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精选23篇)
VIP专免
3.0
2024-08-02
999+
118.45KB
49 页
海报
侵权投诉
2023 年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精选 23 篇)
2023 年浙江天目山的 游 篇导 词 1
清晨,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在眨眼睛呢,夏令营的辅导员就带我们出发了。大家清
一色的太阳帽,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愉快的歌声伴着我们向西天目山顶峰进发。
上西天目山,走的全是一级级的石阶,石阶上苔藓斑驳,又陡又滑。一路上,大家互
相帮助,你追我赶,有说有笑。
路过千丈崖,不觉傻眼了,千丈崖巍然耸立,怪石嶙峋。这里的石阶与众不同,很陡
很窄。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石壁,要是一失足掉下去,准得粉身碎骨。
“ ”小心翼翼地走过千丈崖,经过狮子岩前面一棵参天大树,就是有名的 大树王 了。它
的树干看上去比圆桌还要粗。我们试了试,要 7个同学才能把大树合抱起来。据林场实
“ ”测 大树王 高 26.5 米,胸径 2.3 米, 材积 约 43 “ ”立方米。早在宋代就被称为 千秋树 ,后
“ ”来乾隆皇帝封它为 大树王 。树干已经空了,树根底部有一个洞,我们 16 个同学钻进
去,还觉得挺宽敞呢。
“ ” “ ” “ ” “ ”到老殿时已是中午时分, 七里亭 、 眠牛石 、 千丈崖 、 狮子岩 等已被我们远远
地抛在脚下。我们就在老殿外有树荫的草地上吃午餐。大家把塑料纸铺在地上,拿出出发
时带的面包、鸡蛋,一边吃一边嬉笑谈天。渴了,,就喝七里亭灌来的矿泉水,凉丝丝、
甜津津的,喝下去顿时消去暑气。吃饱喝足了,在老殿略微休息一会儿,我们继续向顶峰
攀登。
——又经过两个多小时,我们终于到了顶峰 仙人顶。站在顶上,只觉得冷风习习,一
阵阵凉意,使人忘了此时正是炎热的夏天。遥望四周,薄薄的云雾笼罩着连绵不断的青
山,使人心驰神往,湛蓝的天空中,飘浮着几朵白云,就像万顷碧波中的浪花。往下一
看,山脚下的天目旅馆只有半个方桌大小。盘山公路好像一条米黄色的带子,将西天目山
从脚下一圈圈围到山顶。
“大家快去看天池!”随着喊声,同学们都向着一处巨石叠起的高处走去。待到近前,
“ ”只见其中一块石头上凿着浮玉 两字。据说天目山古名浮玉山,因为东、西天目山顶上各
有一池,左右相望终年不涸,故称天目。
农科所徐叔叔告诉我们,西天目以树木的多、美、奇、古、大、高组成自然保护区,
有近3000 种草木、树木汇成了天目林海。世界上40 种稀有树木,天目山占了23 种。有一
棵老白树已有 1500 多年,最高的一棵树有 56 米高。
西天目啊西天目,你古木参天,景色秀丽,到处是奇珍异宝。
当火红色的太阳压在山顶的时候,我们怀着恋恋不舍的心情下山了。回头望望那连绵
……起伏、郁郁葱葱的西天目山,她夕阳的照耀下显得更加壮丽了
2023 年浙江天目山的 游 篇导 词 2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驱车前往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从临安到天目山大约有 45
分钟车程,在此我向大家介绍一下天目山概况。
天目山所在之处在3.5 亿年前还是一片汪洋,后经地壳运动渐渐隆起,特别是在 1.5
亿年前的燕山期地壳构造运动中经火山喷发形成天目山主体。火山运动塑造了天目山的轮
廓,而冰川活动则对山体进行了精心雕凿,对岩石进行解剖和搬运,塑造出天目山千姿百
态的造型。全山有 4溪、5潭、6洞、7涧、8台、9池、12 岩、27 石、28 峰,构成一幅巧
夺天工的山水图画。
“天目山分东天目、西天目。古书有记载: 有两峰,峰顶各一池,左右相对,名曰天
”目。 我们今天将游览的是西天目山的景点。东天目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正加紧开发。
西天目山具有悠久而又独特的历史,是集儒、道、佛三大传统文化于一体的宗教文化
名山。
西天目山还是植被非常丰富的名山,由于天目山地处中亚热带北缘,属亚热带季风性
“湿润气候,所以形成了独特的高大茂密的原始森林景观。天目山森林景观可以 古、大、
” “ ” “高、稀、多、美 六字来概括。由于天目山植物资源多,被誉为物种基因宝库 、 天然植
”物园 。这里还保存着冰川时期遗留的孑遗植物,如野银杏等。还有天目铁木、天目琼
“ ”花、独蒜兰等天目山特有的及以天目命名的树种。这体现了天目山森林景观的稀。天目
山自然保护区有高等植物 2160 余种,动物 2300 余种。天目山有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对象
的动、植物各 35 种;“ ”以天目 命名的动、植物分别为48 种、37 种。
天目山因拥有独特的植物资源和良好的森林植被,早在 1956 年即被林业部划为森林
禁伐区,到 1986 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996 年,它还被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人与生物圈网络吸纳,成为我国15 个MAB 成员之一。
天目山由于具有独特的自然、人文条件,吸引了无数名人学士来此观光旅游。他们为
天目山留下了不少文艺佳作,如梁代昭明太子的《文选》,唐代李白、白居易的诗,近代
艺术大师徐悲鸿的画,民国郁达夫的散文,当代书法家沙孟海、郭仲选等人的墨宝等等。
天目山每年有 200 余天雾气笼罩,气候独特,故盛产名茶,以天目青顶为代表。另
外,天目笋干、天目笋豆等均为老少皆宜的土特产。在天目山的宾馆、饭店还可品尝到水
芹菜、白果等有益于人体保健的特色山菜,让你一饱口福。
现在,我们进入自然保护区。下面我向大家介绍自然保护区的游客须知,首先是和进
“ ” “各城市公园一样, 不得折一草一木。还有一条特殊的就是:不得在野外抽烟,不得带
” “ ”火种上山。 另外送给大家一句旅游顺口溜:进山只留下脚印,出山只带去照片。希望
大家能记住并遵守。
各位团友,现在我们的车已抵达禅源寺前,请各位带好随身物品下车,我们的游览将
从这里开始。
禅源寺原本是双清庄址,明洪熙元年(1420xx 年)由智粤和尚在旧址上修建,并首次剃
度弟子,成为佛教活动场所。经过几代禅师经营,粗具规模,却于元末被兵火毁灭。清康
熙四年(1665 年),玉琳国师重兴道场。雍正十一年(1733 年)“ ”,雍正皇帝赐 禅源寺 匾额
“ ”悬于天王殿。当时香火极盛,后光绪皇帝赐 福佑潜城 额悬于寺中。1941 年4月15 日,
遭日军飞机轰炸,被毁。
“ ”各位团友,请看山门。因匾额毁于兵火,现在门扉 禅源寺三字由著名书法家商向前
题写。现在请随我进山门。大家看这棵苍劲的古罗汉松,是 300 余年前玉琳国师所栽,历
尽沧桑,仍生机勃勃。
走过这道门就进了韦驮殿。韦驮菩萨是佛界三十二诸天之首,是护法天神。相传在释
迦牟尼涅磐后,帝释天手持七宝瓶准备取下佛牙舍利回去建塔供养,时有罗刹鬼躲在帝释
天身后乘其不备突然窃取佛牙舍利。韦驮奋不顾身,急起直追,刹那间把罗刹鬼抓获并夺
回佛牙舍利。因其能驱除邪魔,保护佛祖佛法,所以成为菩萨。你看,那手中的法器降魔
“ ”金刚杵,俗称韦驮鞭 ,就有驱魔的作用。天目山是韦驮道场。
各位团友,我们现在所站的位置就是当年百子堂的旧址。1939 年3月, 任中共中央时
革命军事委员会副主席、南方局书记的周恩来以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副部长的身份
来天目山。当时,国民党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宏来西天目山主持浙西行署第一次行政会
议。周恩来与他会晤,共商国事。在百子堂集会上,周恩来向浙西临时中学的师生员工、
行署官员、受训青年和即将到沦陷区去的工宣队员共1600 余人作演讲,鼓舞浙西军民抗
日的斗志,巩固和 大了抗日 一 ,使西天目山一度成 浙西抗日救亡的中心。大家扩统战线 为
再往北看,那亭与碑就是临安人民政府为纪念周恩来在此演讲 50 周年于 1989 年3月建造
“ ”的。碑正面刻着刘开渠先生题书的周恩来演讲旧址 ,背面碑文则记录了周恩来在此作抗
日演 的史 。 里已被列 杭州市 国主 教育基地。讲实 这 为 爱 义
各位团友,我们再去看看天目山自然保护区自然博物馆。博物馆于1988 年建成并投
入运行,内有科教会场、教室、实验室、标本贮藏室,还有植物、动物、昆虫、综合等展
厅,共存放天目山动植物标本万余件,土壤、古生物化石标本 55 件。它是展示天目山丰
富的动植物资源及悠久的地质史的窗口。现在请大家进去聆听博物馆解说员的详细讲解。
2023 年浙江天目山的 游 篇导 词 3
首先到的地方为四面峰与倒挂莲花峰。在四面峰,总算看到了一些云雾。灰蒙蒙的云
层舔着绵延起伏的层层山峦。使群峰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见此景色,大家赶紧以此为
背景,纷纷拍照留影。站在山头上,目光所及,虽然不及黄山的险峻奇美。但群山环抱,
满目苍翠。树冠亭亭如盖。峰突出于众壑之间,居高临下,峭壁万丈,莫测其深,形胜险
绝。峰前远眺,诸峰犹如万马腾云,脚下山恋起伏,树茂林密,山风激荡,林海绿涛,深
谷幽壑。空气中弥漫着清新与湿润。倒也令人心旷神怡。
不一会儿,大家被远处一只鸟儿的歌唱吸引住了。寻声望去。只见一只白顶黑身,嘴
呈橙色的鸟儿只身兀立在一棵被雷电劈死,非常孤傲的枯树顶上唱着。可惜我们的照相机
镜头远焦距不够。只得看着邵磊老师用摄象机镜头将其拉近后拍摄了下来。
利用大家短暂休息的间隙。席恒抓紧时间从随身带来的包里取出专治喉咙的药片和药
水服了下去。
从四面峰原路返会,再往西面倒挂莲花峰方向走。首先印入眼帘的是好几株参天柳
衫。我和林勇老师忍不住找角度与构图,不停地按下快门。据查,莲花峰又称莲花台,在
开山老殿东里许。有青壁石峰如同刀斧劈开,上有一方台,台旁石笋耸立,高数丈,五石
分峙,各自高擎,峰瓣如簇,有隙宛然,状如莲花。传说元代高峰和尚坐禅峰上三昼夜,
疲惫下附,山峰倒转,托住和尚。此处景色绮丽,险美兼备,如美妙画图,似精致盆景。
摘要:
展开>>
收起<<
2023年浙江天目山的导游词(精选23篇)2023年浙江天目山的游篇导词1 清晨,天刚蒙蒙亮,启明星还在眨眼睛呢,夏令营的辅导员就带我们出发了。大家清一色的太阳帽,胸前的红领巾随风飘扬,愉快的歌声伴着我们向西天目山顶峰进发。 上西天目山,走的全是一级级的石阶,石阶上苔藓斑驳,又陡又滑。一路上,大家互相帮助,你追我赶,有说有笑。 路过千丈崖,不觉傻眼了,千丈崖巍然耸立,怪石嶙峋。这里的石阶与众不同,很陡很窄。左边是悬崖,右边是石壁,要是一失足掉下去,准得粉身碎骨。 “”小心翼翼地走过千丈崖,经过狮子岩前面一棵参天大树,就是有名的大树王了。它的树干看上去比圆桌还要粗。我们试了试,要7个同学...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