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0篇)

免费
感动中国 2023 年度人物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 30 篇)
感 中国动2023 年度人物朱 先 事迹心得体会 篇丽华 进 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
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然而,浪花翻滚的惊艳里,总是浸透了迎击磨难、战胜挫折的泪腺。
当62 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
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
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 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 313 号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内
11 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展
到467 平方米、20 “ ”个床位。 朱丽华 三个字则已成为嘉兴市盲人推拿界响当当的品牌;
她以爱为源,以心引心,带着残疾人朋友向着光亮那方,学着坚强,带着理想,不断
强壮自己逆风的力量。她的丽华推拿诊所让 100 多名残疾人朋友拥有了谋生的技能,不但
实现了用自己的双手改变命运,而且还可以做到小康路上不掉队;
“ ”她用 行 示范,做光明的举灯人,哪里有使命的召唤,哪里就有她积极的回声。抗震
……救灾、扶贫帮困、救死扶伤她总是以舍我其谁的使命感践行着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
她凭着一双手的起早贪黑,支撑起480 多人次贫困学子的求学梦想。从1991 年希望工程
开始,一直到现在,累计捐款333 万元。
作为一名追光者,她是无所畏惧的;作为一名造光者,她是积极有为的;作为一名发光
者,她又是可敬而温暖的。这就是盲人朱丽华的光明世界。
“ ”当追光者: 要做就做嘉 最好的盲人推拿兴 师
“ ”人生给了我一双看不见的眼睛,我依然用它来寻找光明。 朱丽华说,她一直到很久
以后才明白,心中有光,人生就不会黑暗。
18 岁,这是朱丽华人生的一道分水岭。这一年,只剩下一只眼睛看世界的她,又因一
次意外,彻底失去光明。从此,五彩缤纷的世界只停留在她的记忆里、想象中、梦境里。
无边无际的黑暗,让她在此后的7年时间里,沉浸在失去光明的苦痛与挣扎中。
“ ”那是一种生不如死的绝望。我就是想死,觉得自己活着就是家人的负担。尽管时隔
40 “多年,那时的彷徨、那时的无助、那时的绝望,对朱丽华来说还清晰如昨,我偷偷攒
了60 多粒安眠药,藏在枕头套里,准备随时与这个世界告别。后来,护士来打扫房间时
发现了,直接把枕头套拿走。她也没戳穿我,只是此后再给我安眠药时,要求我当着她的
”面吃掉。我的家人也加紧了对我的照顾。
深烙于心的苦痛记忆,最后化作奋进力量的转折点,是在 1983 年。这一年,中共中
央号召全国人民向张海迪学习,树立共产主义人生观。广播里报道张海迪的长篇通讯《是
颗流星,就要把光留给人间》,把朱丽华唤醒了、感动了。
“海迪姐姐高位截瘫,没有进过校园,还自学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多国语言,攻读
了大学和硕士研究生的课程,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 100 万字。我眼睛 然看不 了,但虽见
至少四肢是健全的,我为什么要等死?”千万次的追问,朱丽华用海迪姐姐的那句话激励
“自己, 一个人要奋斗,内在的力量才是永恒的,总是依靠别人鼓劲是不会长久的。即使
”跌倒一百次,也要一百零一次地站起来。
20__年10 月12 日,朱丽华终于见到了神交已久的海迪姐姐。这个时候,海迪姐姐的
身份是中国残联主席,而朱丽华因为自强自立、乐于奉献被推举为嘉兴市盲人协会主席。
从1983 “年起,朱丽华渐渐明白: 眼前的黑暗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内心甘愿沦为黑暗
”的奴隶。 她决定不再待在家里孤影自怜,而要走出家门,用行动寻找心中的光明。
1985 年,浙江省举办第一届盲人中医推拿培训班,朱丽华报名成为嘉兴市第一个勇吃
螃蟹的盲人。
尽管爷爷是老中医,尽管当一名医生是她从小的向往,但第一次碰触到患者身体学习
推拿的那一刻,她哭了,蹲在地上哭得不能自已。因为她看不见,不知轻重,碰疼了患者
的身体,让患者有点愠怒。这个时候的她才知道,要学好推拿,对于她来说是关隘重重!
当一名合格的推拿 ,就需要 骨骼、 、穴位、手法等技能了然于心,在 的地师对经络 对
方用对了力量,病人才会感到舒适。这对普通人来说尚且不容易,更何况是盲人。为了掌
握推拿技术,朱丽华反复练习,揣摩每种手法的动作要领,她还经常听广播,努力学习中
医知识。手练得拉伤还打了石膏,双腿也因为长时间站立而肿胀酸痛,但她没有就此松
懈。她反复琢磨穴位的精准度,以及每一个部位受力的强度,细细体会什么样的病灶该用
“什么样的方法,病人才会发出满意的赞叹。她在心里暗暗发誓:我朱丽华要做就做嘉兴
”最好的盲人推拿师。
1986 年,学成归来的朱丽华,被分配到嘉兴市福利院医务室工作。她的精湛技术不但
让她赢得了众多回头客,还伴随着一传十、十传百的口口相传,迅速在嘉兴市区打开局
面。
《病残儿童的福音》《治疗脑瘫二十二例》《推拿疗法结合功能训练治疗脑瘫九十二
例临床报告》等论文的相继刊发,让越来越多的嘉兴人忽然发现,朱丽华的推拿实践,已
经升华为理论,指导并造福更多的人群。
“我终于能靠自己的双手安身立命了,我终于不再是家人的累赘了!” “ ”拿到 中医师证
书的那一刻,朱丽华把所有的委屈、无助以及付出,化作了潸然泪下。这是浙江省第一次
向优秀的盲人推拿工作者颁发这样的证书。在希望与失望的决斗中,朱丽华用勇气与坚决
的双手,掌舵自己的人生航向!
“ ”当造光者: 更多的盲人像我一 走出黑暗让 样
经历过痛苦,才知道痛苦的滋味。经历过绝望,才懂得绝望中那一丝光亮多么珍贵。
如今的丽华诊所,有 13 “位推拿师,全都是盲人。有人问: 朱医师,你的诊所就业大
门为什么独独为盲人而敞开?”
“ ”因为我自己就是一个盲人,我懂得在黑暗中四处求索、四处碰壁的艰辛。 朱丽华喜
欢将心比心。她觉得随着推拿诊所的美誉度日增,让自己好好地活着,已经不成问题。仅
仅满足个体的谋生,绝不是生命的唯一。一个被社会需要的人,生命才有意义。她想通过
诊所营造的光亮,让更多盲人在颓废中站起,在迷茫中找到前行的方向。
与朱丽华相伴了28 年的吴阿姨说,如果当年没有碰到朱医师,自己的人生不知道会
是啥模样?两位盲人相遇在福利院,怀着同是天涯沦落人、再难也要相携着手闯出一片天
“的心境,从斜西街征战到吉水路、砖桥弄、禾兴北路。 朱医师走到哪里把我带到哪里,
用心关照着我,比自己亲姐妹还亲。我比较笨,朱医师接受新事物比我快,在这个日新月
”异的时代,啥也看不见的我不被抛下,多亏了她带着我、推着我。吴阿姨说,诊所的工
作,不仅让她的生活有了稳定的依靠,还拥有正常人活着的那份尊严,真正体会到一个人
只有自己足够强大,才不会被生活践踏。
1991 —— “ ”年,朱丽华开始多了一个身份 师傅。 盲人 是她收徒弟的唯一条件。一旦接
收,不但安排吃住,还免收学费。28 年来,已经有 100 余人在她手把手传授下走上就业的
道路。
“有人不解: 朱医师,你每培养一个徒弟,就树立一个竞争对手。何苦呢?”
“听到这样的感叹,朱丽华很淡然: 账,不能这样算。安置一个人,解放一家人,影
响一大片。人活着,有的东西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再说,我无儿无女,能走到今天,
”是党和政府培养了我、成就了我,我不能光想着自己。
穿过岁月的风尘,朱丽华面对苦难时所展现的豁达与坚毅,感染并带动了许多人。47
岁的陈永明就是其中一位。
陈永明在丽华推拿诊所已经干了16 年。同样,如果不是朱丽华,他不敢想象自己的
人生会是怎样一种活法。
清瘦的陈永明患有严重的心脏病和强直性脊椎炎。20__年病情恶化,他辗转于各个医
院之间,医生们都说治愈无望。
朱丽华的诊所接收了他。朱丽华一有空就给他推拿。一个月,人能起来了;两个月,
脚能下地了;……“半年,可以拄着拐杖走路了 20__年我们诊所搬家,我跟永明说,搬家拐
杖不要忘记了,他说,我早就不用了。我一惊,什么时候不用的,我哪里晓得啊,我又看
……”不见朱丽华说这句话的时候,特别开心。陈永明病情好转后,也学习推拿按摩,现
在在丽华推拿诊所做着管理工作,每个月4000 “多元的收入,成了家里工资最高的顶梁
”柱 。
“ ”正是朱丽华的爱,给了吴阿姨、陈永明等经历磨难的人们一双 眼睛、一缕阳光、一
种希望。朱丽华用行动告诉他们,人生最大的灾难,不在于过去的创伤,而在于把未来放
弃。一个人即便身处困境,也可以用毅力,用希望,用全部的心力,去拯救自己于水火之
中,拯救灵魂于黑暗之中!
“ ”当 光者: 我要当好新 代的光明使者发 时
标签: #心得体会
摘要:
展开>>
收起<<
感动中国2023年度人物朱丽华先进事迹心得体会(精选30篇)感中国动2023年度人物朱先事迹心得体会篇丽华进1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的作者奥斯特洛夫斯基说:人的生命似洪水在奔流,不遇着岛屿、暗礁,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 然而,浪花翻滚的惊艳里,总是浸透了迎击磨难、战胜挫折的泪腺。 当62岁的盲人推拿师朱丽华因为巨额捐资助学再次被媒体聚焦时,人们惊奇地发现: 虽然两次意外事故让她的双眼彻底失明,但她用奋斗来追逐光明,靠着自己的双手,在布满荆棘的征途中推拿出璀璨人生。33年前位于市区斜西街313号嘉兴市社会福利院内11个平方米的一间房、一张床、一位盲人靠着一双手艰难起步的推拿诊所,如今已经扩...
声明:本文档由网友提供,仅限参考学习,如有不妥或产生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
客服请联系: fanwenhaiwang@163.com 微信:fanwenhai2012
作者:Jazy
分类:心得体会
价格:免费
属性:34 页
大小:89.42KB
格式:DOCX
时间:2024-07-11