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导游词范文(精选20篇)

免费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导游词范文(精选 20 篇)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 游 范文 篇导 词 1
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 14 千米,位于大理以北 1.5 千米 山 峰下,背靠 山,苍 应乐 苍
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
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
“ ”照壁,上书 永镇山川 四个大字,每字 1.7 米,笔力雄 ,气 磅礴。塔下仰望,只浑苍劲 势
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 16 层密檐式
塔,底宽 9.9 米,高 69.13 米,塔 有 制覆 ,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顶 铜 钵
典型建筑。
崇圣寺三塔相传建于南诏保和时期,近年来曾在塔顶发现南诏、大理中时期的重要文
物600 余件。南、北二小塔,位于主塔之后,两塔间距 97.5 米,与主塔相距 70 米,成三
塔鼎足之势,两塔均为八斛形檐式空心砖,共 10 级,各高 43 米。
崇圣寺三塔布局齐整,保存完善,外观造型相互协调。大塔协领两座小塔,突出其主
要地位,同时又衬托出小塔的玲珑雅致;小塔 随大塔, 托出大塔的高大、雄 。紧 衬 伟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 游 范文 篇导 词 2
各位游客 , 迎 位来崇圣寺三塔参 游 ,崇圣寺三塔属全国重点文物保们 欢 诸 观 览 护单
位,是南 国和大理国 期建筑的一 具 模的佛教寺 ,位于原崇圣寺正前方,呈三诏 时 组颇 规 庙
足鼎立之势。崇圣寺初建于南诏丰佑年间(公元 824~859 年),大塔先建,南北小塔后
建,寺中立塔,故塔以寺名。 寺的壮 宇在咸同年 已 ,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现 观庙 间 毁
来。崇圣寺三塔位于大理古城西北部 1.5 公里 ,西 山 峰, 洱海,距山脚处 对苍 应乐 东对 约
为1500 米。南 336 米 有桃溪向 流 。北处 东 过 76 米 有梅溪, 靠滇藏公路。它是大理处 东 历
史上规模最为宏大的古刹,南诏丰佑年间曾有殿宇千间,大理国时期是皇家的寺院。崇圣
“ ”寺三塔由一大二小三阁组成。大塔又名千寻塔,当地群众称它为 文笔塔 ,通高 69.13
米,底方 9.9 米,凡 16 级,为大理地区典型的密檐式空心四方形砖塔。南北小塔均为十
级,高 42.19 米, 八角形密檐式空心 塔。三座塔鼎足而立,千 塔居中,二小塔南北为 砖 寻
拱卫,雄伟壮观,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的卓越成就。1961 年3月4日,被国务
院公布为第一批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崇圣寺三塔始建于南诏王劝丰佑时期(公元 824
—859 年)“ ”,先建了大塔 千 塔 ,高寻69.13 米,是座方形密檐式 塔,共砖16 层。稍后又
建了南、北小塔,均高 42.19 米,是一 八角形的 塔, 都是对 砖 10 级。三塔浑然一体,气
势雄伟,具有古朴的民族风格。 修建三塔,除了佛家所宣扬的可以成佛外,还有一个重
“ ” “要的原因,是大理古为 泽国多水患 。古籍《金石萃编》中记载: 世传龙性敬塔而畏
”鹏,大理旧为龙泽,故为此镇之。 相传古时修建三塔,采用垫一层土修一层塔的方法,
“ ” “ ”塔修好以后,才将土逐层挖去,让塔显现出来,故有堆土建塔 与 挖土现塔 之说。建塔
所搭的 ,高如山丘, 达时桥 长 10 余里。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入云霄的大理崇圣寺前三塔,也是由一块砖、一块砖垒
砌而成的。而塔砖却与众不同,上面布满了佛教密宗的各种各样的梵文和汉文的经咒。为
研究大理崇圣寺三塔建造史、大理佛教史、南诏大理佛教与中原佛教之关系的实物资料。
崇圣寺三塔早在1961 年3月就被国 院公布 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 位。务 为 护单 1978
年至1981 年,国家又拨款对三塔进行了历时三年维修加固。在这次维修加固中,有两项
重要发现:一是三塔的基脚不是石基而是土基,二是清理出佛像、写本佛经等珍贵文物
680 余件,这是至今为止发现的最丰富的、最重要的一批南诏、大理国时期的文物。这些
文物成为研究南诏和大理国历史的历史资料。
崇圣寺三塔这里还有许多美丽的景点,我的讲解到这里就完了。接下来我们就去游览
这传说中的崇圣寺三塔吧。但愿今天的崇圣寺三塔能给您留下难忘的记忆。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 游 范文 篇导 词 3
大理是中国唯一的白族自治州,是云南 史文化的最早 祥地之一历 发 .秦王朝把大理地区
正式纳入统治的封建国家版图,汉王朝在这里设置郡县,唐代的南诏国和宋代的大理国在这
里建国都,大理成 当 云南政治为 时 ,经济,文化中心。大理古城是全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献
名邦","亚洲文化十字路口的古都"的美誉,是全国首批 秀旅游城市之一优,荣获"最佳中国
魅力城市"称号.悠久的历史及其灿烂的文化遗留下了众多的文物古迹.其中最负盛名的就
是大理三塔,它以其悠久的历史,丰富的文化内涵及其独特的美学价值,于1961 年被国务院
例为第一批公布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众多游客的心目中,它是大理的象征,也是云
南古代历史文化的象征.到了大理如果不游三塔,就不算游了大理.
大理三塔立在 山之麓苍,洱海之畔.湖光山色把三塔打扮的分外妖娆,而三塔对持,金碧
交辉,又把 山洱海点 得更加秀美苍缀.大理三塔就象美 而多情的白族少女丽,以其
独特的卓越风姿,迎接着四面八方的游客.据载,大理三塔原是崇圣寺的一部分,如今寺
院已在历代的战乱和灾害中毁坏,而三塔却历经千余年沧桑而保存了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
种 史的文化 分历缘.
三塔之中主塔又名千寻塔,建于唐代南 国 期诏 时 (公元 836 年),高69.13 米,是16 层方
形密檐式空心 塔砖,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唐代典型的塔式之一为----密檐式塔.说到这
里,我们脑海里一定会浮现出我们所见过的一些形态各异的塔.大家知道塔按形式可以分为
几种吗?还是让我来告诉大家吧!一般来说可分为4种:楼 式阁,如西按大雁塔;密檐式,如西
按小雁塔;覆钵式,如北京妙应寺白塔;金 宝座塔刚,如北京真觉寺金刚宝座塔.听到这里,有
人禁不住会问:西按的小雁塔,杭州的雷锋塔和大理千寻塔都是密檐式塔,它们又有什么不
同之 呢处?大理千 塔高寻69.13 米,而西安小雁塔仅高46 米,如果把小雁塔比做苗条端庄的
少女,那么在千寻塔面前也会黯然失色.杭州的雷峰塔建于宋代,只有5层,而大理千寻塔建
于唐代,高16 层,历史的久远和建造技法的高超无一不显示出大理三塔独特的魅力.尤其是
明正德九年(公元 1520xx 年)大地震,千 塔寻"裂二尺许,形如破竹",但"旬日复合";民国十
四年()强地震,大理城十室九塌,而千寻塔仅塔刹震落,金 倒鹏毁.这不能不说是奇迹.大家
仔细看一定发现了塔前照壁上刻有"永 山川镇"四字,字体 有力苍劲 ,耐人寻味. 什么 千为 寻
塔底座会有"永 山川镇"四字呢?因为在历史上,大理是一个多水患的地方,"永 山川镇"反映
了当 修建三塔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伏水患时 镇 .为同,这四个字也体现了大理三塔的重要历史地
位.顺便提一下,古往今来,塔的功能大致可以分为崇扬佛教,为灾降邪,三种观赏.而千寻塔
兼具三种功能于一身,具有教高的文化 价艺术 值....
千塔在令我 止寻还们叹为观 ,分立在大塔之后的南北两小塔又引起了我们的注意.两小
塔分立于大塔西南,西北两面,均距主塔 70 米,与主塔成等腰三角形.它们是五代时期大理
国建造的,两小塔形制一样,为均10 层,高42.4 米,八角形密檐式空心 塔为 砖 .三塔各据一
方,形成三足鼎立之势.从远处看,三塔浑然一体,气势雄伟,具有古朴的白族民族 格风.
这里我还要告诉大家三塔具有不同于内地塔的两个特点:一是三塔层数均为偶数,而内
地塔多为奇数.二是中原塔由基座向上直 收线 缩,下大上小,呈矩梯形;而三塔上下较小,中
部 大较,外部轮廓呈曲线,具有曲美线,与中原塔相比更为挺拔俊秀.
大理三塔千百年来 月的 桑和雨的洗礼历经岁沧风,仍巍然屹立.成为研究大理国历史及
文化的重要实物资料.为在当,大理国的白族居民就能建造高达 69 米堪称中国南方第一塔的
千 塔寻,无疑是一个历史的奇迹.千余年来千 塔是如何建成的一直是一个寻谜.相传古时修
建三塔,采用的是 一 土修一 塔的方法垫层 层 ,塔修好后,将土筑层挖去,塔 出来让显现 ,故三
塔的建造方法一直都有"堆土建塔"和"挖土现塔"之说.由此也不难想见,南诏时期的大理已
经呈现出经济繁荣,文化异彩纷呈,民族 的空前盛况团结 .1978 年,在 三塔 行大模修对进规维
为,在千 塔内了佛教文物寻 发现 600 余件,其中有大量的佛像和写本佛经,还有一尊金质观音
像,极为珍贵.这些发现,揭开了古代大理这个"佛国"的神秘面纱.据载,南诏时期云南境内
有小寺三千,大寺八百.当 大理崇圣寺成 佛教活中心时 为 动 ,而大理也被称为"佛国","妙香
国".透过三塔,我们不难想像佛教文化对大理的深刻影响.
三塔参观完了,我们可以到"钟震佛都"的钟楼和雨铜观音殿去看一看.此与三塔崇圣钟
寺的镇寺之宝,筑于南 建极十二年诏,惜已毁于清咸丰年间,现在这口巨大铜钟是为庆祝香
港回归祖国,按南诏建极大钟旧制而新造的,高3.86 米,口径 2.138 米,重16 吨多.钟楼高
19.97 米,取香港 1997 年回归祖国之意.钟楼后面是雨铜观音殿,里面供奉着云南最大最高
的室内观音像---雨铜观音.雨铜观音像原铸于南诏建极十三年,可惜文革时期被毁,重铸造
的雨铜观音像依据清末遗寸照片精心复制,高8.6 米,加上莲花座和须弥座总高12.6 米.为
花座与 音像 像 金观 为铜 贴,重11 吨.造型如唐吴道子所腰足音像绘细颇 观 ,又有大理地区男
身女相的特点.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 游 范文 篇导 词 4
崇圣寺位于大理古城北1.5 公里 , 洱海,西靠 山 峰。处 东临 苍 应乐
崇圣寺建成的时间为南诏国后期,为南诏国第十代王劝丰佑时(824—859 年)所建。建
成之后即为南诏国和大理国时期佛教活动的中心,到大理国时成为著名的皇家寺院。故崇
“ ”圣寺有 佛都之誉。
崇圣寺又名三塔寺,也就是我国明代旅行家徐霞客在《滇游日记》中所写的三塔寺和
现代武侠小说大师金庸在《天龙八部》中所提到的天龙寺。崇圣寺壮观的庙宇建筑在清咸
丰同治年间烧毁,只有三塔完好地保留下来。
“ ”崇圣寺中的 圣 指的是观音,大理地区观音崇拜极盛,一年一度的三月街也称观音
“街。《续云南通志》记载: 崇圣寺前有三塔,寺内有观音像,高二丈四尺,唐蒙时董善
”明 。铸
摘要:
展开>>
收起<<
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导游词范文(精选20篇)最新的云南崇圣寺三塔游范文篇导词1 崇圣寺三塔,距离下关14千米,位于大理以北1.5千米山峰下,背靠山,苍应乐苍面临洱海,三塔由一大二小三座佛塔组成,呈鼎立之态,远远望去,雄浑壮丽,是苍洱胜景之一。 崇圣寺三塔的基座为方形,四周有石栏,栏的四角柱头雕有石狮,其东面正中有块石“”照壁,上书永镇山川四个大字,每字1.7米,笔力雄,气磅礴。塔下仰望,只浑苍劲势见塔矗云端,云移塔驻,似有倾倒之势。三塔的主塔名叫千寻塔,为方形16层密檐式塔,底宽9.9米,高69.13米,塔有制覆,上置塔刹,与西安大小雁塔同是唐代的顶铜钵典型建筑。 崇圣寺三塔相传建于南诏...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9 页
大小:57.4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