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

免费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精选 5篇)
食品安全的 告 篇调查报 1
一、 调查背景
1. 调查时间:20xx.01.30-20xx.02.16
2. 调查人:
3. 调查方式:从网络和报纸中搜集食品安全的相关文章及报道并加以总结。
4. 调查内容:近期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二、 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 ,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
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 O157 流行事件,涉及 44 个地区,病人
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禁
止从比利时、荷兰、德国、法国进口鸡、猪、牛肉和蛋、奶等制品。我国的食品安全问题
也不容忽视,仅以 20xx 年为例,苏丹红食品遭到封杀;全国严查孔雀石绿;雀巢奶粉碘
“ ”超标;广东凉果被逐出京;光明 回奶 事件;深圳黑作坊生产哈根达斯;薯条致癌等等,
“ ”都令国人 谈食色变 ,可见我国的食品安全现状不容乐观。
三、食品安全当前存在的问题
(一)主要的微生物及寄生虫污染
微生物危害是目前食品安全最大的危害, 也是食源性疾病的最大祸根。食品在生产、
包装、运输过程中受到污染或用病畜、病禽制成的食品,导致大量的细菌、霉菌、寄生虫
滋生,造成食物中毒。其中细菌性污染,一直是涉及面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污染,目前大
部分的食品
安全问题都是由致病性细菌引起的,如常见的沙门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肉毒杆菌
及致病性大肠杆菌和单增李斯特菌等。真菌毒素污染。真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产生
的毒素致病性强,随时都有可能污染食品,如常见的霉变花生、大豆、谷物等易检出黄曲霉
毒素B1。20xx “ ”年在我国广东省发生的 毒大米事件,就是真菌毒素的典型案例。病毒性
污染,如甲型肝炎病毒(HAV)、 沃克病毒(诺SRSV)、 牛病病毒(疯BSE)和口蹄疫病毒
(FMD)等。
(二)农药及其它化学物质污染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境污染的控制,重金属污染问题正在逐步得到改善。近年来
困扰食品安全的化学污染物主要来自农药和其它化学物质。由于广泛使用农药以及出现的
滥用现象,造成在食品中的残留成为食品污染的新焦点。
化学物质污染对食品安全的潜在威胁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目前,怀疑对人
类健康有直接影响的化学物质约有 200 多种,这些物质进入人体后能够影响和扰乱生物体
的内分泌系统,并将干扰生物体原来的平衡分泌机制,又称为环境激素。这些物质在体内累
积数年而难以排出体外,当到一定数量时,就会导致人体组织发生病变。近年来,世界各大
洲均有这些化学物质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爆发,有关食品质量、食品安全的问题已经引起
世界性的恐慌,同时也日渐成为国人关注的焦点。部分食品企业或一些无证生产企业非法
滥用、超标使用食品添加剂,添加非食用成分或有毒有害物等均给人们的健康带来了严重
的威胁。
(三)假冒伪劣食品盛行
近年来假冒伪劣食品在一些地区,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肆意横行。20xx 年浙江省金华
市发生的白糖掺加硫酸镁案,其中白糖只有 30%的白糖中,硫酸镁就占 30%。除此之外,
用头发的水解液掺兑的酱油;粗制滥
造的饮料、冷食品;水果表面用染料涂色;用工业酒精制造假酒、甲醇假冒为白酒
等。这些假冒伪劣食品严重影响了人们的健康,使人们的饮食缺少了安全保障。
(四)工业污染造成的环境恶化对食品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随着近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环境问题也随之而来,工业污染、环境的恶化是影
响食品安全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水源污染造成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海域污染直接影响海产
“ ”品的卫生质量,土壤污染造成农作物成为有害物质的富集体。 二恶英 污染的问题,是由
“ ”于焚烧垃圾而造成, 二恶英 是环境检测中很重要的一级致癌物质。
(五)容器和包装材料不合格
食品的包装是防止微生物污染的重要方法。各种食品容器、包装材料和食品用工具、
设备直接或间接接触食品,可能在食品生产加工、贮藏、运输和经营过程中造成食品污
染。新的食品包装材料也给食品安全带来了疑问。
(六)管理缺陷
我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模化、集约化程度不高,自身管理水平仍然偏低,我国现已颁
布的法律法规对伪劣有害食品的产销者还未形成威慑力,食品安全监督管理的条件、手段
和经费还不能完全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
四、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对策
目前,我国食品安全与国外的差距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缺乏食品安全的系统监测与评
价背景数据;缺乏关键检测技术与设备;未全面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危险性评估技术和控制
技术;新技术、新工艺、新资源加工食品的安全性研究评估比较落后;法律、法规和标准
建设方面的差距等。为保障我国食品安全的良好发展势头,我们应该在缩短与国外差距的
基础上结合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借鉴、总结并提出适合我国食品安全的符合我国国情的
相应对策。
1.提高对食品安全的全民认识
大力提高全社会对食品安全重要性和食品安全问题给人民造成严重危害的认识,对食
品行业的企业管理者、经营者和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教育和培训。同时重视全民食品安
全知识的普及,加强宣传教育工作。使消费者成为食品安全问题解决的主要参与者。把食
品安全问题作为保障人民健康、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保证社会稳定的大事
来做。食品经营者强化自律意识。
2.健全和完善食品安全法规、条例和标准
参考国外的食品安全法规,进一步修订、补充和完善涉及食品安全的国家和地方法
规、条例,20xx 年6月1日起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宣贯力度。参考欧
盟、美国等发达国家的食品标准,制定出具有中国特色确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同时食品安
全监督管理部门要严格执法,加大实施力度。
3.加快推行并完善 QS 认证管理体系
20xx 年8月1日起,我国开始实施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食品企业实施生产许可证制
度,对生产的食品实施强制检验制度,检验合格的食品在出厂前要加印(贴)质量安全标志,
即QS 标志。目前,食品行业的28 类食品已经全部实行市场准入制度。QS 认证是我国解决
食品安全问题的一项重要的举措,QS 认证制度的有效性必须以强制执行和全面推行完善管
理为前提。只有完善系统的管理理念和加强综合治理措施,才能从食品的生产源头和市场
通路上严把质量关,保证消费者吃上安全放心食品。
4.提高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水平
在全面提高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科技水平的同时,加强对涉及食品安全的共性和普遍性
问题的研究;加强与国际发达国家在食品安全方面的合作研究,提高快速、准确鉴定食品
中危害因子的技术和能力;另外,发挥我国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优势,培养大量的掌握先进
食品安全技术人才,使他们不但拥有深厚的理论造诣,而且具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从
而全面提高我国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技实力。
5.建立国家食品安全监测和预警系统
主要包括食品安全关键技术与过程控制技术的评价与选择、食品安全监测与预警系统
的研究与建立、食品安全管理体系分析与设计、食品安全管理系统的实施与评估、进行食
品质量安全的全方位综合分析与研究等内容。通过监测与预警系统进行实证分析,完善系
统的实用性、稳定性和可靠性,转变管理模式,使食品生产、加工和流通过程中污染量达到
最小化。
五、结束语
我们应正视我国食品安全的现状,加大食品安全的科技投入,强化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建设,逐步全面实行食品安全市场准入制度,加强市场监督管理。通过这些措施的实施,
食品安全问题一定会得到解决。抓好食品安全,同时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强有力保
障。我们相信,在政府各部门的重视下,一定能开创出食品安全新局面,让广大人民群众
“ ”时时刻刻都能吃上放心安全 的食品,保障食品安全的良性发展势头。
摘要:
展开>>
收起<<
食品安全的调查报告(精选5篇)食品安全的告篇调查报1 一、调查背景 1.调查时间:20xx.01.30-20xx.02.16 2.调查人: 3.调查方式:从网络和报纸中搜集食品安全的相关文章及报道并加以总结。 4.调查内容:近期我国食品安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相关建议。 二、我国食品安全现状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一个遍及全球的公共卫生问题,不仅直接关系人类的健康生存,而且还严重影响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近年食品安全事件频频发生。日本的大肠杆菌O157流行事件,涉及44个地区,病人逾万人;英国的疯牛病事件,引起整个欧洲乃至世界的恐慌;二恶英事件使数十个国家...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15 页
大小:55.2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