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精选3篇)

免费
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精选 3篇)
学 新《 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习 义务 1
作为学校中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之后,对提高师德修养有了更
深刻的认识。它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法》赋予我们的义务。在实施
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新风。教育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有明
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唤起学生精神世界能动、自主的能力,培
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义务教育法》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
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我是一名教师,肩负着育人的重任。于是在学习之余,更应从自己过去的工作中找出
不足,必须全身心地去爱自己的学生。喜欢学生,爱护学生,服务于学生,这是一名教育
工作者的天职。师魂即师爱。要在实际工作中,时时处处体现师爱其实并不简单。有时,
细小的一个工作,看似简单的一种举动,也许会折射出我们教师的教育理念。班级中的王
新博同学,知识欠缺的太多,为了使他尽快的追上队伍,就利用课余时间给他补课,同时
发动班级学习好的同学帮助他,他的成绩提高的很快。既方便了学生,切实减轻了学生的
负担,又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更增强了困难学生学习的自信心。我想,这小小的改
变中,就蕴涵着老师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也是大家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之后的一种新
的有效尝试。教师站在了学生的立场上,改变了自己原本已经习以为常的一些教学行为,
目的则是为了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困难。作为教师,必须要对学生的发展负责,尊重他们的
人格,在求知的过程中,关注学生原有的基础与能力,因材施教地帮助他们学会学习,因
地制宜,潜移默化地帮助他们学会做人,培养他们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这样
才称得上不辱使命。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地今天,作为我们教育工作者,不能抱着过去的应试教育一套而
不放,应该让学生走进更广阔领域学习,力求全面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具备高尚的道
德品质和师德风范,不断更新自己的学识。在思想上,政治上,文化上充实自己,为形成
良好的师德风尚而出力,更好地为学生服务,爱岗敬业,使自己成为一名高素质的教育工
作者。
学 新《 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习 义务 2
《我的教育故事》这一本书的作者是于永正老师,我们可以从书中学习到关于教育教
学的知识。作为教师没赢过怎么样教学生呢?要给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让他潜移默化的
“进步。下面是小编带来的我的教育故事读书感悟:风流儒雅亦吾师。 我自以为我的教育
”不空虚,因为我有情。我的情无处不在。 刚刚拿到这本书,就被封面上几行小字所吸
引。然后迫不及待的开始阅读于永正老师的《我的教育故事》。在书中,我看到了于老师
丰富多彩的教育故事,看到了于老师才华横溢的小学老师,看到了他在病中谈笑风生的样
……子读完之后,心中感触颇深。
“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 生活即教育 的理论,他说,生活教育是生活所原有,生活所自
营,生活所必须的教育。教育的根本意义是生活之变化,生活无时不变,即生活无时不含
有教育的意义。于永正老师的做法让我脑海中第一个闪现的就是这几个字:生活即教育,
于老师进行的是真实的学习,让学生们在生活中感受学习,感受语文。
“ ”才 江水,又食武昌 ,万里 江横渡,极目楚天舒 豪 的背 声 出窗外饮长 鱼 长 这迈 诵 飞
时,就知道于老师要带着学生去游泳了;“ ” “ ” “ ” “胭脂点雪 、映日荷花 、喧宾夺主 、 星光
” “ ”灿烂 、蓝孔雀 等,于老师在赏菊过程中为孩子们了打开认识美的窗口;“只要是花,开
在哪里都好看!” ……这是春游过程中一位小朋友脱口而出的话 带着学生感受生活的美
好,引导学生多看美的东西,这些做法对学生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无形之中会让美融于
血脉,使人有种不吐不快的感觉,写作文自然水到渠成。
我们平时总让学生写作文,还要求学生写出真情实感,有时候我们并没有带他们体
验,却要求学生写出来。以后我们也应该带学生多多体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这样学生才
会在写作中自然而然流露出真正的情感。
“ ”于老师说: 引导、点拨、示范。 学生学了五年语文,越学越不会,到底应该怎样学
习呢?“ ”于老师说: 多读多写。语文就是教学生识字、写字、读书、背诵、表达(包括口头
表达和书面表达)。至多再加一个:培养兴趣和习惯。作为语文教师,要想教好学生,要
做到那几点呢?我认为以下几点很重要。
首先,朗读是必备技能。朗读要做到正确、连贯,还要做到语气自然。好书不厌白回
读,精彩的文章一朗读出来,就活了,更能让学生走进文章。教儿童学语文,靠的是示
范,教师的朗读好了,学生也会在潜移默化中进步,感受文章鲜活的语言。模仿是儿童的
天性,儿童学语文都是从模仿开始的。好的示范具有启发性,能为学生树立起一个标杆。
“其次,板书很重要,要想学生写好字,老师得起带头和示范作用。字是人的 第二张
”“”“”脸,是人的 一张名片。都说 字如其人 ,字写得不端庄、不漂亮,难道是要用实力证
明我们长得不够端庄、不够漂亮吗?“ ‘ ’ ”于老师说: 写好字,是 儿童的语文 的应有之义。 板
书对语文教师是必需的,手写出来的字,都是鲜活的,有情感的,可以传达我们想要表达
的信息。我的第一张脸没有长好,我就得在第二张脸多用功。最近我也一直在练字,争取
“ ”能够拥有一张端庄美丽的脸庞 。
“ ” “ ”最后,教学,要 实打实 、 手把手 的教,作为教师,一定要有责任心,要有爱。学
生跟我们学语文,我们就得尽老师之责,用我们耐心、细心、恒心和爱心,教学生识字、
写字,教(从容网)“会学生读书、表达。夏丏尊先生说过:教育上的水是什么?就是情,就
是爱。教育没有了情爱,就成了无水的池。任你四方形也罢,圆形也罢,总逃不了一个空
”虚。 所以要想我们的教育不空虚,除了要有责任心,必须要有爱。
“ ”成尚荣先生说: 教学不是背不动的书包,而是带得走的能力。 我们一定要牢记:少
做 ,多 ,光在 堂学 文,是不能真正学好 文的,从 言 累、培养 感、题读书 课 习语 语 语 积 语 发
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平时要注意语言的积累,我们的语
文教育就会有光明的未来。
天有不测风云,于永正老师被检查出了白血病,看着于老师一次次被病痛折磨,又忍
不住潸然泪下。病中的于老师,知道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后,留下了三句话,其中一句是:
…… “我是唯物主义者,死后不设灵堂,不扎花圈我想说: 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
” “种花。虽然于老师走了,却留给我们一笔珍贵的精神财富,他教会了我许多,没有比风
”流儒雅亦吾师 更确切的了。
读了于永正的《我的教育故事》这本书以后,我会在教育的道路走的更坚定,更执
着。
学 新《 教育法》心得体会 篇习 义务 3
今年9月份新入学的高一新生会与以往有一个很大的不同,他们是将是参加河南省新
高考的第一届学生。即便是教师,面对迎面而来的新高考心中也有一些打鼓。虽然听到不
少消息,但总是缺少具体的参考。恰逢此时读到了李希贵的《面向个体的教育》,让茫然
与忐忑的心中多了一份希冀。
在我读来,十一学校像极了帕夫雷什中学。那种所有的一切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
“ ”而确立的氛围是如此的相似。这种氛围常常会激发出纯粹的 教书育人 的情感,以至于看
着 便不由自主的想象:如果我就在 一所学校里任教或者是 里的一名学生,会是一书这样这
个怎样的场景?同时我也期待着十一中向着这个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
几乎每一篇文章都能拨动我的心弦,引起我的思考。其中有一篇《少一些抽签,多一
些选择》是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原因在于我自己就经常这么做,而且由于好操作、对每一
个人机会均等,一直以来都被我奉为圭臬。慢慢的我的学生们也习惯了这样的方式。而我
自己的思考也就到此为止了,从没有想过要继续往下再走一步。
而读完文章,则像是受了当头一棒。虽不是体无完肤,但确实相去甚远。在简单、直
“ ”接的过程中,我们有没有在传递 听天由命 的意识?有没有错失了教育的机会?有没有更
有效、更有意义的方式?这些都将成为我要思考和实践的问题。
如果不是阅读,那么我可能还在那个沾沾自喜的状态。也是阅读让我有了和更高境界
的人对话的可能。
另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在走班制的前提下,十一学校 4000 余名学生就有 4000 余
张课表,构成1400 多个教学课堂,这其中甚至包含了马术(一个我只在电视上才见到过
的运动)。这不只是充分尊重学生的选择的问题,更是能力问题。这不得不让我感慨,环
境限制了我的想象力。这是我无法想象的。
我们每一阶段的努力其实不必等到将来好多年后再显示出差别,在下一个阶段就会显
现。今年焦作市有科协组织的高校夏令营,去厦门大学、武汉大学等学校参加。名额有限
自然是择优而取。这就是高中阶段的努力程度带来的差别。对应的,听说省实验马上要选
拔参加清华、北大夏令营的学生,你看,初中的努力在高中也体现了,只有初中足够优秀
的人才能进这个学校,才能去争取这样的机会。
不必怨天由人,不必自怨自艾,努力奋斗,至少我们都会收获一个更好的自己。
摘要:
展开>>
收起<<
学习新《义务教育法》心得体会(精选3篇)学新《教育法》心得体会篇习义务1 作为学校中的一名普通教师,在学习了《义务教育法》之后,对提高师德修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它是时代向我们提出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法》赋予我们的义务。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我们必须转变观念,树立教育新风。教育原理告诉我们,教育必须有明确的指向性和目的性,主要解决人的发展问题,唤起学生精神世界能动、自主的能力,培养学生成为社会所需的人才。《义务教育法》要求我们教师必须热爱教育事业,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文化。业务水平,爱护学生,忠于职守。教师必须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明确自己的职责所在,也深感肩上担子的沉重。 我是一名教师,...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
VIP免费2024-10-31 999+
作者:文海小编1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3 页
大小:41.31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