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师的年终总结(通用35篇)

VIP专免
3.0
2024-08-07
999+
85.9KB
46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软件工程师的年终总结(通用 35 篇)
件工程 的年 篇软 师 终总结 1
在这一年,我跳了两次槽,一次是自愿的,还有一次是被迫的。我目睹了一些公司从
盛到衰的过程,也看到了一些脚踏实地的公司。
离开 X1 公司,是因为我觉得 X1 公司不是在做软件,所谓的印度模式,我想,绝对不
是这么做的。理想不合,不想浪费时间,也只能背负跳槽的恶名,挂冠而去。去 X2 公
司,是因为看到他是美国独资公司,做外包软件,能够接触美国的客户和技术,希望能够
有所收获,何况,职位也不错。的确很想好好做,也跳累了,只想稳定发展,毕竟,是做
父亲的人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让我目睹了一场资产争夺的好戏。公司易主,流言满
天,诽谤四起,官司大战,这种平常只有在电视和电影里看到的情节,我实实在在的亲身
经历了,也算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吧,至少,让我看到了人性最阴暗和恶毒的一面。自然,
是做不下去了,只能又走。
也看到了一些踏踏实实做事情的公司。园区的瑞博软件就是一个。很少看到如此踏实
做事的公司。若干年后,只要他能够存活,必定是一个成功的公司。虽然老板对我也很有
诚意,只是,对于教育软件,我实在没有太大的兴趣,何况,如果想做教育,我何不选择
安博呢?毕竟,安博给于我很多。回头想想,在其他公司,我都是在奉献,只有在安博,
是学习了很多。
说起跳槽,其实,看看那些公司,有多少是在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老板本不懂软件,
都是看着软件行业能赚钱,想来捞一票,结果把中国的软件行业做坏了,也害苦了中国的
程序员。自己不好好做事,怎么怪别人跳槽?同工作经历的坎坷相比,,在个人能力方
面,今年的进步是非常大的。今年上半年,我的进步集中在技术领域。我更加深入研究了
设计模式、EJB 体系和.Net 平台,还有 UML 建模,终于有所突破,设计了一套自己的基
于.Net 平台的系统架构和开发工具,并且得到了应用的证实。在网上也陆续发表了一些文
章,受到比较好的欢迎,还上了赛迪网的开发之星。
下半年,在软件工程方面收获是很多的。
看到网上对于印度模式从吹捧到批驳的吵闹,也看到 X1 公司学习印度的失败,加上
自己从开始就对那些记者的怀疑,决定好好学习软件工程。我一向认为,任何东西,不能
道听途说,只有自己好好深入研究,才能得其精髓。同时,软件工程绝对不能只看印度
的,毕竟,美国才是软件业最发达的国度。
列举一些学习的参考资料:《RUP 软件工程过程》、《MSF 微软解决方案》、《XP 极
限编程》、《CMM ——实践应用Infosys 公司的软件项目执行过程》、《人月神话》、
《软件需求》、《软件工程 Java 语言实现》。每本书,我都仔细研读了,颇有体会。
我开始就想,印度软件工程绝对不会象那些记者所说的那么简单,所谓的高中生编程
说。所以,我必须实际看看印度的软件工程。《CMM ——实践应用Infosys 公司的软件项
目执行过程》,是印度最大的软件公司 Infosys 公司的分管质量的副总裁写的,介绍他们
的CMM4 的软件工程,果然不同凡响。这是我了解印度软件工程的主要窗口。
首先,同原来的想法不同的,也可能同大多数人(尤其是受那些软件记者影响很深
“ ”的专业 和非专业人士)想法不同的是,软件工程实际上不仅仅只是管理,而是一门涉及
很广的交叉学科。在软件工程中,大约一半的内容是专业性很强的,涉及到软件分析、设
计甚至编码的技术。所谓的结构化、面向对象,都在软件工程的范畴内,同样是软件开发
和组织的重要内容,也是软件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至于软件开发的管理部分,只能算是
软件工程中软件工程过程的部分,或者说项目管理部分。脱离管理来开发软件是绝对不可
行的,同样,抛弃技术基础,空谈管理出效益,便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诚如《软件工
程Java “语言实现》中所说:软件工程范围极为广泛。软件工程的某些方面属于数学或计
”算机科学,其他方面可归入经济学、管理学或心理学中。 在这里,我强调了软件工程中
的技术部分,并非轻视管理,只想在软件工程的概念上做一些拨乱反正,也希望多一些人
来关心软件的核心技术,而不要空喊口号和概念。毕竟,中国的软件太缺乏核心技术了。
其次,对管理要求的严格不说(这个谁都知道),实际上,不管是美国的软件工程,还
“ ”是印度的软件工程,都是比较灵活的。即便是印度这样的所谓 软件工厂模式,对于软件
工程过程管理极为严格,也有一个部分是专门讲述过程剪裁的。整个软件工程过程是非常
庞大和繁复的,然而,由于项目具体情况不同,如项目的规模,参与人员的数量、素质等
的不同,对于软件过程的每个部分,不是都必须的,可以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剪裁。这个
部分对于我的启发是很大的。以前做什么ISO9000 等,开始做了一个以为很好的规范,但
是,到具体项目,总是对不起来,到处有问题,现在想想,便是少了这个变通的部分。不
过,话说回来,这 CMM 也是老美想出来的,而不是印度。
第三,对于开发人员的选用,我发现,美国人是非常注重选用优秀的开发人员
的。Martin Fowler 曾经开玩笑的说,如果给他一批水平不高的开发项目,他会考虑全部
解雇,重新招聘。《人月神话》中也说,如果 200 人开发一个项目,其中 25 个人最能
干,那么会考虑解雇其余的175 个人,让项目经理来编程(当然,后面还有一些抉择分
析,这里断章取义了)。其结论的基础是基于以下研究结果:优秀的开发人员和差的开发
人员,其效率之差可以达到数量级。另外,从管理的角度来说,只有人多了,才会有管理
问题,当团队规模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时,便不会有太大的管理问题。
对于软件来说,很难实现同传统产业一样的工厂化生产,这是由软件开发的本质决定
的。软件的复杂性是软件的本质属性,在这个属性没有改变之前,软件便不会实现同传统
“ ”产业一样的工厂化生产。至于印度的所谓 软件工厂,实际上,只是完成了软件代码的编
写工作,并不是实现了整个软件研发工作,而代码编写工作,恰恰是软件开发中最简单的
一环。至于印度是否真的有很多高中生程序员,印度人的书上没有说,记者到说了不少,
我也无从考证。所以,软件的开发,还是需要选用优秀的人的。除非,公司只想帮别人编
写代码,而不希望有自己的产品和技术。
第四,软件开发中,最重要的还是团队合作和交流。这个是我目前最深切的感受。具
体的,大家都知道,也用不着多 。说
“最后,对于软件开发来说,公司老板的想法是最重要的。如果老板说 No”,那便是
水平再高,管理再好,也 无用。年 ,也做父 了,却 是在漂泊,没有一个可终归 龄渐长 亲 总
以稳定发展的地方。希望目前的公司能够有这个机会。不想总是跳槽。
件工程 的年 篇软 师 终总结 2
我有幸成为北京超图一员,应聘为公司的 java 软件工程师。入任职以来,在部门领
导的带领下,自己感觉无论学习、技术、生活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
20xx 年里我主要完成的工作有三方面:
1、荆门石油石化巡检系统的调研和开发。
该项目是我工作以来第一次涉及到调研,对我来说算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在调研过程
中, 我学会了如何通 和客 的沟通来了解客 的需求。由于自己的工作 不足,在让 过 户 户 经验
调研工作中体现出一些问题。不能很直接的在和客户沟通中非常准确的了解客户的更多需
求,有很多需要和客户交流沟通多次才能明白客户的最终需求,也没有把自己作为最终用
户并站在用户的角度上来考虑问题,这些都是我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提高和改进的地方。
在巡检系统的开发工作中,让我进一步巩固和加强了自己的开发能力。
2、电信12530 增值业务的开发与维护。
从5月以来我就开始接手公司的主要业务之一,12530 电信增值业务。由于前面负责
这个项目的同事突然离职,导致这个项目的交接工再做得不够好,对我顺利接手这个项目
造成很大的困难。而刚一接手这个项目,马上就需要新上一个投票活动,并要对一些主要
代码进行修改,让我倍感压力,几乎都快放弃。最后在金总的指导和鼓励下,顺利的完成
这次活动。在完成这次投票活动后,为了避免下一个接手这个项目同事与我遇到同样困
难,我第一时间将这个项目的相关技术文档补充完全,保证别人能够顺利的进行该项目工
作。通过这个项目,让我加强了自己在高强高压下工作的能力,也让我找到更多自信。
3、襄樊、鄂州家政网络服务中心的开发与实施。
在这两个项目中,除了承担开发工作以外,也逐渐涉及到项目管理的职责,让我在个
人能力上有所提高。为了这两个项目能够顺利完成,除了完成自己的工作外,还主动关心
其他同事的工作完成情况。让我在项目管理和项目进度的把控能力有很大的提高。将襄
樊、鄂州家政网络服务中心顺利实施,为我公司拿下湖北省其他市的家政网络服务中心奠
定基础。在工作之外,我也注重个人能力的提高。工作之余,主动学习一些新技术,与同
事沟通配合,搭建一个 ssh 的开发框架。也学习 spring security 知识,这些新知识的积
累,对我以后的工作有很大帮助。
20xx 年工作展望:
1、将学习的 springsecurity 整合到我们自己搭建的ssh 框架,进一步完善框架。
2、利用搭建的ssh 框架,开发一套oa 系 平台。统
3、做好襄樊、鄂州家政网络服务中心的维护工作。
4、希望公司能够大量拿下湖北省其他市的家政网络服务中心,继续开发和实施湖北
省其他市的家政网络服务中心。
摘要:
展开>>
收起<<
软件工程师的年终总结(通用35篇)件工程的年篇软师终总结1 在这一年,我跳了两次槽,一次是自愿的,还有一次是被迫的。我目睹了一些公司从盛到衰的过程,也看到了一些脚踏实地的公司。 离开X1公司,是因为我觉得X1公司不是在做软件,所谓的印度模式,我想,绝对不是这么做的。理想不合,不想浪费时间,也只能背负跳槽的恶名,挂冠而去。去X2公司,是因为看到他是美国独资公司,做外包软件,能够接触美国的客户和技术,希望能够有所收获,何况,职位也不错。的确很想好好做,也跳累了,只想稳定发展,毕竟,是做父亲的人了。没有想到的是,竟然让我目睹了一场资产争夺的好戏。公司易主,流言满天,诽谤四起,官司大战,这种平常只...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