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蝶恋花诗词鉴赏演讲稿(9篇)
免费
蝶恋花 演 稿一诗词鉴赏 讲
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
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 1071 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
邮,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 1074 年)春,苏轼在润州京口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
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
下,作了这首词。
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
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
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好像是美人的发髻。上片主要写景,在作者笔下展开
的是一幅山清水秀的清丽的春景,眼前的图画般的美景,却钩起了作者无尽的乡愁,在这
里作者运用了物我对照乐景衬哀愁的写法,山水虽美,但终不是自己的故乡。
词的下片紧承上片侧重写自己的思乡的心情。作者落笔对面,先不直接写自己如何思乡,
“ ” 而是写收到乡书一封, 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 从这些语句中可以体会到词人的 家人急
盼远方的游子归家的殷切心情,以虚写实,更可见作者难耐思乡之情。家人盼归,可是作
者回乡的日程还是遥遥无期,面对无可奈何的局面,作者只能是借酒浇愁面对东风抛洒热
“ ”泪了,所以结句说 回首送春拼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 我只有回头拼命喝酒,送春归去,
春风倒还多情,抹去我的行行泪涕。
最后这两句不回答乡书中的问题,而是以春光易逝借酒浇愁作结,但是有家难归之意已溢
于言表。这种不答之答比直接回答具有更强烈的感染力量,充分抒发了他那种难以言状的
思乡之情。
蝶恋花 演 稿二诗词鉴赏 讲
帘幕风轻双语燕。午醉醒来,柳絮飞撩乱。心事一春犹未见。余花落尽青苔院。
百尺朱楼闲倚遍。薄雨浓云,抵死遮人面。消息未知归早晚。斜阳只送平波远。
帘幕在微风的吹拂下,款款摆动,燕子轻语呢喃,像是交流着情话。酒醉醒来,柳絮随风
纷飞凌乱。整整一个春天,心里所想的情人至今仍未见。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
都凋落殆尽了。
在百尺高楼之上,将所有的栏杆倚遍,但那细雨和浓云,总是将视线遮拦。还不知道情人
早晚归来的确切消息,只能望着斜阳映照水流,流向远方。
“ ”撩乱:纷乱,同 缭乱 。
心事:心中所思虑或期待的事。
犹:还,仍。
“ ”百尺朱楼:朱楼即红楼,富家女子所居,百尺 形如其高。
倚(yǐ):靠。
抵死:总是,老是。
平波:平缓而广漠的水流。
这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不详。晚春的景象令词人惜暮春思远人,于是创作了这首伤春怀远
的作品。但也有记载这首词的作者是欧阳修,作者是否为晏殊,尚有疑问,学术界较支持
作者为晏殊的说法。
这是一首伤春怀远之作。
上片主要是写主人公伤春怀人的悲愁和由此引发的纷乱心绪。开篇三句写闺妇触目所见之
景,以景起情:晚春的和风轻轻地吹动着帘幕,燕子双双在檐廊的巢上啾啾话语。如此的
良辰美景,愈加勾起了对远方恋人的深切怀念,以至主人公借酒浇愁。然而,愁而饮,饮
“ ”而醉,碎而睡,一觉醒来,只见庭院的柳絮随风舞。双语燕在手法上用的是反衬,即以
“ ”乐景写哀情,以成对燕儿的亲切话语,对照闺妇块然独处的孤独和凄冷。一个 醉 字,展
示了主人公忧愁之深。两句合起来,写出了主人公所处的季节(晚春)、时间(午后)、
地点(闺房)和眼前的景物(燕、柳),描绘出一幅暮春时节的风物图画,明里写景,暗
“ ”里抒情,写物亦人。 心事一句,明点出闺妇的心态。整整一个春天,在孤单、愁寂中度
“ ” “ ”过,心里想的是什么,自己也说不清。 犹未见与柳絮的飞撩乱 相呼应,用的是陪衬,
即以哀景写哀情,沸沸扬扬的柳絮在风中飘飞与闺妇思念情人的纷乱心绪是极相吻合
“ ”的。 余花 句,进一步点染了暮春时节的浓重氛围。长满青苔的庭院,连晚开的花儿都凋
落殆尽了。然而,花落人不在,燕语人不归,春老红残,香消色减,青春飞逝,衬托出主
人公的悲伤。整个上片,以景语为主,景语与情语互见,物象与心绪交融,反衬与陪衬杂
用。特别是最后一句,写得情味隽永,深曲委婉,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
“下片通过对景的拓展来达到对情的深化,进一步从视野的被阻隔来表现相思之无极。过
” “ ”片 三句,写闺妇为相思所折磨,禁不住登楼望远,以从 天际识归舟中求得一丝半缕精
神上的安慰。可是,展现在她面前的是如烟的春雨和布满浓云的灰黯的天空,眼前的一切
“ ”都被 地遮盖了,什么也看不 。 百尺 句,勾勒出 倚楼 望的痴情形象,朱严严实实 见 闺妇 怅
“ ” “ ”楼而百尺 ,状楼之高,望之远。 闲倚遍 ,言登楼之频繁,盼归之殷切,怀人之情深,
“ ” “ ”惆怅之浓重。 薄雨 句,再次点明季节的特征。抵死 句,说视线被阻,世事多艰,难如
“ ” “ ” “人意。主人公不能 望尽天涯路 ,而是 抵死遮人面 ,望而不能,盼而难求,足见 天地
” “终无情 ,其愁苦之深可想而知。由于主人公盼归不能,音信又断,所以就只能是 消息未
” “ ”知归早晚 ,游人什么时候回来,无处得知。末句斜阳只送平波远 ,写得极为疏淡、含
蓄,具有丰富的表现层次:一说闺妇登楼倚望从薄雨之日到斜阳之时,景观的变换暗示盼
归持久;二说游子取水路而归;三说闺妇等待心爱之人而每每落空,终究失望;四说闺妇
“ ” “ ”盼归的离情愁绪如悠悠江水, 无穷无尽 、欲断更流。
本词全篇写得语浅情深,词约意浓,反映了封建社会痴情男女悲欢聚散的人生苦难。全词
通过暮春景象的描写,表现了闺妇对游子的殷殷思念之情和盼归不能的惆怅、幽怨的心
绪。通篇写得淡雅、含蓄、和婉,体现了晏词的一贯风格。
蝶恋花 演 稿三诗词鉴赏 讲
两岸月桥花半吐。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先自冰霜真态度。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问花花又娇无语。
拱桥两岸红梅花儿刚刚绽放,露出鲜红的花瓣,散发着沁人心肺的清香。不知不觉地将游
人误导,产生出许多幻想。自以为走进了武陵溪上的桃花林中,却不知已踏入江南迷人的
红梅之乡。
梅花啊,你本应是冰清玉洁的素装,为何却在枝头把胭脂涂上?莫非司春的女神不喜欢清
淡,才为你化上这般浓艳的红妆?红梅默默不作回答,只是一副娇羞可人的模样。
红透肌香,暗把游人误:指梅花鲜红芬芳,让游人留恋不已,以致迷失道路。
武陵溪:即晋人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所载的桃花源。
态度:举止风度。
何事枝头,点点胭脂污:意为梅花原本素白,充满傲霜之态,现在却为何被脂粉污染?
莫是东君嫌淡素:莫非是春神嫌梅花太过素雅,所以为它染上脂粉?东君:日神,一说司
春之神。
这是一首礼赞梅花的词作。
“ ”词的上片赞颂梅花的迷人之姿。首句入笔捉题,直截了当地写梅花两岸月桥花半吐。溪
水岸边小桥两端的梅花已经绽蕾半开。紧接着直接写梅花半吐的风韵和游人对梅花的迷
“ ”恋。那半开的梅花通体红透,香气四溢。 肌香二字以美人暗喻梅花香气袭人冰肌玉骨的
“ ” “ ”娇姿。正是梅花这绝代风彩,才使游人不知不觉中为其所吸引。一个 暗 字、一个 误字
“ ”把游人情不自禁的迷恋梅花的神态写足。以下二句 尽道武陵溪上路,不知迷入江南去 用
东晋文学家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武陵渔人误入桃源、忘情迷途的典故,反衬江南梅花的
“ ”迷人风姿。此二句是说人人尽说那 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桃花源记》)的武陵溪畔桃
花林的美丽,却不知这梅花半吐的江南风景的迷人。对比之下,更突出这江南桥畔梅花的
美丽,表现了主人公爱梅的情感。
如果说上片从色艳香浓的外部面貌来礼赞梅花的话,那么,下片则是从凌霜傲雪的内在品
“ ” “ ”质来颂扬梅花。过片 先自冰霜真态度 一句,赞扬梅花凌寒独放的坚强品格。争先二
“ ” “字突出梅花不畏严寒霜雪的精神, 态度 即姿态品格。紧接着词人用一设问:何事枝
” “头,点点胭脂污?莫是东君嫌淡素? 意思是:梅花为何在冰霜严寒之中用胭脂般的红艳
”去点染枝头?莫非是司春之神嫌冬天百花凋零,色彩过于单调之故?东君即司春之神。
这一设问实质上旨在突出梅花凌霜傲雪的高风亮节,颂扬它给人们带来春的消息。煞尾
“ ”句 问花花又娇无语 再度褒扬那娇艳的梅花,毫不炫耀自己,默默地装点人间春色。
古之人咏梅词极多,但大多从其冷艳着眼,抒发词人寂寞的情感。如陆游的《卜算子·咏
“ ” “梅》、姜夔的《暗香》、《疏影》等等。在他们的笔下,梅花是一个 寂寞开无主 、 此
”花幽独的孤芳自赏的形象。而真德秀却能别出蹊径,一扫大多咏梅词人失意孤寂的怨
艾,对梅花绰约迷人的风韵作了热情的描摹,对梅花凌霜傲雪的品格作了全面的褒扬。词
的氛围热烈,格调高亢。词人真德秀幼即聪慧异常,四岁诵书,过目成诵。十五丧父,依
赖寡母力贫教养,又得同郡人相助,才得以入学中举。宋理宗时官历泉州、福州知府,入
为翰林学士,拜参知政事。他为人正直,凡是做官所到的地方,皆布惠政,廉声卓著。其
标签: #演讲稿
摘要:
展开>>
收起<<
蝶恋花演稿一诗词鉴赏讲雨后春容清更丽。只有离人,幽恨终难洗。北固山前三面水。碧琼梳拥青螺髻。一纸乡书来万里。问我何年,真个成归计。白首送春拚一醉。东风吹破千行泪。苏轼于宋神宗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出任杭州通判,他和故乡亲友的联系全靠江船通邮,宋神宗熙宁七年(公元1074年)春,苏轼在润州京口收到家乡来的一封书信,信中殷勤致意,询问归期,苏轼的思乡之情便难以抑制了,在身为宦游之人身不由己的痛苦下,作了这首词。词开篇写景,雨后春天的景色更加青翠美丽,可是那远离故乡的人,深沉的愁恨总洗不去。物我对照,更反衬出乡思之深。以下接着写北固山一带碧水环山的秀丽景色。弧形的江面,仿佛是碧玉梳子,苍翠的山峰...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演讲稿
价格:免费
属性:12 页
大小:54.9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