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缙云山的导游词(通用28篇)

免费
重庆缙云山的导游词(通用 28 篇)
重 云山的 游 篇庆缙 导 词 1
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
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
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
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 200-952.2 米,相对高差 752.2 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 20°左右,东翼较陡,坡
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缙云山岩层为砂、泥页岩相间组合,上层为厚砂岩,下层为泥页岩,泥页岩积水。岩
层越厚,积水越多。在砂岩和泥页岩接触面,有接触水流出。采煤后的煤洞有煤洞水,岩
体在这些流水的长期作用下,形成以山脊线为分水岭。在东南翼和西北翼上发育的许多平
行排列的顺向河及冲沟,构成了缙云山的梳状水系。
冲沟长度一般为 0.7~1 公里,最长者 1.8 公里,最短者 0.5 公里,大多属于幼年冲
沟,其弯曲度不明显,多为直线型冲沟,而沟谷为"v"字型。谷宽 10~50 米,也有几米宽
的,由于山体蓄水量较大,冲沟大多数(12 条)有常年性流水,成 山泉, 足 工、村民为 满 职
以及游客的生活用水,并且煤洞水还成为地势较高的丘陵地的灌溉用水。所有这些流水最
终流入嘉陵江。保护区范围内,有人工挖掘的堰塘,溪沟筑成的大小水库共计 11 个。
重 云山的 游 篇庆缙 导 词 2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北碚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__。
重庆缙云山地处东经 106°17′-106°24′,北纬 29°41′-29°52′,海拔 200-
952.5 米,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小三峡之温塘峡西岸,距重庆市中心 35 公里;为华莹
山腹式背斜山脉分支的一段。
缙云山位于重庆市北碚区嘉陵江温塘峡畔,古名巴山。是七千万年前"燕山运动"造就
的"背斜"山岭。山间白云缭绕,似雾非雾,似烟非烟,磅礴郁积,气象万千。早晚霞云,
姹紫嫣红,五彩缤纷。古人称"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山。
缙云山与嘉陵江小三峡、合川钓鱼城一并被定为国家级自然风景名胜区。缙云山总占
地面积 76 平方千米,海拔 350 米-951 米。缙云山景色宜人,植物资源丰富,素有北有缙
云、南有石笋之美誉。
缙云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地质构造属川东褶皱带华蓥山帚状弧形构造。褶皱带由明显
的北北东-南南西走向的三个背斜,两个向斜构成,构造单元由西北向东南分别为牛鼻峡
背斜,温汤峡背斜和观音峡-中梁山背斜组成,背斜之间有宽缓的澄江向斜和北碚向斜谷
地,嘉陵江由西北向东南横切三个背斜和两个向斜,因而形成三个险峻的峡谷,即牛鼻
峡、温汤峡、观音峡。
重 云山的 游 篇庆缙 导 词 3
缙云山从北到南有朝日峰、香炉峰、狮子峰、聚云峰、猿啸峰、莲花峰、宝塔,缙云
山峰、玉尖峰、夕照峰 9峰横亘,其中玉尖峰最高,海拔 1050 米。景区有佛光岩、相思
岩、舍身崖、黛湖、白云竹海等众多优美的自然景观。缙云山人文资源十分丰富,有缙云
寺、温泉寺、白云观、绍龙观、复兴寺、石华寺等 8大古刹和晚唐石照壁、明代石牌坊、
宋代石刻等名胜古迹。有世界佛学苑汉藏教理院(1932 年)遗址和狮子峰寨、青龙寨等古寨
遗迹;还是具有1500 多年历史的佛教胜地,有 50 年代中共西南局领导夏季办公旧址(贺龙
院和小平旧居)等;现新建有白云观、绍龙观等道教文化园区和景点。景区每年举办缙云登
“ ”山节和 缙云论剑 武林大会。
位于 云寺前,洛阳 旁, 青石浮雕, 高缙桥为4米,宽 4米。整个图案古朴雅致。据有
关专家认定为中古时期遗迹。石照壁正中为芭蕉麒麟图,左右各有菱花图案,其下为青
狮、白象浮雕,为缙云山重点保护文物之一。1984 年,在石照壁外建有亭子,使其免遭风
雨洗刷。
海拔 864 米,峰顶岩石裸露,突兀嵯峨,,在下仰望,好似一头雄狮俯卧峻岭,故名
狮子峰。峰上建有太虚台,系 1938 年汉藏教理院的师生为庆贺中国佛教协会会长、汉藏
教理院院 太虚法 五十寿辰所建, 供太虚法 在此 功。长师 专 师 练
位于 子峰 ,系狮顶1938 年,汉藏教理院的师生为纪念中国佛教会会长,汉藏教理院
院 太虚大 五十寿辰而建。 方形石台,四方都有 形拱 。台内嵌有太虚石碑,刻有长师为圆 门
“ ”《太虚台记》,虽多年风雨冲刷,字迹仍较清楚。台正面刻有太虚台 岭逶迤,山间林海
“ ” “ ”墨绿苍翠,真是美不胜收。原有太虚台 石碑已经断裂毁坏,现有太虚台 三字是西师邓
福林手书,工匠赵忠益所刻,于 1998 年换上的。
位于 云寺西北缙10 公里的杨龙山。方圆约 50 亩,建于清咸丰九年(公元1860 年),寨
“ ”有四 ,正 在寨北,已基本 塌,去凹型石刻 云峰寨 三字已埋在乱石中,然字迹雄门 门 垮 浑
有力,清晰可见;西门被农民拆除,将石料搬作建房之用;东门、南门尚且完好;南门拱顶
“ ”刻有 大清咸丰九年已未岁季冬月下浣众等同建吉立 。
香炉峰
海拔 854 米,与狮子峰相对峙,峰旁一石柱高约20 米,形似香炉。峰上建有高达41
米的观景楼。
位于杉木园 南角,距 院东贺龙 300 余米,为 2幢一楼一底小楼,前面的是原中共西南
局办公处,后面是小平同志任中共西南局书记时旧居。
别墅
五十年代初,中共西南局和重庆市委在缙云寺杉木园一带山林中,修建了48 幢小别
墅,供领导干部疗养避暑之用。房屋结构为中西合壁工,但每幢又依地形、景色的不同而
造型,至使各具特色。刘伯承居住的 墅,先在 子峰北麓, 茅 木 构吊楼,后迁至别 狮 为 顶 结
缙云山庄7号;“ ”贺龙的别墅在石华寺后山,即今贺龙园 。楼前塑有贺龙元帅半身戎装石
雕像。
洛阳桥
在缙云寺山门前,有一座小石拱桥,横跨溪涧,不知创建于何时。相传冯状元常到桥
上迎着朝阳洛诵诗文,故名洛阳桥。现存的洛阳桥,系 1953 年修公路时改建的。桥宽4
米,掩映在碧绿的丛林之中,秀丽静谧,常为游人驻足之处。
八角井
八角井系石地人工 成的古井,因青石砌成八角形而得名。深十余米,常年不涸。凿
宋朝巴渝第一状元冯时行在此读书和高中状元后在朝廷力主抗金被贬回山办私塾时,常到
“ ” “ ”池中洗砚,故又称洗墨池、 状元井。
黛湖
在绍龙观后,九龙寨下的公路边,水清澈碧绿如黛。1930 年,江津白屋诗人吴芳吉便
“ ”取名 黛湖 。1935 “ ”年,书法家欧阳渐书题黛湖 。1934 年,北泉公园经理邓少琴等组织
北泉黛湖水利协会,向四川省水利委员会贷款法币 120 “万,修筑堤坝蓄水,并立有黛
”湖 石碑。1955 年,重新修筑黛湖堤坝。现黛湖蓄水面积近30 亩,湖中有鼓藻类植物 20
属140 余种,是淡水藻类植物的重要保护基地。系垂钓、荡舟的极好场所。1997 年,庆银
“ ”集团公司开发黛湖,建立 度假村 ,后社会反映强烈,市政府出面制止。
龙塘
在缙云寺西面八角池附近,为平地下陷深塘,宽 30 米,深 30 米,上小下大,呈圆
形。周围竹树茂盛,塘底植被葱茏,有潺潺流水,常年不断。当地农民曾用绳索下底探险
采药。据说塘底寒气袭人,不可久留。
白云竹海白云竹海
白云竹海位于缙云山东南坡,因白云观居在其中而得名。面积约五千亩,以慈竹、楠
竹为主,并有少量苦竹、平竹、斑竹等夹在共间,从三花石上缙云山公路在杨家店分道可
直达白云观,从缙云寺步行1公里到白云竹海大门。
白云竹海是缙云山以自然风貌见长的一大景区。古道曲径幽深深,万杆翠竹草青青,
三五农舍入仙境,喝酒何须杏花村。主要景点有白云寺、高观音、千年古松,竹海幽径,
有石笋、石船,有 儿石、牛心石、 石,真是一步一景,景随步移,是休 度假的极鱼罗汉闲
好去处。
虚塔
在接官司亭背面,建于1958 年,塔高7.0 米,塔基为边长4.0 米的正方体;塔外有石
栏,1966 年被炸毁。现在原破空塔西侧新建的太虚塔为1988 年所建,基座为2.2 米的正
方形,塔高 5.5 米,塔身全部用汉白玉贴面。用汉白玉雕塑的太虚大师像高1.10 米,站
“ ”立其上。整个建筑气势宏伟,十分壮观。塔身正面所刻 太虚大师之塔为全国人大副委员
长赵朴初先生所书,塔基碑文记叙了太虚生平事迹。
石牌坊
摘要:
展开>>
收起<<
重庆缙云山的导游词(通用28篇)重云山的游篇庆缙导词1 峡谷两侧山高岩陡,峭拔幽深,形势险要,其雄奇瑰丽之势,犹如长江三峡的缩影,故素有"嘉陵江小三峡"之称。褶皱带在白垩纪末期第三纪初的四川运动形成。地层有三迭纪、侏罗纪和第四纪地层,而缙云山属于三个背斜的中间一支温汤峡背斜的一部分,与小三峡山下相映,风景秀丽,海拔200-952.2米,相对高差752.2米。 缙云山的南段为箱形山脊,顶部平缓。全山西翼较缓,坡度20°左右,东翼较陡,坡度60°~70°,因此两翼植物和植被有所不同。 缙云山岩层为砂、泥页岩相间组合,上层为厚砂岩,下层为泥页岩,泥页岩积水。岩层越厚,积水越多。在砂岩和泥页岩接...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3 页
大小:61.4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