发展的主要经验
(一)实施政府主导旅游发展战略
1、加强政府对旅游发展的组织领导
一是 xx 县旅游办改名为 xx 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增强了旅游部
门的行政管理职能;二是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乡村旅游工作指导小组,乡镇也分别成立协调
小组,从县到乡镇都有专人负责旅游工作;三是在西江、郎德、南猛、脚猛、猫猫河成立
旅游管理协会。此外,还设立了西江景区管理局和西江千户苗寨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景区
管理局主要负责景区日常行政管理,西江旅游公司负责景区经营性活动。
2、建立旅游发展扶持与激励机制
政府将旅游发展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并建立奖励制度。政府拿出资金对乡村旅游贡献
单位、村民、旅行社等进行奖励;高标准对农家乐进行规划设计,拨付扶持资金,进行农
家乐改造;将乡村旅游工作纳入重点旅游乡镇年度目标考核责任制。并且,从20xx 年
起,每年从财政预算中拨出100 万元作为发展乡村旅游贷款贴息,并逐年递增,贴息专款
由旅游部门统一管理,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实施。
3、加大旅游基础设施投入
xx 县政府在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20xx 年,政府投
入资金5000 多万元,完成旅发大会西江主会场、西江苗族博物馆、西江民族工艺品加工
销售一条街等26 个旅游基 施建 ;投入础设 设 394 万元,完成上、下郎德村寨沿街包装、
芦笙场及长廊等16 个 目建 。项设20xx 年,政府投入 1880 万元,完 xx 县城教厂坝、羊常
坝沿街房屋立面民族特色包装,投入 7000 多万元,建成西江连城至凯里排乐、西江至凯
里朗利、xx 县城至凯里舟溪等油路改造 150 公里。20xx 年投入 4000 多万元实施西江北服
务区、西服务区配套设施和西江景区污水收集处理工程建设。
4、政府主导编制旅游规划
20xx 年,xx 县重新修编《xx 县旅游发展总体规划》,并在总规划指引下,投资 130
万元先后编制了《西江千户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规划》、《乌东苗寨综合性修建性详细
规划》、《xx 县郎德苗寨旅游综合开发修建性详细规划》等规划。20xx 年,政府投入 560
万元用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完成西江千户苗寨、乌东苗寨综合性详规和《雷山风景名胜
区总体规划》编制并通过省级评审,完成上下郎德综合性详细规划;启动了文化保护规
划,实施了上、下郎德苗寨,乌东苗寨,西江千户苗寨,新桥水上粮仓保护项目建设;
20xx 年完成了《xx 县西江千户苗寨保护性控制性规划》,启动西江和郎德上寨全国历史
文化名镇(村)保护规划编制。通过科学规划,指引旅游发展,避免破坏性重复性项目建
设,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注重发动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展
苗族文化是 xx 县的核心旅游资源,而当地的苗族居民,无疑也是重要的旅游吸引物
之一。xx 县发动全县人民特别是少数民族居民参与旅游,一是注重保护少数民族原住居民
的文化原生态特征,使原住居民成为重要的旅游吸引物;二是引导原住居民参与旅游发
展,成为旅游从业者,实现旅游富民。据了解,在西江景区内,文艺表演队伍基本上都是
当地或附近乡镇的居民构成,迎宾队伍则全部是西江苗寨景区内的原住居民,其中很多还
是老年人,他们每天在景区大门,身着苗族盛装,吹着芦笙,唱着迎宾歌欢迎游客,工作
5小时将可获得 14 元的酬劳。迎宾队伍,是西江景区一道靓丽且独特的风景,也是促进就
业的途径,让老年人老有所为,让更多当地群众直接参与景区的发展,促进和谐社区的建
设。
原住居民是西江旅游实现快速发展的基础。在西江景区,通过原住居民的参与,实现
“ ”了吃、住、行、游、购、娱 六大产业要素的集聚发展。据统计,20xx 年和 20xx 年对
“ ”比,景区 苗家乐 接待户从40 户发展到138 户,增长 2.45 倍;民族工艺品店从28 家发展
到75 家,增加 1.68 倍;宾馆客栈从 3个 展到发8个(其中以星 准建 的级标 设 宾馆 2
个),增加 2.7 倍;餐饮店从8家发展到18 家,增加 1.25 倍;从事银饰、服装、摄影,
出租苗衣等摊点经营农户从原来的没有发展到163 户;茶楼酒吧从无到有,现有茶楼酒吧
5家;表演从业人员从 20 人发展到近 450 余人,增加 22.5 倍;服务从业人员从 260 余人
发展到800 余人,增加 3.08 倍。西江村直接参与旅游的农户达516 户2100 余人。通 西过
江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景区开设环卫、消防、票务、交通协管等各类管理就业岗位130 余
个, 建西江文工组团60 人,组建西江迎宾队伍和游方队伍共300 余人,解决了景区部分
群众的就业问题。群众收入不断增多,西江村人均纯收入从20xx 年的 1700 元增加到20xx
年的 4000 多元。
(三)注重保护原生态文化
文化的原生性是 xx 县旅游生存之本,也是雷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xx 县委、县政府
非常注重保护文化的原生性,出台了《西江千户苗寨民族文化保护评级奖励办法》,采取
发放民族文化保护经费的办法,直接奖励给景区原住居民,加强对古建筑群的保护,激发
“群众参与景区的建设和管理积极性,老百姓的民族文化保护意识得到增强,从要我保
” “ ”护到我要保护 的氛围逐步形成。
20xx 年至 20xx 年,xx 县投入不低于 150 万元的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用于奖励老
百姓在保护苗族吊脚楼建筑方面做出的贡献。村委根据各家各户房屋的建筑年代、建筑风
貌、穿着民族服装、行为规范等方面进行评分,评分越高,其获得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
越多。20xx 年,西江景区 将从 票收入中提取还门15%作为民族文化保护奖励资金。景区门
票收入越多,则奖励给老百姓的奖金将更大。
此外,xx 县还重点抓好了30 个民族村寨 展、发30 名民族文化传承人才保护、30 名民
族文化产业人才培养的原生态苗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工程。
据了解,西江苗寨、郎德上寨、雷公山森林公园、大塘水上粮仓、乌东水系景观每天
迎来上千人的游客,成为中外游客体验原生态苗族文化的大本营。此行,我们和每一个在
西江旅游景区的游客一样,从进入景区的那一刻开始,就体验到了浓郁的苗族风情,苗族
的迎宾歌、寨门酒、拦门酒、长桌宴、敬酒歌等,还有品尝到了苗家美食。在进到农户家
“ ”时,还被苗族姑娘给戴上了一个意寓 红运当(蛋)头的红色鸡蛋。热情好客的苗族人
民,让我们在西江度过了快乐的时光。
(四)注重塑造特色景观
“ ” “ ” “ ”城市形象作为一个城市的闪亮名片,既是一种无形资产 ,也是一种有形印象 。
特色是城市发展的生命力,而文化是一个城市的气质和灵魂,xx 县依托原生态民族文化旅
“游资源优势,围绕旅游建设民族创意县城,按照 蓝天、绿园、碧水、宁静,具有浓郁民
” “ ”族文化特色的山水园林旅游县城的发展定位和 以旅游景区标准规划建设县城的理念,
将苗族文化寄寓于城镇建设之中,通过政府统一规划,在城市建筑、市政设施、民族广
场、民族体育活动中心、旅游景观等特色风格设计和建设上都体现苗族文化个性和特征。
县城的街道的路灯,设计成苗族图腾牛角形状;民族文化广场从高空看,好像苗族姑娘的
“ ”头饰;县城所有临街的房子,都按照苗族建筑风格重新改造,屋檐都长 了牛角,并且都
装了灯,夜幕降临,所有的灯全亮,整个县城,美不可言。游客在这样一个美丽的西南小
县城,夜晚可以待得非常惬意。在西江景区,政府要求每户苗寨都统一悬挂装饰灯,夜幕
“ ”中的苗寨,如夜空中的繁星点点,印 了 用美 回答一切 , 游客 都 前往 景证丽让们纷纷 观
台,占据最佳摄影点。xx “ ” “县城被评为中国最美的小城 ,西江村、乌东村获评 中国景观
” “ ”村落,上郎德村获评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摘要:
展开>>
收起<<
贵州雷山县旅游考察报告 为学习借鉴贵州xx县在苗族文化旅游发展方面的先进做法和经验,开发xx县畲族文化旅游资源,20xx年8月6日至9日,我考察一行县团33人在横河镇党委书记陈振友、县文体旅游局副局长陈雪花的带领下,专门赴贵州省xx县考察学习。考察团一行实地考察了雷公山、西江千户苗寨、郎德上寨及下寨等景区景点,并与xx县旅游产业发展和风景名胜区管理办公室、xx县文体局、xx县郎德镇等有关部门座谈,探讨了广东xx县与贵州xx县文化旅游事业的交流和发展。通过学习考察,让我增长了知识,开阔了眼界,受益颇多,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xx县旅游发展情况 xx县位于贵州省州西南部,距州府凯里42...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5 页
大小:43.8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