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22篇)
免费
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 22 篇)
关于 境 染 告 篇环 污 调查报 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
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 2020 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
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
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
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
“ ”农村真正走向 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适应
现在的形势。目前人类已经部分认识到了自身与环境的唇寒齿亡的关系(人类与环境有着
密切的联系,当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或者任意排放废弃物等有害物质时,便导致了
一系列的环境污染),同时人类也提出了很多有益的解决办法。现在就让我们来一起看一
下有关的环境污染情况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吧。
一、水污染
1、概述
地球上的水似乎取之不尽,其实就目前人类的使用情况来看,只有淡水才是主要的水
资源,而且只有淡水中的一小部分能被人们使用。淡水是一种可以再生的资源,其再生性
取决于地球的水循环。随着工业的发展,人口的增加,大量水体被污染;为抽取河水,许
多国家在河流上游建造水坝,改变了水流情况,使水的循环、自净受到了严重的影响。
80 年代后期全球淡水实际利用的数量大约为每年 3000 亿立方米,占可利用总量的 1/3。
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及人均收入的增加,人们对水资源的消耗量也以几何级数增长。另
外,淡水资源的分布与人口的分布并不一致。例如 1980 年加拿大人均取水量 1500 立方
米,仅占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的 1.2%; 而埃及1976 年人均取水量为 1180 立方米,已接近
该国人均可利用总量1470 立方米的极限。
人类的活动会使大量的工业、农业和生活废弃物排入水中,使水受到污染。目前,全
世界每年约有 4200 多亿立方米的污水排入江河湖海,污染了 5.5 万亿立方米的淡水,这
相当于全球径流总量的 14%以上。1984 “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中为 水污
”染 下了明确的定义,即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
等方面特征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者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
恶化的现象称为水污染。水的污染有两类:一类是自然污染;另一类是人为污染。当前对
水体危害较大的是人为污染。水污染可根据污染杂质的不同而主要分为化学性污染、物理
性污染和生物性污染三大类。
2、水资源保护
抽取地下水是缓解淡水不足的一个重要途径。但是过度抽取地下水会使地下水水位下
降,导致地面沉降。在我国的苏州、无锡、上海、北京等地,由于长期过量开采地下水,
造成了明显的地面沉降,有的地方甚至损坏了地下管道和道路。因此,在发展工业,建设
城市的同时,就要注意到水资源的保护。因为一旦水资源受到污染,将严重的制约工业、
农业的发展。要解决水污染问题的根本途径还是在于要发动全球人民,增强保护水资源、
节约用水意识。同时大力研制循环用水技术、海水淡化技术、污水净化技术等,并对排放
污水或污染物质严重的企业、生活区进行合理管制和必要的惩罚,以增强保护水资源意
识。
二、大气污染
1、概述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
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
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
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
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
着人类经济活动和生产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同时也将大量的废气、烟尘
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域。所谓
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状态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气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气和杂质的空
气,其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09%;氧气,占 20.94%;氩,占0.93%; 其它各种含量不到
0.1%的微量气体(如氖、氦、二氧化碳、氪)。
大气污染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大气污染排放的污染物对局部地区和全球气候都会产生
一定影响,尤其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从长远的观点看,这种影响将是很严重的。大气中二
氧化碳的含量增加:燃料中含有各种复 的成分,在燃 后 生各种有害物 ,即使不含杂 烧 产 质
杂质的燃料达到完全燃烧,也要产生水和二氧化碳,正因为燃料燃烧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
“ “浓度不断增加,破坏了自然界二氧化碳的平衡,以至可能引发温室效应 ,致使地球气温
” “上升。所谓的温室效应 是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
球发生可感觉到的气温升高。破坏大气层与地面间红外线辐射正常关系,吸收地球释放出
“ ” “ ”来的红外线辐射,就像 温室 一样,促使地球气温升高的气体称为温室气体 。二氧化碳
是数量最多的温室气体,约占大气总容量的 0.03%,许多其它痕量气体也会产生温室效
应,其中有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还强。
2、大气层的保护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性的,如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
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才能逐步解决。人们在 70 年代早期开始认识到氟氯烃可能对环
境有害,并且开始寻找代替品。到了 80 年代中期,臭氧层破坏的证据已经日益清楚,采取
共同行动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到了 1987 年,许多国家的代表汇集在加拿大第二大城市蒙
特利尔,签署了《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协定书》。这个协定书是对付世界环境
公害的一个开创性的国际协定,目的是控制氟氯烃和其它破坏臭氧层的物质的消费量,保
“ ”护地球的 外衣 ,也保护人类自己。经过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是一个有约束力的国际
协定。按照规定,工业国的氟氯烃和其他受限制物质的排放量必须立即减少,在 2019 年
以前逐步完全停止使用这类物品。发展中国家在 1996 年以前可以继续有限度的增加这些
物质的消费,然后就应当逐步减少,到 2019 年时必须完全停止使用这些有害物质。除了
时间上的优惠以外,这一协定书还包含了两个对发展中国家有利的条款:一个是建立一项
临时多边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采取代替氟氯烃的技术;另一个是技术转让条款,要求签
“ ”字国把最好的技术按照 公平和最有利的条件 转让出去。
我国已加入了修正后的蒙特利尔协定书,并且制定了履行国际义务的国家行动方案,
包括建立保护臭氧层组织管理机构,制定有关行业的管理规范,积极开展替代品和替代技
术的研究,为企业的替代技术改造安排配套资金等等。根据我国政府制定的方案,到 2019
年,所有消耗臭氧层物质的总量至少要减少 60% ,到 2019 年则完全淘汰这些有害物质。
三、固体污染
1、概述
凡人类一切活动过程产生的,且对所有者已不再具有使用价值而被废弃的固态或半固
态物质,通称为固体废物。各类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俗称废渣;生活活动中产生的
固体废物则称为垃圾。"固体废物"实际只是针对原所有者而言。在任何生产或生活过程
中,所有者对原料、商品或消费品,往往仅利用了其中某些有效成分,而对于原所有者不
再具有使用价值的大多数固体废物中仍含有其它生产行业中需要的成分,经过一定的技术
环节,可以转变为有关部门行业中的生产原料,甚至可以直接使用。可见,固体废物的概
念随时、空的变迁而具有相对性。提倡资源的社会再循环,目的是充分利用资源,增加社
会与经济效益,减少废物处置的数量,以利社会发展。
垃圾正成为困扰人类社会的一大问题,全世界每年要产生超过计划 10 亿吨的垃圾,
大量的生活和工业垃圾由于缺少处理系统而露天堆放,垃圾围城现象日益严重,成堆的垃
圾臭气熏天,病菌滋生,有毒物质污染地表和地下水,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这种现象若
得不到遏制,人类将被自己生产的垃圾埋葬掉。
2、解决办法
要解决固体废物的危害,惟有全体人民集体行动起来,充分利用资源,加强资源再利
用,不随便抛弃固体物质。政府应出台一系列关于固体废物处理的条例,以规范大众的资
源利用行为,减少废物排放。公民应该从小事做起,为人类自身创造美好的生活环境,让
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垃圾困扰的环境里。
四、水土流失
1、概述
水土流失是指在水流作用下,土壤被侵蚀、搬运和沉淀的整个过程。在自然状态下,
纯粹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侵蚀过程非常缓慢,常与土壤形成过程处于相对平衡状态。因
此坡地还能保持完整。这种侵蚀称为自然侵蚀,也称为地质侵蚀。在人类活动影响下,特
别是人类严重地破坏了坡地植被后,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表土壤破坏和土地物质的移动,
流失过程加速,即发生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是我国土地资源遭到破坏的最常见的地质灾害,其中以黄土高原地区最为严
重。我国目前水土流失总的情况是:点上有治理,面上有扩大,治理赶不上破坏。全国水
土流失面积解放初期为 17.4 亩,到1980 年约治理 6亿亩。由于治理赶不上破坏,水土流失
面积却扩大到 22.5 亿亩,约占国土总面积的1/6,涉及近千个县。全国山地丘陵区有坡耕
标签: #调查报告
摘要:
展开>>
收起<<
关于环境污染调查报告(精选22篇)关于境染告篇环污调查报1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污染也开始向农村蔓延,并已经成为环保工作的一项现实而严峻的课题。我国明确提出,到2020年,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目标之一是: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农村生产体系基本形成,农村人居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这些都为我们构建生态新农村提出了方向、明晰了思路。我们只有切实解决好危害农民群众身体健康、影响农业农村可持续发展的突出环境问题,才能使“”农村真正走向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发展道路。 环境污染已经到了不可不解决的程度,昔日的先污染在治理的方针已经完全不能...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49 页
大小:95.06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