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3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 33 篇)
展 研 告 篇产业发 调 报 1
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20xx 年,卫生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三级
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专业的康复医院主要承接综合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
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接 1—2 家康复医院测算,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将达到 8000—
10000 家,对应的市场规模在 1500 亿元左右。而截止 20xx 年,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为 376
家,康复医院的总收入仅 58 亿元。考虑康复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和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
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相关受益公司包括湖南发展(000722)、
和佳股份(300273)和澳洋科技(002172)。
康复医院易以托管或者合作投资方式开展。在严格控制药占比的政策背景下,大型公
立综合医院急需扩大医疗服务收入,康复科或康复医院具有低药占比高治疗费用的特点,
为医院创收提供新的增长点,但康复治疗不同于临床治疗,强调患者的主动参与和个性化
服务,大多数公立医院不具备康复技术的管理体系。而市场凭借成熟的管理经验、差异化
的服务和技术培训体系赢得与公立医院合作的机会,直接嫁接公立医院资源,实现病人快
速转诊,同时,采用标准化的治疗流程,轻资产运营的模式,实现康复医院的快速扩张与
复制。
康复医院具有高利润率、易复制的特点。对比综合医院,康复医院回报快,2~3 年便
—可实现盈利,单位病床投入成本低,利润率高,以上海首家二级康复医院 一康康复为
例,20xx 年4月正式运营,20xx 年便扭亏为盈,20xx 年净利润率高达 19。8%。且康复医
疗多为标准化的治疗手段,易复制扩张。目前,我国个人办康复医院占比达到 44%。随着
社会办医政策的持续推进,未来将会有更多的民营资本迈入康复产业。
康复治疗的医保支出占总医保支出比例极低。以广东省为例,医疗保险及工伤保险中
康复总支出的占比仅为 3。3%,医疗资源与康复资源的配置严重失衡,阻碍了康复产业的
发展。20xx 年3月22 日,人社部、卫计委、民政部、财政部、残联五大部门联合印发了
《关于新增部分医疗康复项目纳入基本医疗保障支付范围的通知》(人社部发?20xx?23
“ ”号),将 康复综合评定 等 20 项新增康复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对比原有9项,支付
范围得到成倍扩大,有望改善目前康复治疗医保占比低的状况,带动康复医学市场迅速扩
容。
展 研 告 篇产业发 调 报 2
为抢抓新旧动能转换重大机遇,推动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等
方面不断创新,加快整个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近期,市委政研室对台儿庄区、市中区和山
亭区纺织服装产业进行了调研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加快全市纺织服装产业转型升级的
对策建议。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全市纺织服装产业在国际市场需求萎缩、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等诸多不利
因素影响下,依然实现了快速健康发展。
(一)行业规模不断扩大。经过多年发展,我市纺织服装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规模效
益持续提升,现已基本形成门类齐全的行业体系。其中,台儿庄区积极引进美琪服装、青
纺联织造、酒店用纺织品等项目,开工建设联润3万纱锭纺纱项目,新上 20 万锭精梳纱
和800 万米牛仔布生产线,全区现已形成功能性面料1500 万米、酒店用纺织品 1500 吨、
成衣100 万件的产能。市中区仅税郭镇就有纺织服装企业130 余家,另有小型纺织服装企
业200 余家,年可实现销售收入 71 亿元,实现利税3.7 亿元,出口创汇1.7 亿美元,是黄
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山亭区规模以上纺织服装企业7家,20xx 年全区纺
织服装企业累计实现销售收入 10 亿元,实现利税1.1 亿元,利润 8600 万元,同比分别增
长4.5%、6.2%、5.8%.
(二)龙头带动作用明显。我市纺织服装企业主动适应市场变化,紧跟客户需求,积
极突破发展瓶颈,陆续涌现出一批行业龙头。台儿庄区联润新材料公司的高端纤维产能位
居全省前 5位,20xx 年位居中国纺织 500 强企业第14 位。海扬王朝牛仔布产能居全市首
位,是20xx 年中国棉纺织主营业务收入"百强企业"和色 布主 收入织营业务 20 强企业。市
中区纺纱和织布业以正凯新材料、东方纺织等公司为代表;印染业以宝隆制衣、鸿泰制衣
等公司为代表;服装业以海之杰、龙翔针织等公司为代表。上述企业销售收入都在5000
万元以上,过亿元企业3家。山亭区银光精纺、海扬服装、丰泽印染等公司销售收入及纳
税额也都达到一定规模。
(三)创新研发日趋活跃。通过与业内知名院所开展合作交流,不断加大先进设备、
先进技术的投入,整个产业正加快向技术密集型、高端科技型方向迈进。其中,台儿庄区
与东华大学、青岛大学、省纺织科学研究院等高校开展多领域合作,全区新增省级企业技
术中心2个、工 中心业设计1个,参与国家 准化制定标2项。市中区加强同西安工程大
学、东华大学等院校的合作,先后邀请其专家教授对企业管理、技术人才进行培训,提升
了企业的技术和管理水平。鼓励引导有需求的企业引进业内高级技术人才加盟或开展短期
生产指导,宝隆、鸿泰等企业都高薪聘请了南方专家进行技术管理。凭借持续的研发投入
和 高端的 品 构,在 遭受 南 、南 等欠 达国家冲 的形 下,我市较产结 传统纺织业 东 亚 亚 发击 势
纺织企业仍保持了较好的发展态势。
(四)品牌建设稳步推进。随着产业升级、产品创新和品种丰富,我市的纺织服装企
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品牌产品。其中,台儿庄区海扬王朝公司生产各类高档特细精梳纱线
500 余种,全棉、混纺及弹力牛仔布、本色布 1000 余种,"海扬"牌色织牛仔布和棉本纺布
均被认定为"山 名牌东"产品。市中区拥有纺织服装企业注册商标12 件,其中,金田服饰
公司"劲仔"品牌荣获全省"十大新星品牌山东省著名商标";华派集团自主研发的"时尚家
族"服饰已开设专卖店50 余家;海之杰公司针(梭)织中东长袍、世纪公司婴幼儿口水
巾、宝源公司婴儿爬爬服等,产品特色鲜明,市场竞争力强劲。
(五)发展环境不断优化。近年来,我市结合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新旧动能转换相关
政策,在政策、资金、技术等方面研究制定针对性措施,对纺织服装产业予以精准扶持。
台儿庄区积极做好国家和省市促进工业创新转型提档升级、财政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等政策
措施的争引,高效使用接续还贷资金。全力支持海扬王朝在新三板上市,协助补充完善相
关手续,引导联润新材料在中小板、新三板挂牌融资,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市中区以项目
建设为总抓手,把纺织服装产业作为实体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纵深推进实体经济发展攻
坚战,引导纺织服装企业加快技术、管理、品牌创新,调整产业结构和投资方向,推动了
全区纺织服装产业快速发展。
二、存在问题
我市纺织服装产业通过强基础、培龙头、扩规模等多元化发展举措,竞争优势凸显,
发展成效显著。但是由于受大环境的客观影响和产业发展的瓶颈制约,也存在着以下不
足。
(一)产业仍在低位运行。纺织服装企业模仿和跟进现象比较普遍,同质化问题严
重。部分企业处于小作坊状态,分工协作和专业化程度较低,精、深加工能力相对较弱。
企业产品以棉纺织初加工产品为主,大部分仍处于产业链中低端,高附加值特别是掌握核
心技术、有定价权的产品较少。受以上原因及当前外部经济环境影响,我市纺织服装产业
对经济发展的拉动作用和财税贡献还不突出。
(二)自主品牌建设缺失。市中区虽然为黄淮地区规模最大的纺织产业基地之一,但
出口方式主要以贴牌为主,企业长期处于从属地位,自有品牌、自主开发比重较低。山亭
区纺织服装企业的品牌一直存在短板,多数企业只重视外贸订单,产品出口主要以贴牌加
工为主,有竞争力的产品较少,主动权往往掌握在外国公司手里。
(三)技术创新能力不足。企业基础研究和研发投入不够,只是通过引进设备来提升
自身技术水平,技术创新、原创设计开发能力偏弱。银光精纺制品有限公司由于产品科技
含量不高,销路一直较为单一,近期受沃尔玛超市订单锐减影响,导致企业20xx 年产量
及主营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均出现了下降。
(四)要素制约比较明显。银行贷款收紧、附加条件增加以及续贷不及时导致企业运
行困难,有的企业为了资金救急选择短贷长投,其中隐藏较大风险。当前市场活跃度较
低,企业投资意愿下降,新建重点项目进度缓慢,实现年度目标压力较大。纺织产业用工
缺口较大,如海扬服装有限公司行情虽较好,但由于招工难,导致熟练工缺口100 多人,
严重影响了订单交付。与此同时,产品研发、高端管理人才不足也制约了整个产业结构调
整和优化升级。
三、下一步发展建议
纺织服装产业作为一个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对于扩大社会就业、增加居民收入、
推动区域发展等方面意义重大。结合当前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趋势,现对推动全市纺织服装
产业加快升级提出以下建议:
(一)突出搞好产业引导。以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xx》《山东省行动纲要》《山东
省推进工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及《枣庄市"265"产业转型升级规划》为出发点,围绕建
链、补链、强链,高标准制定我市纺织服装产业发展规划,逐步将纺织服装的定位从乡土
型、传统型向既拥有自己特色与传统且又精致、时尚、现代的纺织服装产业转变。深化企
业产权制度改革,完善产业政策,积极做好对龙头企业、重点项目的扶持和科技成长型企
业的培育。全面加快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发展,打造纺织服装产业电子商务平台的
孵化中心,实现线上线下有机结合。积极搭建产业集群创新服务平台,为技术和产品开发
摘要:
展开>>
收起<<
产业发展调研报告(通用33篇)展研告篇产业发调报1 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市场规模在千亿以上。20xx年,卫生部启动康复医疗服务三级体系建设试点工作,其中专业的康复医院主要承接综合医院急性后期的病人。按照一家二级以上的综合医院对接1—2家康复医院测算,未来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将达到8000—10000家,对应的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而截止20xx年,我国康复医院的个数为376家,康复医院的总收入仅58亿元。考虑康复市场巨大市场潜力和政策催化需求释放,康复医疗产业面临巨大机遇,维持行业增持评级,相关受益公司包括湖南发展(000722)、和佳股份(300273)和澳洋科技(002172)。 ...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文海小编2
分类:工作总结
价格:免费
属性:80 页
大小:154.79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