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

免费
亲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 34 篇)
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篇亲1
“ ” “ ”在日本,任何场合下 礼节 都是第一位的,这里的 场合 甚至不分在家还是在外。宝
“ ”宝会自己从手吃饭以后,妈妈则会教育他,饭前必须说一声 我要开动喽 (日本的传统,
寓意为感谢祖先赐给我美食)“ ”,饭后会说 谢谢款待 。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
“ ” “ ”声 我出门了 ,父母会回一句 走好 ,寓意一路平安;“ ”回家后要说一声 我回来了 ,家人
“ ” “ ”也要应一声 欢迎回家 。这些在我们看来没太有必要的 礼仪 ,日本却沿袭了数千年。
“ ” “日本的公交车也设有 老弱病残孕 专席,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即使车上没有 老弱病
”残 大家也绝不会去坐,没有其他空位就站着。他们的想法很简单,专席就是老人孩子们
“ ”的特权,一切以他们为先,即使空着也不坐,或许正是人们时刻把 礼节 放心中的体现。
如果有人违背这个规则,会被车上所有人视为异类,肯定会有人站出来指责你。家长也会
从小教育孩子乘车的规则。这大概就是为什么日本全社会从小还到成人都那么遵守秩序的
原因吧。
连垃圾都是干净的
日本全民环保意识都很强,日本的小孩子更是从小被灌输环保思想。家中的垃圾会按
材质分类盛装,并且装袋前一定先清洗一番,所以日本人连垃圾都很干净。妈妈做这些时
会让孩子在一边看着,等他大一点便和他一起做。在幼儿园或学校时,孩子们会把拉圾装
进自己的袋子里,带回家处理。日本孩子从小知道要少开空调,不是因为日本人吝啬,而
“ ”是他们几乎人人知道开空调会造成 热岛现象 ,会破坏大气臭氧层,给日本给地球带来危
机。
我们可以学到什么
我们大人在教育子女时总强调在人前要怎样怎样懂礼貌,却又纵容他们在家里可
“ ” “ ” “以 没大没小 。或许, 礼节 这堂课真应该效仿日本人那种不分地点,让礼仪成为习
”惯的思想。环保亦是如此,无论我们的口号喊得多么激昂,都比不上牵着宝宝的手将废
旧电池装进回收箱这一个动作来得实在。教育正是在这种不分地点、不分大小的一点一滴
的积累中建立起来的。
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篇亲2
周末,宝爸常去三星体育场踢场足球。我呢,偶尔去做个观众,当回啦啦队,顺便带
上俩宝,让她们跑跑步、踢踢球,运动运动,多跟大自然接触。小孩就该释放她们玩的天
性,彻彻底底、放放松松、无忧无虑的奔跑嬉戏。很多宝宝在沙坑玩沙子,也有宝宝骑自
……行车玩、滑板玩 这时候,有一个男孩一溜烟地爬上了观众席上的铁杆,并大声呼唤同
伴,这一呐喊一下子吸引了所有小朋友的目光,小点的目不转睛、羡慕不已。大一点男小
…孩,兴趣立马调上来,跃跃欲试,然后
我观察,这时会有两类家长:一类呢,赶紧阻止自己的宝宝参与任何有可能会有危险
运动。家长的这种心情都能理解,但温室的花朵经不起风吹雨打,你家小宝宝的每一个成
长过程都是她自己独一无二的经历。你这样做,剥夺了她享受过程的权利,并且你不可能
永远能像现在那样庇护她。倒不如教给她保护自己的技巧,让她学会在这个体育项目上自
我保护的本领来的有用。
另一类积极鼓励,希望宝宝能接触新鲜事物,勇敢挑战、抗拒胆小。这些家长的教育
思想我认为很好,适当的尝试有助于小朋友发展兴趣,并从中学习其中的道理,比如:重
力、摩擦力、体力、安全知识等等。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各样的科学知识,当
我们的宝宝玩的开心、兴奋的时候,完全可以利用这点,慢慢跟她讲解其中的奥妙,培养
她的兴趣。长此以往,点滴积累,如果以后在学习中遇到这些内容她们一定会比其他小朋
友学的更快更好!
兴趣是一个人走向成功的开始。有人总结世界上数百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成功因素,
其中之一就是他们对所研究的科学事业内有浓厚的兴趣。所以要使宝宝适应环境,对生活
充满热情,就要善于培养、呵护、珍惜儿童的兴趣。千万不要轻易抹杀宝宝的兴趣,这将
对她得未来造成很大的影响。
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篇亲3
唉,说到育儿心得,很惭愧,我也是在不断学习和借鉴专家和前辈们经验的基础上,
摸索着与女儿在一同成长而已。
我和女儿在出门上街时,总能看到有的孩子哭闹着要家长买这买那,而站在一旁的家
长则是满脸的无可奈何!
其实,孩子也是一个有自己需要和情感需求的独立个体,对于孩子的要求,我们作父
母的特别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一定要正确对待。合理的要求要适当地让孩子得到满足,
不合理的要求要给孩子讲清楚道理。在孩子想耍赖,不听大人讲道理的时候,可以不予以
满足,先冷落他(她)。父母可以先严肃明确地对他(她)讲耍脾气是不对的,是无济于
事的,给予他(她)警告和自己改正的机会;如果他(她)还继续闹,那末父母千万不要
同他(她)多纠缠,离开他(她),让他(她)一个人感到孤独,意识到再这样下去也没
效果。等完全平静后,才给他(她)讲道理。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许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们甚至一些父母都是对孩子有求必
应,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吃的、用的、穿的、玩的完全满足,甚至是不合理的要求也一概
应允,而且以最快的速度满足孩子的愿望。孩子习惯了想要什么就能马上得到,得不到就
会哭闹、破坏东西、发脾气、打人、骂人,而且不顾自己行为的后果。
而我和我的家人呢,在这方面是这样做的:当孩子想拥有一个特别喜欢的玩具或其他
方面的请求时,我们会和孩子约定好,如果每天能好好吃饭,在幼儿园能好好睡午觉,上
课时能尽量认真听讲,需要时能帮妈妈擦擦桌子、摆碗筷、盛饭、浇花、扫地、拖地等,
那末到时候我们就会给她买;而她呢,也会很乐意并很努力地去照约定执行。我觉得孩子
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了耐心地等待,增强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学到了一些做事的技能;而且
还懂得了要想得到什么东西,需要自己去努力,并付出相应的劳动或一定的代价;也在无
形中培养了孩子的负责意识。
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 篇亲4
和许多家长一样我也认同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孩子在体验挫折的过程中学会有益人
生的东西,性格上变得坚强。而一般意义的坚强是什么?是认为遇到挫折、失败的时候,
“ ”痛苦、压力、煎熬、难受是 必然的,所以,所谓的坚强就是忍耐力强,能挺住,受得
了,不被打垮。
听起来很让人佩服,很勇敢,但是有些愚昧!就像义和团当年勇敢地向洋枪洋炮发起
冲击一样!而且这也是一件不容易、困难、折磨人的事情,有时会把人压垮了。所以,我
们可以帮孩子建立一套容易可靠的方法,一些合理的习惯些思维,坦然面对挫折。
那什么是习惯性思维?可以理解为佛家讲的平常心吧,每一种习惯性思维都是一种人
生的智慧。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坏事不一定就是坏事
“ ”“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孩子也许听不懂话中的真实意
思,因为他们的人生阅历还短。大人们也觉得这是一个很普通,很平常的道理,但是很少
有人把它变成自己的习惯性思维,所以在遇到事情时很少习惯地从这个角度去想。以前我
很疑惑,为什么读了那么多书,明白了很多道理,但是为什么对自己没有用呢?后来才明
白,就是因为没有把这些道理和具体的事情多结合,逐渐地把它变成习惯性思维,所以事
到临头,根本想不起来。反思之后,再次遇到事情的时候习惯于从这个角度去考虑失败、
挫折:经过努力,坏事是可以变成好事的。最近不小心崴脚了,虽然是件坏事,但是难得
的休在家里安心地呆着,写写博文,也很好。
家长可以从具体事例出发,让孩子体验天下雨了不能去游乐场,但我们可以做一个快
乐的游戏,读到一本有意思的书,这都是收获。
孩子测验成绩不理想的时候,好好分析一下卷子,找到学习、习惯、技巧、方法等方
面存在的问题,改进了,就会促进孩子的学习。孩子遇到的所有挫折、失败,其实都是锻
炼孩子的好机会,善于引导,她体验的道理比你磨破了嘴皮子还管用。
在女儿遇到类似的事情时,我也和她一起探讨,用这样的思维方式去分析她遇到的事
情:
比如一个小朋友常常骗女儿,她不高兴地像我倾诉被骗的痛苦,我告诉她:这也是件
好事儿,让你这么小就会识别谎言了;玩具坏了,她有些伤心,我告诉她:坏事变好事
啊,我们再买个新的;学习暂时落后了,我说,没关系啊,从后面追比被别人追压力要
小,成绩越来越好的感觉其实不错啊;逐渐地,坏事变好事就成了女儿的习惯性思维,自
然,面多挫折的时候,就不那么愁眉苦脸,甚至会高兴了。
比挫折更可怕的.是不知怎么面对糟糕的负面情绪
生活中有些挫折的确关系重大,比如中考、高考、国考,但是绝大部分挫折、失败不
是那么重要,只是我们生命长河的一个波澜而已。
为什么有些不顺利会给一些人造成巨大的影响,甚至放弃掉自己的生命?其实往往不
是事情本身严重,而是人面对这个结果的时候,大脑认知放大了它的影响,把它看得很严
重,而一个事情你觉得后果严重自然会有巨大负面情绪,对一起感悟人生心灵形成强大的
压力感。
其实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习惯性思维,对孩子的问题都喜欢上升到影响人生的高度,
总是看到很长远的影响。这么简单的题都做不对,考试怎么办?考不好,上不了重点咋
办?你的心思都在玩上,将来怎么办?家长如此一来,孩子怎么能够坦然、淡定呢。涉汲
摘要:
展开>>
收起<<
亲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精选34篇)子育儿心得体会范文篇亲1 “”“”在日本,任何场合下礼节都是第一位的,这里的场合甚至不分在家还是在外。宝“”宝会自己从手吃饭以后,妈妈则会教育他,饭前必须说一声我要开动喽(日本的传统,寓意为感谢祖先赐给我美食)“”,饭后会说谢谢款待。孩子每一次出门都要向父母说一“”“”声我出门了,父母会回一句走好,寓意一路平安;“”回家后要说一声我回来了,家人“”“”也要应一声欢迎回家。这些在我们看来没太有必要的礼仪,日本却沿袭了数千年。 “”“日本的公交车也设有老弱病残孕专席,但与我们不同的是,即使车上没有老弱病”残大家也绝不会去坐,没有其他空位就站着。他们的想法很简单...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相关推荐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
VIP免费2025-02-10 999+
作者:Jazy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29 页
大小:82.4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