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存敬畏方能行有所止

免费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没有敬畏,行为和思想
就不受约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
织、敬畏法纪、敬畏岗位,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
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
“ ”一、心存敬畏人民之心,增强公仆意识。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
存亡。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都体现着民意,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
“ ” “ ”思想,始终把握 为民谋利 和 为民解忧 两个重点,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坚持问政
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思想上自觉自愿地服务于人民,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
民群众之所急、办人民群众之所需,真正做到对人民负 责,为人民干事,受人民监督,
让人民满意,永葆公仆本色。 焦裕禄人民公仆的典型代表,兰考县地处豫东黄河故道,
是个饱受风沙、盐碱、内涝之患的老灾区。在带领全县人民封沙、治水、改地的斗争中,
焦裕禄身先士卒,一年多的时间里,跑遍了全县 140 多个大队中的 120 多个。在深入田间
地头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焦裕禄把群众同自然灾害斗争的一点一滴宝贵经
“ ”验,总结出了整治 三害 的具体策略,探索出了大规模栽种泡桐的办法,成为全县人民战
胜灾害的有力武器。然而长时间的风餐露宿、夙夜奔波却拖垮了他的身体,他经常肝部的
疼得直不起腰、骑不了车,即使这样,他仍然用手或硬物顶住肝部,坚持工作、下
乡。1964 年5月14 日,焦裕禄被肝癌夺去了生命,年仅42 岁。1966 年,河南省委追 焦认
裕禄同志为革命烈士。习近平总书记先后3次来兰考视察,要求我们学习焦裕禄,对标焦
裕禄,我们一定牢记嘱托,人人争做焦裕禄式的好党员、好干部。
“ ”二、心存敬畏组织之心,增强纯洁意识。 组织 是党的生命线。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
中制原则建立起来的科学严密的为民组织,具有巨大的组织优势。党员干部必须对党组织
有敬畏之心。敬畏组织的纪律、规章,敬畏组织的监督、教育;要强化组织观念,坚持个
人服从组织;要心怀感恩,感念组织的培养、教育和信任,把敬畏之心转化成为兢兢业
业、忠于职守、义无反顾的工作情怀,把敬畏之心当作履行职责、为官从政的基本底线,
永葆政治本色。工作上服从是关键,要坚决做到令行禁止。
“ ”严明组织纪律,就要做到 四个服从 。坚决落实组织制度,严格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
题请示报告等规定,始终按照组织原则和组织规则立身处事。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在任何
岗位都要用心履职尽责,决不能组织没提拔就有意见、岗位不满意就发牢骚、待遇不合意
就生怨言。坚决执行组织决定,既要有雷厉风行的鲜明态度,决不搞表态式服从、选择性
执行、应付型落实,用实际行动确保政令畅通。
严守组织纪律的代表邱少云,1952 年10 月,志愿 沿三八 行反攻作 , 人 踞在军 线进 战敌 盘
平康和金化之间的三九一高地负隅顽抗。在志愿军阵地和敌人的三九一高地之间,有大约
三千米长的开阔地,狡猾的敌人利用炮火优势封锁了这一地区。为了打破被动的僵局,取
“ ”得战争的主动权,将战线迅速往南推进,志愿军决定启动潜伏计划,在发动总攻的前一
天夜里,派部队潜伏在三九一高地的阵地前沿,这样可以大大缩短部队的冲击距离,给敌
人一个措手不及,出奇制胜。邱少云和他的战友们接受了这个光荣而艰巨的潜伏任务。临
“行前,部队首长表情严肃地对大家说: 同志们,考验我们的时刻到了!这次行动非常重
”要,也十分艰巨,请大家记住,在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能暴露自己。邱少云和战
“ ”友们坚定地回答: 保证完成任务!请首长放心!
事情的结局大家都清楚吧,战斗中敌人投下了数十颗燃烧弹,其中一颗落在了邱少云身
边,邱少云身上枯黄的蒿草很快就烧着了。是暴露还是沉默?邱少云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
定:任由大火在自己身上肆虐,绝不发出一丁点响声。就这样,英勇的邱少云同志咬紧牙
关,纹丝不动地伏在那里。一点点地,烈火啃噬着邱少云的身体。他艰难地忍受着烈火烧
身的剧烈疼痛,以惊人的毅力坚韧地潜伏着,直到最后牺牲,都没有发出一声呻吟。
三、心存敬畏法纪之心,增强底线意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党纪国法是每个党员干部的
戒尺。遵纪守法是党员干部从政的底线,也是安身立命的最基本要求、最基本职责和最基
本素养。党员干部必须敬畏法律,要牢记法律红线不可逾越、法律底线不可触碰,带头遵
守法律、执行法律,带头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
环境,带头厉行法治、依法办事,决不越雷池半步。
四、心存敬畏岗位之心,增强担当意识。岗位是干事创业的平台、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
对于党员干部而言,无论职务大小,级别高低,岗位都承载着组织的重托,领导的信任,
群众的期望。敬畏岗位就是要在其位谋其政,把岗位当作事业来追求、当作荣誉来看待、
当作生命来珍惜,要敢于担当、主动作为,视无功无过为罪,以无为无能为耻,真正无愧
于岗位职责、无愧于组织培养。
承担责任是一种品质,1920 年,美国一个年仅11 岁的男孩在踢足球时踢碎了邻居的玻
璃,人家索赔12.5 美元。当时12.5 美元可以买125 只下蛋的母鸡,闯了祸的男孩向父亲
承认错后,父亲让他对自己说:对过失负责。可他没钱,父亲说:钱我可以先借给你,但
一年后还我。从此,这个男孩就开始了艰苦的打工生活。半年后,他终于还给了父亲 12.5
美元。这个男孩就是后来成为美国总统的里根。
“”天下之事,成于惧而败于忽。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只有时刻保持敬畏之心,才能
坚定正确的人生航向,才能在工作、生活和自身修养上言有所规、行有所止。让我们心存
敬畏之心、戒惧之意,自觉接受纪律和法律的约束,努力做到在行使权力上慎之又慎,在
自我约束上严之又严,从严从实做到守纪律讲规矩,确保权力为人民服务,无愧于党和人
民的重托。
摘要:
展开>>
收起<<
人,是需要有一点敬畏之心的。敬畏是人类对待事物的一种态度,没有敬畏,行为和思想就不受约束。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权力观,保持高尚精神追求,敬畏人民、敬畏组织、敬畏法纪、敬畏岗位,做到公正用权、依法用权、为民用权、廉洁用权,永葆共产党人拒腐蚀、永不沾的政治本色。“”一、心存敬畏人民之心,增强公仆意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人心向背关系党的生死存亡。人民群众的意见、建议和呼声,都体现着民意,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思想,始终把握为民谋利和为民解忧两个重点,主动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坚持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从思想上自觉自愿地服务于人民,想人民群众之所想、急人民群众之所急、办人民群...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2 页
大小:39.6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