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读后感范文600字(精选20篇)

VIP专免
3.0
2024-07-11
999+
50.73KB
10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 600 字(精选 20 篇)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1
“ ”今天我读了古代 四大名著 之一的《西游记》。这部名著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吴承恩的
人写的。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他吧。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
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了 人,嘉靖四十五年(举1566)任浙江 丞,晚年又被长兴县
任为荆王府记善。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创作系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也受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
教文学的影响。除了神仙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
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
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上的,但也融入了作者自己的喜怒好
恶。在人们的传统观念中,神仙都是正义的化身,但在《西游记》中,吴承恩却将神与魔
一视同仁,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方佛祖释迦如来,都是被捉弄的对象,不少妖魔倒是
可亲可爱、有人情味,是引人寄以同情的形象,猴精孙悟空便是最突出的一个。
它是个玉帝口中的妖猴,不被天庭认可,但它率真可爱,不受天规约束,为了追求自
由平等,它不惜大闹天宫,敢和天斗,敢和神争,它是我最喜爱的英雄。在《西游记》
中,吴承恩还塑造了许多滑稽人物,其中最典型的代表就是猪八戒,这是个取经路上最不
诚心的人,动不动就要分行李回高老庄,还贪吃贪睡,偷奸耍滑,一路上闹了不少笑话,
是孙悟空口中的呆子、夯货,但这个人物被吴承恩写得生动活泼,不但不惹人厌,反倒惹
人喜爱。在这本书中我最不喜爱的人物是唐僧,这是个迂腐无用的人,不辨善恶,不分忠
奸,孙悟空为了保护他,吃尽了千辛万苦,而他却常受人挑拨,不去详察,动不动就
“ ”念紧箍咒 ,还要把孙悟空赶回花果山,恨死他了。不过他身上也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
方,那就是为了自己的理想和追求,不惧艰险,勇往直前。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2
“ ”世界之大,无奇不有。一本书深受中国几代人,十几代广大青少年的亲眯。 这就是
——中国最杰出的长篇神魔小说 《西游记》。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生好奇,心想,这本书真有这么大的魅力吗?我带着好奇的心情
读完了这本书。果真想爸爸说的那样。我一开始读,越读越上瘾,连饭都忘了吃。
“ ” “ ”我读完这本书从孙吾空的 大闹天空 看出他的英勇无比。从他的 三打白骨精 可以看
出他的忠心护主,有勇有谋。而有时候可以看出猪八戒懒动无比,还贪吃,险些断了自己
的性命。读完了这本书,我感受到了做人一定要像孙悟空那样有智慧,有勇有谋。不能像
猪八戒那样贪一时之利,却没有仔细思考问题,盲目地接受别人所给的好处。
在现实生活的社会中,我们更不能像猪八戒那样。有可能是别人设的圈套等你往里
钻,所以在遇到问题时我们一定要进行三思而后行!
我相信你一定读了很多书,那就把你读后感写下来吧!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3
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着之一的《西游记》。
这本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个具特色的可爱人物的形象:如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
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善良的唐僧。其中我印
“ ”象最深刻的就是顽皮勇敢的 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石猴,从小行动敏捷,心机灵
巧。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来了高超的本领,从龙宫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盔甲,太白金星劝
“ ”说玉皇大帝让孙悟空上天当官。玉皇大帝就按照孙悟空的意思封他做了齐天大圣。孙悟
空在天上偷吃了仙桃、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
僧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勇敢的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他没有一点怨言,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保护师
傅,为师傅斩妖除魔,最终孙悟空师徒取得了真经。
玉皇大帝三番四次的原谅孙悟空的过错,纵容他当官,是因为玉皇大帝向往和平,他
有一颗慈爱的心。孙悟空受玉皇大帝宽容,不但不知恩不报,还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
底下受惩罚是应该的。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时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再也没有
撒野,孙悟空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和精神非常让我敬佩。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4
这个寒假,我读了原著版的《西游记》,感觉最大的不同是:与以往青少版、电视剧
相比,原著文字优美、想象丰富、刻画生动、形象突出,洋洋洒洒百余万字讲述了从孙悟
空横空出世到唐玄奘师徒西去取经的神话故事。
《西游记》这本书的主线是写徒弟三人孙悟空、猪八戒、沙悟净和师父唐僧一起去取
西经,在途中历经千难险阻,战胜妖魔鬼怪,最终取得真经,回到了东土。但在孙悟空取
经之前的一些故事也同样精彩:比如,孙悟空破石而出、撑帆出海学艺、大闹天宫、勇战
天兵天将哪吒二郎神、被压五指山下以及唐玄奘身世等,让人看了过目不忘。
这本书给我的一个启示是:要想干大事必须持之以恒,不怕困难,乐观向上,团结一
致,要有必胜的信念。虽然书中描写的师徒四人身世不同,经历不同,性格不同,但他们
在一起取经时却最终能团结在一起,跋涉十万八千里,战胜九九八十一难,虽然期间有挫
折、有痛苦、有动摇、有失败,但他们终究战胜了艰难险阻,取得了真经。由此让我联想
“到我们的班集体,如同师徒四人一般要具有团队合作精神。常言说 三个臭皮匠,能顶一
”个诸葛亮。 就算遇到困难,集体要一起想办法,一起攻难关,这样总比一个人攻克难关
要容易得多,而且我们做事不能放弃,不能半途而废,就算失败了,也可以再做一次,要
相信自己一定能到达成功的彼岸,收获成功的果实。
《西游记》真不愧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书中描写的佛、道、人、妖魔鬼怪,鲜明
生动、恢谐有趣,故事曲折动人,让我看过之后不仅身心愉悦,而且学到了许多知识。我
想以后有时间一定读读另外三本名著的原版,深刻感受一下中国古典名著的博大精深。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5
我看过很多经典作品,其中最喜欢的是吴承恩写的《西游记》。它讲述的是一只猴子
和唐三藏及师弟八戒、沙僧去西天取经的故事。这本书我虽然看了一遍,但是以这本书编
辑的电视节目不知道看过多少遍了,它给人一种百看不厌的感觉。
读了《西游记》我深有感触,文中曲折的情节和唐僧师徒的离奇经历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孙悟空,不仅会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
辨人妖,所以,孙悟空善于降妖捉怪,斩邪除魔,为西天取经立下了汗马功劳。但是,如
果没有诚信憨厚,善长水性的沙和尚助阵,孙悟空在水中捉妖也就不那么顺利了。猪八戒
力大无比是孙悟空捉妖的好帮手,唐僧虽不懂人情世故,但他始终以慈悲为怀,感动了苍
天,最终历经千辛万苦,带领徒弟们,终于取得了真经。
唐僧师徒四人在前往西天取经的路上,共遇到了九九八十一道难关。最终,他们战胜
“ ”了难关,取得了胜利。功夫不负有心人 这句话用在他们身上是再恰当不过。
由此,我想到了我们的学习,学习就好像是要去取真经。必须具有执着、不畏艰险、
锲而不舍的精神。虽然我们的前面布满了荆棘,但只要我们有不怕困难、坚持到底的决
“ ”心,相信我们一定能获得成功,取得真经 。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6
《西游记》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老少皆宜的作品。其中充满了离奇,精彩的
神话故事,每读起《西游记》,老是会情不自禁地溶入那精彩的情节之中。
师徒四人最忠厚的是沙僧,他忠厚老实,一心想取到真经。猪八戒,大家都知道。他
好色好吃好玩,一心贪婪,做不成事。他遇到困难时,只想着退缩。他取到真经时,还求
佛祖让己下凡来玩呢!别忘了,他就是这样被玉帝贬下凡来的;孙悟空最大的特点是勇
敢,他不怕困难,打走妖魔鬼怪。如果师父被抓了,他一定会想办法救出师父。他是我学
习的好榜!唐僧就是个啰嗦和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
是非不分。意志坚强,慈悲善良。是一个虔诚执著的佛教徒,在取经的过程中坚定,从不
懈怠动摇,不为财色迷惑,不为死亡屈服,凭着坚韧不拔的精神,终成正果。另一方面,
又性情和善,连凶残的敌人也可原谅,偏听偏信。小白龙受观音点化后变为龙马,跟随唐
僧西天取经。
我觉得每个人从出生到长大成家创业必须要经过很长的一段路。就像唐僧取经,一路
走来喜怒哀乐,酸甜苦辣什么都有。而那种坚韧不拔,勇往直前不走邪魔歪道的精神非常
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
西游 后感范文记读 600 字 篇 7
《西游记》这本书已经出了很久很久了,有许多版本的。而我读的是青少年版的。虽
然这书很厚,但只要认真的读,就可以发现读它的时候可是其乐无穷!首先,我要分享一
些片段,并说明自己为什么要分享它们。
第一片段:孙悟空是大闹天宫,保唐取经,降妖除魔的大角色,我看了一个片段是齐
天大圣大闹天宫,就因为玉帝给了他一个很小的官,引起了众神的笑话,他表示不服气,
一连几番事故后,悟空吃仙桃,吃仙丹,喝酒,被发现以后,玉帝派下十万天兵天将去捉
拿他,于是他把天宫闹了个天翻地覆!
第二片段:悟空保唐僧西天取经,三打白骨精时,因为唐僧误以为悟空滥杀无辜,赶
走了悟空。但由于对师父的不放心,又有八戒的劝解,又随八戒来捉拿妖精,打败了白骨
精,也解开了于师傅的误会,继续西行。
摘要:
展开>>
收起<<
西游记读后感范文600字(精选20篇)西游后感范文记读600字篇1 “”今天我读了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这部名著是由古代一位名叫吴承恩的人写的。我们先来介绍一下他吧。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靖二十九年(1550)中了人,嘉靖四十五年(举1566)任浙江丞,晚年又被长兴县任为荆王府记善。 神佛妖魔故事在我国有创作系统和丰富的艺术经验的积累,也受外来的主要是印度佛教文学的影响。除了神仙和鬼魂是古代原始宗教的产物以外,神仙和妖怪是秦汉以来方士、道士然后是艺术家、民间艺人和文人的虚构。《西游记》的艺术虚构正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经验和这种社会的宗教性观念和风习的基础之...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