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范文(通用33篇)
![](/assets/c5106e1f/images/icon/s-docx.png)
免费
语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范文(通用 33 篇)
文校本培 心得体会 范文 篇语 训 汇总 1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
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
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
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
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
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只要教师的观念转变了,才能摆脱
旧的束缚,走上创新之路。反而,如果教师的观念没发生转变,即使面对新课程、新教
“ ”材,仍旧会 穿新鞋走老路 。作为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新教材,将课程改革的理念要求贯
穿与课程教学之中。
首先,新的课程标准要求在课堂教学之中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及建立一种互动、和
谐、教学相长的师生关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做到让学生自由的想、大胆的想、给
予他们以思想的自由、感情的自由、创新的自由,给他们一片自由的蓝天;彻底改变以往
“ ” “ ”的 填鸭式 教学,以学生的自我发展为中心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真正 活 起来,把以教师
“ ” “ ”为主的 一言堂 变为学生积极参与的 多言堂 。首先,要全面把握新教材的特点。教师的
“ ” “ ”任务是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入到教材中去,去 感悟 和 品味 教材的内容,通过教师
“”“”的 引 和 导 使学生形成能力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我们要正确处理好课程标准与
“ ”教材的关系:课程标准是一个要求贯穿于教学中的 纲 ;而教材是教学的具体内容,是课
堂教学的具体依据。
二、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重建师生课堂生活是本次课程改革重要标志之一,而帮助学生确立科学、正确的学习
方式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那么,如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我认为应当做以下
几点:
正确认识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已成为我们的共识。关键是课堂教学能像过去
那样,不顾儿童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
带之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
正确认识教材。创造性的使用教材,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并不是有了新课
程标准和教材课程改革就能到位了。关键的环节还在于教师如何运用教材。
改变教师的角色意识。受传统观念的影响,许多教师在教学中常常以知识传授者的面
目出现,以管理居高临下地对待学生--教师不仅是教学过程的控制者、教学内容的制定者
和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定者,而且是绝对的权威,不容丝毫的冒犯和怀疑。就有这种意识,
教师就不可能公正的对待学生、真心倾听学生的看法和见解、尊重学生的质疑和创新。在
教师这样的角色意识下,学生只能被动的做知识的接受者、储存者和知识的反复训练者。
而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学活动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交往意味着人人参与,
意味着平等对话,教师将有居高临下的权威转向"平等中的首席"。在新课程中,传统意义
“ ”上的教师教和学生学,将让位与师生互教互学,彼此间形成一个真正的 学习共同体 ;教
学不只是一个忠实的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而是师生共同开发课程、丰富课程的过程,课
程实施将变成一种动态的、生动的、发展的、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课堂开放以后,教师的作用不是削弱而是加强了。教师的目标意识要加强,要从整体
考虑课堂教学的育人目标;创新意识要加强,一切从有利于学生的发展出发;合作意识要加
“ ”强,教师应该走下 讲坛 ,走到学生中间,与学生一起探讨与交流;调控能力要加强,再
开放性的课堂教学中,很多情况是无法预料的,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加强学习,不断研究课
堂调控艺术。由于我对新课程改革学习还很不够,只能谈点粗浅的看法,有待于今后进一
步努力学习,才能不断提高。
文校本培 心得体会 范文 篇语 训 汇总 2
20xx 年我参加语文校本培训学习,现在是培训总结阶段了,整个培训活动安排合理,
内容丰富,短短六月的培训学习,我受益良多,以下是我的点滴体会:
一、让语文走进生活
1、从现实生活中创设引入语文情境。《标准》中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
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因此,教师要多创
设教学情境,从现实生活中引入语文知识,使语文知识生活化。让学生带着生活问题进入
课堂,使他们觉得所学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急待解决的问题。如教
“ ”学负数的引入 时,我们可以通过温度计来认识,比较一个地方夏天与冬天的温度如何表
示,把语文的学习与日常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像这样创设教学情境,不但提高学生对
语文的兴趣,钟爱语文,激发学习动机,以及学好语文的愿望,而且培养学生凭借已有的
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在教材中挖掘潜在的语文资源。《标准》中指出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因此,
我们在使用教材时,不要拘泥于教材中所呈现的具体素材,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教学的需
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学生身边的语文资源,切实发挥教材的'作用。通过融入了
语文的含义,体现了语文的价值,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语文的理解,感受学习语文的意义,
而且体验到身边处处有语文的存在,获得用语文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成功喜
悦,极大地激发了他们探索科学奥秘的兴趣。
二、让生活融入语文
注重培养学生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标准》的要点之一。培养学生
初步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参与一定的含有语文问题的实践活动,在
解决实际问题的探索中应用语文,让语文生活化,让生活融入语文
1、通过模拟活动解决实际生活问题。
《标准》中指出:语文学习过程充满着观察、实验、模拟、推断等探索性与挑战性活
动。教师要改变以例题、示范、讲解为主的教学方式,引导学生投入到探索与交流的学习
活动之中。如在教学中创设优美的生活情境:春天到了,班级想出去春游,现在有两家旅
行社分别给了各自的优惠方式,请比较一下,选哪家旅行比较划算。通过把学生熟知的生
活事例引进语文课堂,使生活常识语文化。由于这些语文知识来源于现实生活,学生从中
可以看到,现实生活和语文知识确实息息相关,两者之间是一座相通的桥梁。通过这一过
程的学习,学生觉得语文没有白学,学了即可用得上,是实实在在的知识,从而体会到语
文本身的强大魅力,感觉到语文课堂充满着智慧和乐趣,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在语文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
《标准》中强调在特定的语文活动中,获得一些初步的生活经验。因此,教师要想方
设法改变教学方式,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获得生活经验。寓语文知识于学
生的活动之中,使抽象的语文知识以直观形象,丰富多彩的的客观事物为载体,让学生体
验到语文的内在价值,感到语文知识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丰富的语文问题。
文校本培 心得体会 范文 篇语 训 汇总 3
孩子的成长受很多因素的影响,然而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却是决定孩子成长的至关重
要的两方面。如何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形成合力是我们每个家长和教师都应认真思考和
研究的问题。
在我们农村家庭中,农村家长的文化素质虽然比以往的有所提高,但绝大多数不懂得
儿童教育心理学,教育子女的方法简单、粗糙、粗暴,随意性强,很不科学。就拿我曾教
过的一个男同学来说,他在课间休息时与另一位同学发生争吵,我当即给他们分析原因进
行教育。中午时那男同学爸爸来接他,我就凑上去跟那家长说起课间那件事,谁知他却对
“ ”孩子说: 儿子,下次有人欺负你,你只要回敬他就行!我一下子气得不知如何是好,过
“了好一阵子才说: 学生间发生磨檫是难免的,不过我们还是应该让孩子学会谦让。
现在农村家庭结构多样化,有的忙于打工,将孩子托给爷爷奶奶或长辈管教,孩子缺
少父母的关爱,致使农村家庭教育形成娇贯型、支配型、专制型、放任型、冲突型等基本
形式。重身轻心、重智轻德、重管教轻疏导的教育方式占主导地位。
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密不可分的。作为教师,一定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适
合的办法,加强和家长的联系与沟通,促进家庭和学校的合作与交流,使教育形成合力,
为孩子的成长奠定坚实的环境基础。
家访,开家长会等都是我们做好班主任工作家校联系的重要途径。
家访,在我们每个教师心中应该是相当熟悉的,但其时间安排上往往是在学期临近结
束时。即使有时会因一些重要事情,如上学没来,学生身体不适而进行,可很少有人会想
到安排在学期开始,贴上自己可以休息的寒暑假。
家访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然后才能深入地了解,以便拉近学校与家长的距离,赢得
家长、学生的信赖。比如:清楚家长的职业、单位,工作时间,他们与孩子接触时间,了
解他们对孩子的教育情况;了解父母以外的人与孩子的接触影响情况。清楚孩子目前的学
习状况,以前学过什么;爱不爱说话,从在家表现了解其性格;关注孩子的身体状况,以
免在校时发生以外;知道孩子最喜欢谁,最爱听谁的,主动吗?了解孩子的家庭生活环
境,家庭教育观念等等。
“ ”以往要开家长会了,好多家长虽然自恃没干什么亏心事,可心里却总是忐忑不安以
为凡是这种与学习有关的会,因此,作为班主任应消除家长这种心理,让每位家长明确在
摘要:
展开>>
收起<<
语文校本培训心得体会汇总范文(通用33篇)文校本培心得体会范文篇语训汇总1 实施课程改革,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课程改革的主渠道在课堂。教师是具体的实施者,这就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改变观念和方法。个人体会到从以下几个方面。 一、深入研究新教材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感情、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使学生获得基础知识和技能,为其终身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这就首先要求我们转变教育观念,不在单纯做知识方面的权威,将书本上的知识原原本本教给学生,而应当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1-23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
VIP免费2025-01-25 999+
作者:Jazy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44 页
大小:97.33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