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考察报告2篇
免费
工程考察报告 2篇
观察 思考 收获
——赴北京学习考察报告
文德路小学 宋丽峰
今年 4月有幸参加了广州市百千万名师工程赴京考察的活动,为期三天的学习给我带来不
少的冲击。
这一行,我们 36 —— ——位学员一起走进了一所学院 北京教育学院;认识了三位大师 李
——方院长、李晶教授和陈琳教授;三所小学 方家胡同小学、首师大附小、海淀区民族小
学。通过参观学校,我们感受到各校不同的特色、风格和孩子们不同的气质表现。北京,
的确有它独特的一面。
在教育学院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李方院长和李晶教授的讲座,又与人文学院
的陈琳教授进行了坦诚地交流。
——第一位 李方院长
“ ”李院长的讲座题为 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 ,他主要从时代对教师的要求以及关于教育
“ ——创新的思考,谈自己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的思考,重点就 多元智能 从心理学到教
”育科学的实践和应用 谈了自己在国外收集的一些案例,从而提出要在学情分析中确定智
能因素,在教学设计中的体现智能轨迹,更倡导教师要为理解而教,谈到多元智能的切
入、启发与深度思考以及对个性化学习与多样化教学达到教与学的契合的方式。
李方院长的讲座中谈到时代对教师的要求,认为,当今的教师个体要成为终身学习者,能
够进行复杂的思维,做有思想的人。让我想到最近读到的吴非老师的《不跪着教书》这本
书,书中也要求我们教师要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怀疑精神。的确,只有教师的思想独立了,
“才能教会学生用智慧去怀疑,去判断,去立论,去创新! 只有用思想才能滋养丰富的心
灵和厚重的人格。只有教师的思想光明才能烛照出学生的精神灿烂,只有教师的情感高尚
才能熏陶出学生的高尚情感,只有教师的心理健康才能培育出学生的健康心理,只有教师
”的人格伟岸与厚重,才不会导致学生的人格猥琐与浅薄。
就教学而言,我们的目标就是发展学生的智能,那么究竟智能包含哪些内容经常没有正面
的给以回答.所以对智能的界定成为我们从事教学的起点。李院长的讲座讲述了多元智能
理论,同时通过大量的国内外案例,分析了基于多元智能培养的教学策略。给我的启发很
大,对我们提高教学设计的针对性有很大帮助。通过学习,使我自己对提高学生的多元智
能的培从下意识变为了有意识.今后可以用 一理 自己的教学这 论审视 设计.检查自己设置的
问题,设置的环节是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多元智能的开发。
——第二位 李晶教授
“ ”李教授的讲座题为 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要点 ,她的讲座结合一个个具体生动的生活实例
和教学实例,详细解读了教学设计方面四条标准和教学实施方面七条标准。重点对正确理
解教材和实证分析学生情况进行了剖析,并给出了具体可行的策略,使教师们对一些综
合、模糊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李教授丰富的知识内涵、精湛的理论阐述给了老师们强
烈的感染与深深的感悟,引发了教师对课程改革的深入思考。
在听完李晶老师的讲座后,我收获良多。整个讲座结构严谨,逻辑清晰。对我感触比较深
的是在讲有详细案例的那几条结果指标的时候,尤其是在讲要实证的分析学生的情况下的
两个结果指标的时候。一条是:分析学生学习新知遇原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关系。另一条
“ ”“ ”是:分析学生的认知特点。其中说到皮亚杰的 同化 顺因 理论时讲了一个故事,就是
鱼,青蛙和牛的故事。其实很多时候,我们都像是青蛙老师,虽然对知识的讲解和表达非
常的清晰和正确,但学生依然会形成错误的偏离事实的认知或技能,这就是我们对具体学
生的认知水平和认知特点缺乏足够的了解。还有我们经常在自己讲的很清楚学生却不能正
确掌握时总容易把原因归结为学生的原因,常说,我都讲的这么清楚了,你们还是不会,
真是笨死了。其实是自己对学生的认识没有具体化。说到底还是教学设计的问题。
关于教学目标的表述,李教授也为我们做了详尽的标准解读。一边听着讲座,我一边在思
考,我们学校的各科的课时目标的制定,有时候的表述的确是很不清晰的,李教授指出的
“例子:学生(主体)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条件),准确(标准)说出(行为)世界人
”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 这个例子具体说明的表述的方法,很有实际指导意义。老师们如
果可以长期这样制定教学目标,不仅可以对教学评价有指向,也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具体
的要求。
“ ”另外,李教授对课堂教学中的 强化 的科学解读也使我有豁然开朗的感觉。要在不同时
段、场合将相同的内容进行四次以上的重复,才是强化。这就回答了我们教学中常常提出
的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讲过的知识,孩子们却很容易淡忘?
“2+2”的评课形式也很值得我们借鉴,找到两个美丽的瞬间,进行分析和深入的联想;
……找到两个遗憾的地方进行分析、思考,提高自己的观察水平 李教授的讲座带给我不少
新的收获,我会力求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更科学地设计教学的流程,采用更加有效地教
学方式,从而完善自己的课堂教学。
——第三位 陈琳教授
在与北京教育学院教师教育人文学院副院长陈琳教授的交流中,我们发现陈教授是一位真
诚、热情、谦逊、朴实又开朗的老师,她与我们的交流没有特别的准备,而是与我们就语
文的教学展开平等的 与交流,她不是只 自己的言 演 ,而是更多地 听我 些对话 顾 论说 倾 们这
一线教师的心声,为我们答疑解惑。
在与陈教授长达两个半小时的交流中,大家面对面对语文教学展开对话交流,你一言我一
语,让我们不得不对语文教学的实质进行深层的剖析与反思。语文教学到底该如何教?每
一节语文课到底要交给孩子们什么?情感重要还是知识点更有用?什么才能给孩子们留下
终身受益的知识?平时的教学、比赛的课例应该是一致的吗?你是有个性的语文教师吗?
……
让我深深感受到语文教学任重而道远,吾辈一定要上下而求索,找到一条带领孩子们走向
……更加广阔的天地的道路
从三位教授的讲座与谈话中,我看到了他们对教育的热爱与责任。他们的执着深深令我感
动,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教学信念与信心。
考察期间,参观的三所小学各具特色,匆匆的一天半,每所学校半天时间的停留,回到广
——州才有时间细细品味
——第一所 方家胡同小学
这是一所拥有1XX 年悠久 史的老校,它坐落在北京的 城区方家胡同里,老舍先生曾是历 东
该校的第三任校长。占地不大,现用的校牌是老舍的夫人胡洁青女士题的。这里原来是偱
郡王府。学校的格局还是古香古色的王府建筑,学生就在大殿里面上课,大殿前有两棵茂
盛的海棠花,体育课时,孩子们就在海棠花下围坐、排球、活动,很有特色。我们在方家
小学 两 ,两 是各有特色。一年 的古 教学,以 主要教学手段, 孩子观课 节 节课 级 诗 读为 带领
一次次走入诗境,感受诗情。教师流畅的语言,耐心、扎实的朗读指导、写训练,教师对
语文学习习惯的细致培养,都让我深深感动。六年级沈淮老师执教的《跨越百年的美丽》
也很有教师独特的设计风格,沈老师精炼的语言,包括小结语、过渡语的精心设计,让我
不得不佩服教师的语言功底。教师的评价语言更是精到,对每一位学生的回答都有点睛的
评价,这些评价起到了指导、点拨、提拔的作用,帮助学生养成自觉、自我学习的意识。
两节课的教学,教师都及其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从情感入手,培养学生关注语言现
象,课堂上看到孩子们一次比一次有进步,的确是充满生命力的真实课堂。还有一点让我
印象特别深刻的是,沈淮老师组织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时,孩子们静静阅读了将近8分钟,
从这儿我看到了教师的教学的踏实、扎实,在这 8分钟里,沈老师是投入到孩子们的自学
讨论中的,他在小组中,适时进行与学生的个别交流,看到他耐心的点拨和引导,这样的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我觉得才是真正有效、真正到位、真正有意义的。
——第二所 首都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这所学校与方家胡同小学,就好似大家闺秀与小家碧玉。在学校门口墙壁上,我们看到一
“ ” “行亲切的问候 孩子们,你们好! 走进校园,刚才问候语的墙壁背后原来是孩子们,祝
”你们一路平安!好温暖的话语。这所学校在 1957 年建校, 有教学班现42 个,学生 1600
人。学校占地24000 平方米,建筑面积14000 平方米,拥有五栋教学楼,(设施齐全,设
备先进,为学生全面发展提供物质保障),建有300 米环形运动场一个,三个篮球
场,500 “ ” “ ” “平方米餐厅。学校以 童心教育 为办学理念,追求 人的发展,关注学生的成
” “ ”长 ,观照 孩子的心灵 ,以童心管理、童心德育、童心教学为策略,让学生在童心课程
中自由成长,在童心活动中自主成长,在童心评价中自发成长。
首师附小的两节课都是以分组教学的形式进行的,一开始看六年级的送别诗教学时,我心
“中一直有个疑问: 小组的汇报时一早排练好的吗?怎么还有做好的ppt?这些汇报的孩子
”都像老师一样,完全不用教了啊! 在观完第二节一年级的小诗教学后,我才不得不承
认,我刚才的推测是多么狭隘的认识!看看这些一年级的孩子吧!他们才入学大半年,就
已经完全具有小组合作学习以及汇报的能力了,他们与其他小组成员的交流技巧已经如此
娴熟,更何况刚才那些六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呢!?
后来,在听了王校长对学校生本教学、真美课堂的介绍后,了解了学生的前置性学习的内
容,我真的感觉很震撼,这样的课堂长此以往对学生的训练,孩子们的能力还怕不会提升
吗?
标签: #考察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工程考察报告2篇观察思考收获——赴北京学习考察报告文德路小学 宋丽峰 今年4月有幸参加了广州市百千万名师工程赴京考察的活动,为期三天的学习给我带来不少的冲击。这一行,我们36————位学员一起走进了一所学院北京教育学院;认识了三位大师李——方院长、李晶教授和陈琳教授;三所小学方家胡同小学、首师大附小、海淀区民族小学。通过参观学校,我们感受到各校不同的特色、风格和孩子们不同的气质表现。北京,的确有它独特的一面。在教育学院的一天半时间里,我们认真聆听了李方院长和李晶教授的讲座,又与人文学院的陈琳教授进行了坦诚地交流。——第一位李方院长“”李院长的讲座题为教育创新与创新人才培养,他主要从时代对教师的...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4 页
大小:42.7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