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教学教案(热门7篇)
免费
范文海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 7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教学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
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范文海网搜索到更多与《独立自主和平
外交教学教案》相关的范文。
篇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
[课程标准]
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
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 ) 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
(2 “ ”) 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求同存异 方针。
(3 ) 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
(4 ) 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5 ) 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 ) 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外交进行对比。
(2 ) 实施师生互动、小组探究式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 认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被认为是处理国
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的影响。
(2 ) 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万隆会议的成功,
赢得了广大亚非国家的理解与尊重。
(3 ) 了解新中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地位与作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难点]
1、正确分析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及建国初的外交政策所涉及的国内外复杂形势。
2、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关系的基本准则的正确理解。
[教学思路]
本课教学有两条主线,一条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一条是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最后这两
条线索合二为一,两者都为我国外交取得了重大成就,为我国赢得了良好的外部环境,树
立了崭新的国际形象。
[教学过程]
①( 入 )导
补充完整本课导言中的小故事(由学生讲)
②( 入 )导
日内瓦会议录相
篇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史教案历
板书课题:(观看视频)伴随着激昂的乐曲,我们可以看到我们伟大的祖国外交事业蓬勃发
展,蒸蒸日上;那你想知道在建国之初我国的外交局面如何吗?现在我们就一起走进新课学
——习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学生齐读)
采撷珍珠(学习目标):
1、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内容和意义。
2“ ”、理解万隆精神和 求同存异 的含义。
扬帆起航(自学指导):
请同学们认真仔细的观看视频,完成自主学习案中的内容,再快速看一遍课文,回答下列
问题,老师相信你们是智者,各小组行动起来,比一比吧!6 分钟后,四组一较高下!
【自学时段,你空我补】:(先学)(6 分钟)(10 分)
学生读书自学,填写导学案。(小组长检查,汇报完成情况)
【初测阶段,大显身手,师问生答】(6 分钟)(10 分)(先看 ,再回答书)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在什么情况下提出来的?
(提示信息,化整为零:A.新中国刚建立时,奉行什么样的外交政策?B.首先与中国建交的
是哪个国家?C.当时美国怎样在外交上对付中国?)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意义?
3、周恩来与哪两国总理发表联合声明,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4、万隆会议的主题是什么?遇到了什么困难?
(学生回答问题。老师填写第一次和第二次各组比试成绩)
【知识拓展,质疑提问,智者回答】(后教)(4 分钟)(10 分)
请将你的学习本节中遇到的问题说出来,学生不说的话老师问学生。
1、为什么总是周恩来对外交往,出访或参加会议?
2、你还记得周总理的那些事?
3、你如何评价周恩来?
4、你认为中国的外交靠的是什么?
【总结知识,凝聚智慧,展示自我】(5 分钟)(10 分)
请写出你们小组成员快速探讨编写出本课的知识结构或知识线索,最好使用你自己喜欢图
案和形式,能够体现本课的知识点。
当堂训练:
1)先做多媒体 的设计 习题;
2)再做导学案中的训练题。
篇3:《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设计
【课题释义】
和平:反对战争,非暴力。
“ ”——独立自主: 中国不打美国牌,也不打苏联牌,中国也不允许别人打中国牌 邓小平。
【探究过程】
一、建国初期的外交政策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949 年至今。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标签: #教学
摘要:
展开>>
收起<<
范文海网小编为你精心整理了7篇《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教学教案》的范文,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带来帮助,希望你能喜欢!当然你还可以在范文海网搜索到更多与《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教学教案》相关的范文。篇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教案[课程标准]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和掌握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外交政策、方针和成就。(2“”)掌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求同存异方针。(3)了解周恩来在新中国初期的外交活动等基本史实。(4)培养学生读图及处理信息的能力。(5)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过程与方法(1)引导学生对新旧中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教学资源
价格:免费
属性:16 页
大小:44.5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