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报告多篇

免费
3.0 Jazy 2024-08-06 999+ 60.55KB 23 页 免费 海报
侵权投诉
[引言]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
帮助。
【第 1篇】失地 民就 和社会保障的 与思考工作 告农 业 调查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
“ ” 化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 三农 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 城乡统筹 就
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
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
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
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
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
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
“ ”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 历史性时刻 。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
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
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 2003 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 33.9 万人,城镇人口
27.4 万人,农村人口 6.5 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 15 个,人均 0.2 亩以下的村 11
个,0.2 亩至 0.5 亩的村 14 个,0.5 亩至 1亩的村 12 个,1亩以上的村 13 个。 厂工 园钢 业
区共有 12 个村,6652 人,劳动力 3463 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 1.4 亩以上。2003 年全区
村经济收入 32.5 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 3.9 亿元,占 11.8%;来自二产的 18.1 亿元,占
55.7%;来自三产的 10.5 亿元,占 32.5%。全区 民人均收入3878 元,其中工资性收入
1774 元,占 45.7%;经营性收入 1467 元,占 37.8%;农业收入 636 元,占 16.5%。 民人
均收入在 4000 元以上的村 22 个,最多的 州路街道 家村,人均为潍 杨 5371 元;在 3000
以下的 14 个村,最少的 厂工 园 家村,人均为钢 业 孙 2700 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
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工再就业工作的
时,把街道企业、村企业、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
开发就业岗,加进城农民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成了城乡一体,
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进了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了就业局势稳定
2003 年底,全区共有城 从 人口镇 业 89935 人,农村劳动力 34101 人,其中,年20
以下的占 28%20—40 的占 32%40—60 的占 40%。从事 的统农业 0.77 万人,占
23.3%;在企业工的 1.28 万人,占 38.8%;从事个营经济的 0.78 万人,占 23.6%
无业的 0.44 万人,占 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 累、村 企 效益等方面 合看,就
业情况分为三个层面。
面。部分近村、城中村的村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 80%—90%左右的农村劳
动力在村企业工作,其余外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
基本上无 村 力失 ,生活安宁,社会 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农 劳动 业问题
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广街道李家村发集体经济优,对自愿
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部就业。南屯依托金宝司安置本1300 名村民,占全村
劳动力的 73.7%。大虞街道 庄村 合旧村改造, 出黄金地段 合开 建 了早春园市
沿街商,提就业岗300 区在村就工的农民5980 人,
部劳动力的 18%
面。部分近村,村企业,农村劳动力只有 30%左右在村企业工作,其
外打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力不大。
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村无村企业企业效益,部分农村劳动
谋职业,有部分无业,就业力大。如广街道东村、廿里堡街道
村、大虞街道刘家
(三)失地农民生活保障情况。失地农民的生活保障要有三种方式。一是加农村养老
“ ”按照 政府引导、群众自愿 的原则,根据各村实情况,分类指导,采取的投
办法,对村集体经济条件好的村,象廿里堡街道北王村,采取村集体投保,村民
取养老金时,农村养老办机构发放养老金;对村集体经济比较好的村,如北
苑街道沙窝村、丁家,潍州路街道丁家道口村采取农民缴费与村集体补助相结合
办法统一组适龄农民理;对部分村集体经济收入减少、村民收入好的
村,如樱桃园街道西樱樱南村,组村民自投保。目前区共有 3979 名 民参加
农村养老,占农村人口的 6.4%,其中无地农民 2100 左右。二是加城镇工基
养老。近年来,立区情实,我们积策支持,在宣传发动的基础
上,将街村企业入城镇工基本养老,提高了社会保对农民合同制
工人的保障作用。时,与经贸局贸局联合下发了《奎文区营企业加社会
险办法》《外商投资企业加社会保险办法》力扩大社会保险覆盖面,做好应保
保。到目前农民合同制工人加城镇养老的人数3711 人。三是依靠
村集体发放利和年生活补助金等方式解决。村发放基生活保障金主依靠土地补
和村集体企业收入。就业情况相同,根土地补偿和企业效益好差,发放
待遇也分三个层面。面。土地补偿企业效益好的,对农民的生活保
待遇就高。大虞街道东庄村对50 周岁45 周岁的村民实行了退休
每月发放 150 元生活节日期间发放面食油等生活补助品并且对村民住房及水
暖等进行一的补面。村集体企业效益般或有部分集体积,也能
保证村民的基生活。广街道中上村,每月给村民发 100 元生活补助费,一年发两次
面粉。第三 面。村集体企 效益差或没有企 ,集体 金 累又不多,大部分村民基本 资 积
利和补助金,只60 以上的年人每月发放 30 左右的生活补助费
于资,这部分资用完,60 以上人的保障也无着落
二、在的问题
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民在失去以生的土地后,在其自身观念与其相联系之而
来的就业、保障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焦点,这是一个全新的问题,也是解决农民
民的关键。从目前情况,失地农村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一)思想观念没有根本转变。一面,就业观念差。农民失去土地后,其生活习
想观念还停留在农民有的层次上,仍存在只要有土地就有饭吃,就有保障,失去了土地
于失去了生利,只能依靠政府、依靠助救济,认为就业然是村和集体
,通创业、自谋职业和通途径实现就业的差。对加社会保险没
分的认识,这些问题在经济条件差的村现的出。面,社会保障观念淡
。在调查中,有 50%以上村民对到了不能工作的年龄将如何保障自的生活问题的回答
到时说吧眼前吃饭子上学问题解决了就行。有些村望能有一
个比 好的保障方法来保障村民今后的生活 ,但没有达成村与村民的共 。问题 识
(二)社会保开展难度大,覆盖。从调查情况区无地或少地村的社会保障
前主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是保障覆盖面窄。目前我区参加 村社会养老保 的 民占适 投保人 的比例不足四
分之一,区大多数农民的社会养老保障问题有解决。二是保障数额偏低目前我区
加农村社会养老的村大多数保农民都存缴费基数,保障数额偏少的问题,
不到解决基生活保障的的。目前我区大多数村无土地,但这部分村的村民多数
加农村社会养老。三是生活补助少于村集体企业少或效益多村资
不多,仅集体积来对村民仅对 60 以上人进行生活补助额
度偏低是失业农民在。农村无地后,青壮劳动力工,但有相当一部分中
年村民无业在,仅依靠村积累或土地补偿进行生活补维持长久。
于上现实问题的在,加上我区 8个街道的 展水平不一,各街道的村 展经济发 经济发
也不一,对农村社会保障带来了一如广街道东负债大于资产,村
有集体企业,村民靠外工和做小生意维持生活。加农村社会保,集体
承担缴纳的社会保险费有的村村民有愿望、集体也有愿望,如广街道中上
村,村集体有部分积,但是不愿一下子多的资为村民缴纳险费。村民的经济
也不一,有的农民从事个体经营,经济收入高,不在加保至不愿
加。有的经济条件差,仅能保障基生活和子上学,也无力加保,造成了
两极分化的问题。
(三)就业安置。 从我区目前的产业结构来,有三分之一的农村劳动力于就业
分状,加上今后年新增农村劳动力,就业增大。从无业农民情况
,失地的中年农民失业比较高。具体分一是企业提的再就业岗
下岗工十分,再要失地农民的就业更。二是下岗工和地来的
冲击,就业岗竞争越激烈,加上无地农民对工作挑肥拣瘦,这与地农民
“ ”的优势形明对。三是农民其中年农民质更
到合的就业岗于文化度低掌握难度较大,再就业重重
“ ”是部分村企业效益,也使失地农民减少了就业会。是失地农民中 势群体 就
难尤出。这不仅包括体上有缺陷残疾人和体病者包括 40 以上的
50 以上子农民。这些人有土地补偿,生活强维持,一补偿用完了,
生活着落
)社会不安定多。失地农民中的青壮于无事可,出去又怕又嫌
,加上有一,就是在村闲逛们因为年轻往往觉生活无,于是
坑蒙拐骗干起违。此,因土地出让补偿问题理不而引村民集
体上访增多。这些严重影响了社会稳定
摘要:

[引言]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报告多篇为范文海网的会员投稿推荐,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第1篇】失地民就和社会保障的与思考工作告农业调查报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

展开>> 收起<<
失地农民社会调查报告多篇.docx

共23页,预览5页

还剩页未读, 继续阅读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实用范文 价格:免费 属性:23 页 大小:60.55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6

开通VIP享超值会员特权

  • 多端同步记录
  • 高速下载文档
  • 免费文档工具
  • 分享文档赚钱
  • 每日登录抽奖
  • 优质衍生服务
/ 23
客服
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