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关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4篇)

免费
2024 年关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 34 篇)
2024 年关于社会 告范文 篇调查报 1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 XX 市XX 区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给他们送去新春的祝
福,还送上了营养品,并与他们亲切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了解了老人们过去的生
活和工作情况,也了解了他们现在的养老情况。
住在这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多在 70 岁以上,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送到敬老
院来(这与我以前在其他敬老院了解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如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身
边亲人大多已过世,孤身一人;一个人待在家里太孤单,想有人能够陪伴。从她们的口
中,我大致了解到过去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建国初期,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文化,但迫
于生计,只能外出干些体力活或技术含量不高的工作,如在织布厂工作,生产烟草等。由
于当时人们生活条件十分艰苦,即使是在城市,生活物资供给一样严重不足,大部分人最
大的希望便是能吃饱穿暖。因为条件有限,许多人不能去上学,只能利用空闲时间去夜校
读书识字。生活在乡下的人,为了能去学校读书,冬天里也穿着草鞋踩着冰雪去几公里甚
至十几公里外的地方求学。路上饿了就吃从家里带的生红薯或其他干粮充饥,要是遇上荒
年,就吃路边生长的野菜,生存条件极为艰苦。
现在这些老人们的孩子都长大了,都成家立业了,他们被子女送到敬老院来更多的也
是一种迫于生计的选择。在我所了解的老人中间,绝大多数人的子女都只在缴纳生活费时
才来看望一下老人,顺便购买一些物品,见面交谈的时间也不会太长,真正关心老人生活
起居细节的更是少之又少。子女们普遍对父母们的生活情况关注较少,以为把老人送到敬
老院就万事大吉了。更有甚者,子女之间互相推卸养老责任,只顾自己享乐。这种情况着
实令人心痛。
在与老人们的交谈过程中,我发现很多老人口中都会说只要自己的子女过得好,自己
怎样都无所谓,只要儿女们心中都有自己的父母就行了,他们来到敬老院生活至少还有人
可以一起生活、说说话,陪伴他们度过晚年,这比孤单一人待在家里好。我注意到,每当
老人们说起自己的家、自己的儿女时,他们的脸上、眼神中总会流露出温馨、留恋、幸
福,甚至泪眼婆娑。由此可见,老人们的内心深处是非常渴望回归家庭、渴望亲情的!
的确,老一辈人为我们新中国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在过去所经历的苦日
子值得我们年轻一代人永远铭记,我们要感谢那些为我们创造现在美好生活的前辈们,并
以他们为榜样,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努力学习,争取成长为祖国的
栋梁之才,不辜负老前辈们的期望。
然而,伴随着时间的流逝,老一辈已相继老去,庞大养老群体的出现成了一个十分现
实的社会问题。即使我国正加大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但这不能解决根本问题,因为老人
们缺乏的是家庭式的关心和温暖。当孩子们事业有成之时,都想着如何对自己的父母好
点,让他们过上安享晚年的生活。殊不知,又有多少人真正可以在父母的有生之年好好的
服侍他们一回?又有多少子女知道老人们心中的渴求?
“ ” “ ”我认为,传统 养儿防老模式虽然受到现实的挑战,但是, 养儿防老 的传统并没有
过时,并且永远不过时。解决养老的问题,除了政府要加大养老资金的投入以外,还要解
“ ” “ ”决一个 良知 的问题。 养儿防老 是中国的传统文化,孝敬老人自古以来就是中华民族的
优良传统。父母辛苦地养育子女,当父母老了的时候需要子女们照顾的时候,子女们应该
尽最大努力承担起照顾父母的责任,而那些推卸养老责任的子女应该遭到良知的谴责。倘
若子女养老养成了一种社会风气,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为老人着想,那么,国家的养老制
度也就显得不那么重要了。反之,最好的养老制度也温暖不了老人的心。
所以,我呼吁全社会的人都来关心养老问题。如果每个人都有一颗孝敬老人的心,那
么解决养老的问题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只有人人都唤起自己的良知,才能让老人们真
正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从而促进整个社会和谐、稳定、发展。
2024 年关于社会 告范文 篇调查报 2
调查时间:
20xx-2-11
调查地点:
幸福小区、惠丰小区
调查人:
组长:吴怡萱、宋金泉
调查人:
组员:董航、刘非凡、李东泽、靖耀文、王卓
班级:08 级6班
为了了解两个小区停车状况区别及其原因,两个组长首先制定了调查计划:首先对私
家车和车位的数量及停车状况进行统计,再对小区居民进行采访,最后进行讨论,以此得
到比较全面的结论。
组长首先带领组员们分别对两个小区私家车数量、车位的数量及停车状况等情况进行
了调查,结果汇总后进行了分析,分析如下:
幸福小区没有明确的 位,私家 一般都停在楼前、花 前或 下等空地 , 然小车 车 坛 树 处 虽
区大,车辆较多,但只占了大约70%到80 %的空地,没有对居民正常的生活和出行产生太
大影响,只是由于管理不够规范,有的地方显得比较乱。
而惠丰小区的情况与之截然相反,因为在建设小区时,开发商设计了地下停车场,所
以地上只设计了少量停车位和车库。但由于地下停车位收费且没有车库的私人性,所以至
今仍有很多空余,不愿购买地下停车位的`车主们就把车停在地上的免费停车位里,没有
抢到车位的就把车停在道路两边,阻碍了交通、不够安全,而且看着十分凌乱。
接下来,我们又采访了两个小区的一些居民,两个小区里的很多居民也有同样的看
“法。惠丰小区的李阿姨就对我们说: 现在买车的人是越来越多,为了找一个位置好一点
”的车位,我天天都要提前几分钟从单位回家,稍晚一点车位就没了。 而很多没办法提前
下班的居民更是天天找不到车位,只能在路边停车,考验技术又不安全,这令他们苦恼不
堪。
幸福小区的居民 然没有停 的 ,但仍有其他与停 有关的 ,居住在幸福虽 车难问题 车 问题
“小区的王阿姨就有一些看法:有时候,一些车主把车停在人行道上,影响了我们走路的
”人经过,尤其是拿着很多东西的时候,真的很不方便。
对于这些情况,我们小组的同学们给两个小区各提出了一些建议:
1、幸福小区的停车基本不成问题,但没有明确的车位,车辆停在楼前、花坛前或树
下的空地处显得比较乱,小区人流量大,也不够安全,建议小区将停车规范化,划定一部
分区域为停车位,让居民统一停车,这样既整齐划一,又方便管理、保证了居民车辆的安
全。
2、惠丰小区有明显的车多车位少的问题,而收费的地下停车位不受欢迎使问题更加
严重,建议小区扩大建设,增加地上停车位的数量,也可以短时间内降低地下停车位的价
格,号召车主购买地下停车位,以此解决地上车满为患的问题。
其实,要想从根本上解决小区停车难的问题,并不能单纯依靠增加车位,还要让居民
提高意识,鼓励其购买收费的停车位。或者使用最简单、环保的办法:号召大家不购买私
家车,使用公共交通工具,这样既解决了停车难的问题,又保护了环境,可谓是一举两
得。
2024 年关于社会 告范文 篇调查报 3
一、基本状况
**村坐落在**县西部,位于**乡东北部,距县城十四公里左右。该村地属丘陵山区,
但地理条件优越,交通条件便捷,气候适宜,广泛发展种植业、养殖业。同时,外出务工
作为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全村共有228 户人家,共计大约946 人,辖5个自然庄。
村中耕地面积2900 余亩,粮田面积2500 余亩。
近年来,**村 新 村建 方 ,按照 党委的 体工作思路, 合自身紧紧围绕 农 设针乡总 结 实际
状况,利用自身优势,发展各种产业,促进自身发展,用心推进新农村建设的稳步进行,
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了长足发展。
二、发展现状
农产品结构单一,抗风险潜力较弱。种植业作为村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渠道,农产
品结构的单一化是制约农业发展的瓶颈所在。养殖业资金不足,存在着带动力不足,发展
不稳定的现象。同时,农民素质不高,封建思想严重,法制观念淡薄,缺乏科技人才。
三、发展方向
各种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基本配套;大力发展畜牧养殖;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加
“ ”强,村党支部到达 五个好标准,在志村两委的带领下,将建设成为村民、群众双富,物
质、文化生活宽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四、发展思路
(一)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民增收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4年关于社会调查报告范文(通用34篇)2024年关于社会告范文篇调查报1 这个假期,我来到了XX市XX区敬老院,看望了那里的老人,给他们送去新春的祝福,还送上了营养品,并与他们亲切交谈。通过与他们的谈话,我了解了老人们过去的生活和工作情况,也了解了他们现在的养老情况。 住在这所敬老院里的老人们大多在70岁以上,他们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被送到敬老院来(这与我以前在其他敬老院了解的情况也是一致的),如子女不在身边无人照顾;身边亲人大多已过世,孤身一人;一个人待在家里太孤单,想有人能够陪伴。从她们的口中,我大致了解到过去老人们的生活状况。建国初期,绝大多数年轻人都没有文化,但迫于生计,只能外...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64 页
大小:127.87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